《论语》宪问篇第十四(三十四)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摘抄】

对待他人的欺负、伤害,犹太教义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主张对等报复;耶稣说:“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主张忍让保全;以德报怨的主张是以宽容大度、不记怨仇用善行感化对方,这些主张都有一定合理性,因为欺凌行径也有不同的形势,若对方强大残暴而自我弱小,无力对待报复就只能选择忍让保全;若双方力量差不多,受侵害后不反击则是软弱可欺;强横欺凌者常缺乏道德良知、心智昏昧,以德报怨能否感化对方也存有疑问,有时善良感动不了凶残只带来内心屈辱。孔子的主张更加公正合理,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果别人欺负、伤害你,就应不卑不亢,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处理。但这里也会遇到个问题,就是有无法实现以直报怨的情形,会带来屈辱和仇恨的人生情结,仇恨常伤害自己而非敌人。人们常说:冤冤相报何时了?若非深仇大恨,采用宽恕忘却的态度可能会更好些,有时以德报怨也能够化干戈为玉帛 ,中国还有句话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人在对待他人欺负、伤害时,保全自我身心不受伤害是最基本的考量,以何种方式来应对则需要冷静权衡,懦弱受伤害、冲动是魔鬼,保持行为理性和心态健康才为重要。

【感悟】

以德报怨,不一定起到感化作用,反而会助长其气焰,变本加厉;以德报德是扬善,弘扬正气;以直报怨,合于义,不仅要止恶,还要发人向善,根据自己的能力及事物的情况,达到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宪问篇第十四(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