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的歧义

不正常思维脑子《千变万化》

直觉性思维告诉我们,“我们说的话”和“我们的思想”以及“我们付诸的行动”之间存在着必然的正相关联系,事实上,在话语和行动之间还有一层“理解”,这一层认知上的理解常常导致三者会产生方向上的分歧。

每一个个体都由自己所经历过的时间及空间共同组成,包括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也就是过往的所有记忆共同构成这一刻的自己。人的思维和意识就像一个神秘的黑匣子,而记忆常常不是客观存在的。你或许会质疑,我确实经历了这件事,为什么不是客观存在?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经验:本以为早已忘却的记忆却在某一刻被开启;在与别人对话中才得知关于自己关于某件事的记忆出现了偏差……记忆似乎并不可靠,原因在于我们的大脑会对外界的刺激和信息进行加工,然后内化成自己的经验(也就是以记忆的形式存储下来),在加工过程中我们不自觉会为记忆赋予主观色彩。法国历史学家哈布瓦赫在关于集体记忆的理论中提出记忆具有二重性,包括:具体记忆与抽象记忆;亲历者与非亲历者记忆;物质客体的易变性与物质客体意象的稳定性等方面。

认知的变化会带来记忆的扭曲。在对一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进行采访时,会发现人们对于同一件事情的描述常常是相去甚远,除了个体的认知差异性外,还有历时性变化造成了记忆的认知偏差。比如针对战争的正义性,在经历战争当下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未能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很难对此进行定性。但在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人们已经深切体会到战争的结果和影响,这时对战争再次进行回忆,人们可能会作出与当时不一样的叙述。这里不仅是说对待战争的看法,而是对战争这段记忆的描述也会发生扭曲,也就是俗话说“看到你想看到的”。人的大脑需要处理的是如此大的信息量,以至于经常需要对记忆进行过滤筛选,而这种处理很多时候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

语言和思维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复杂。语言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基石,在语言逐渐发展完善的时候,人们的大脑才能借助文字和言语进行抽象化的思考和进一步发展认知。关于语言的定义有很多种,有的语言学家把它看作是一种工具,也有人视其为一种本能。我们对语言的使用实在是太熟练了,以至于常常是“嘴比心快”,还没来得及思考,话语就从口中说出,仿佛说话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而不是某种习得性行为。但我还是愿意将语言和思维分开来讨论,当思维和情绪还没有用语言进行描述的时候,它的状态是模糊而难以辨认的,所以会有某些“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感受”。语言仅仅是其中一种表达,它和“我们所想”存在一定距离,我们常常以为自己所说的话表达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这里的口是心非并不是指某些人际交往中的隐瞒性行为或者语言表达技巧,而是,我们也许真的意识不到自己真正内心的想法,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那种潜意识或无意识。我们能够真实抓住的想法只是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处于“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的情形下,这或许是我们需要穷尽一生寻找的未知答案。在人们具有理性思维的自觉性之前,过去的人常会将自己的某些想法称之为是“上帝的意志”或者是“恶魔的低语”,他们无法认识到那些声音都是来自自己的内心深处。在心理学中记录和观察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直在试图揭开人类意识这座冰山在水下未曾展现的部分。

话语的表达是一种主观性陈述,而人与人之间要进行沟通交流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话。人们将各自的思维用语言包裹起来,通过声音或文字“投递”到对方那里,接受信息的那一方在收到这份“包裹”之后,会在自己脑海中“拆开”,再以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消化”,这才完整地实现了信息的传递。这里涉及到了两重主观处理,沟通最大的障碍也就在于这里,说者及听者的处理模式,会导致对于谈话内容从理解上产生分歧。

但这并不是在强调沟通的无效性,恰恰相反,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套语言处理机制中有可能出现差错的环节,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交流时使用的措辞,再三斟酌言语,或许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沟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语的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