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永生的眼睛》——探寻生命的意义

        眼睛能不能永生?带着疑问我请学生们初读课文,了解角膜捐献的常识。接着思考琳达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师生一起总结出:极其痛苦—— 疑惑 ——愿意 ——骄傲。

图片发自App

      出示课件:父亲“教育”“我”的两段话,重点研读。

        “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我的女儿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屡获奖。父亲接着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作者一开始得知父亲要无偿捐献妈妈角膜的时候,她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当她听了父亲的话以后,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琳达把外公捐赠器官的心愿告诉她心爱的女儿——温迪时,她会有怎样的表现?

        小组合作交流疑问,选取其中一组上台汇报。台下同学质疑评价,生生互动大大提高了参与程度。

        课文读到这里,请同学们再读课题,你对“永生的眼睛”又有了怎样的理解?“永生”的两个含义:捐献的器官“永生”;捐献的精神“永生。

图片发自App

        对于琳达一家来说,人生便是眼睛的永生;对于霍金来说,人生便是无尽的探索;对于海伦·凯勒来说,人生将是绚丽的想象。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一百年的时光?不!人生不是公式,它是由人而定,由人而生的。眼睛不能永生,精神却可以永流传。光活着不够,要活出生命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永生的眼睛》——探寻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