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5秦人君楚---熊启能否雄起?
小武咽了口唾沫,道:“关于李信和项燕之战,还请您给我好好说说、这其中的前因后果?”
八角笑了笑,道:“好呀。我们可以地简单回顾一下、秦始皇还没统一天下之前的秦国情况,可以说朝廷官员大致分为了两派:‘亲楚派’和‘其它派’。特别支持秦王政的官员,大都是亲楚派成员。”
“从秦王政的父亲赢异人开始,就按照吕不韦的意思、投入到了秦昭襄王的华阳夫人裙下为义子。因为华阳夫人是楚国公主,故此这一派人马围绕她为核心建立了不成文的‘亲楚派’,势力相当之大。为此,异人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子楚’---以讨华阳夫人之欢心。”
小武点了点头,笑道:“秦始皇的身世,我也略有所知。”
八角捋须笑道:“至于昌平君和昌文君,则都是楚考烈王熊完的儿子。当年,楚考烈王登基以前在秦国当了十年人质,并娶了秦昭襄王的公主为妻,生下了这一对儿子。后来在春申君黄歇的建议下,楚考烈王单身逃亡、回到楚国即位,却将昌平君和昌文君及他们的母亲都留在了秦国。”
“顺理成章的是---昌平君和昌文君长大后便在秦国为官,并建立了不少功勋。由于血脉中也有楚国渊源,他们自然而然成为‘亲楚派’拉拢的一份子。而且在秦王政掌权的过程中,昌平君屡立大功---无论是外伐赵、魏,内清长安君成蟜(秦王政异母弟)的叛乱等等,到处都有昌平君熊启的影子。”
小武大惊道:“原来竟是因为有了昌平君的大力辅佐,秦王政才能逐渐掌权?!”
八角点了点头,捋须笑道:“要知道,作为嬴政的弟弟,成蟜对他的威胁最大!只因成蟜是嬴异人的嫡子,他的母亲秀丽夫人也是韩国公主,血统上算是根正苗红。不比嬴政的母亲赵姬、只是吕不韦转送的一个歌女出身!”
“而且一直有不少秦国大臣、怀疑嬴政的血统也可能与吕不韦有染,不然很难解释、为什么吕不韦不让秦王政成为自己的女婿。所以暗地里支持成蟜的秦国官员和将军为数不少。但最后还是昌平君、领兵屠平了成蟜的封地屯留的军民---此功劳非同小可!嬴政这才算坐稳了位子,自然熊启在秦国的官儿也越做越大。”
小武这才恍然,又道:“那昌平君从小就没去过楚国咯?---他虽然姓熊,但等于是个纯粹的秦国人呀。”
八角并不直接回答,却道:“史书上都记载着:楚考烈王无子。为此还发生了黄歇和李园的‘李代桃僵’事件:李园将自己的妹妹嫁给春申君黄歇,并在怀孕后转送给楚考烈王,再将生下的孩子奉为新任楚王。这引发了楚国的一系列政治动荡,导致春申君被满门抄斩,楚国的国力也因而大跌。”
小武身躯一震,睁大了眼睛说道:“但其实楚考烈王是有儿子的!并且有两个,就是昌平君和昌文君!他们都在秦国为官呢,是吧?”
八角点头笑道:“正是。不过,虽然身为楚考烈王的嫡长子,但昌平君在秦国生活得很好---原本也并没有打算去楚国、争夺楚王之位。”
小武恍然大悟,接下去道:“直到他受到了秦王政的排挤,是吧?---熊启曾经帮助过嬴政很多,嬴政这是过河拆桥呀!”
八角呵呵一笑,捋须道:“你终于明白了!不擅长过河拆桥,嬴政又怎么会成为秦始皇?早些年,秦王政还要依靠‘亲楚派’的实力才能站稳脚跟;但当翅膀硬了以后,也就无所谓亲楚派和其它派了,而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小武点了点头,道:“嗯,尤其是当秦王政想要发动灭楚之战时,他跟昌平君之间的矛盾肯定就会浮现到表面上来了。对了,我倒是想知道,在秦国高层开军事会议时,昌平君对此是怎么发言的!”
八角摇了摇头,微笑道:“昌平君没有这个机会了,因为秦王政预先把他支走了。当时新被征服的韩国百姓正在造反,昌平君奉调从咸阳去新郑(原韩国国都)平乱。从表面上看他也是被委以重任,但其实却是秦王政一石三鸟的一步好棋。”
“一则,韩国百姓似不愿意接受秦人的统治;而让昌平君前去安抚,他的楚人身份很有说服力---说明别国的人也可以在秦国的治下过好日子。”
“二则,伐楚的一切谋划和准备工作,都不能让昌平君知晓,否则作为楚王的嫡长子和秦国的军方高层,不知道熊启会有何反应,很可能对秦国的危害巨大。”
“三则,议论军机的秦国高层常不受秦王控制,但大都资历很深、又战功卓著,让赢政很有被掣肘的感觉。在调走昌平君之后不久,同一年又让名将王翦退休回家(因他不肯率20万人去伐楚)。这样一来,秦国的‘军机处’里只剩下李信等新锐,以及其它愿意附和之人,秦王政再‘独断’军事方针和重大措施就爽快得多了!”
小武恍然,大笑道:“原来‘李信伐楚’一事---是秦王政在‘军机处’第一次进行独断专行的尝试啊!可是结果给了他当头一棒。”
八角点了点头,捋须道:“正是,不过个中还颇有曲折。最初,李信的大军在向楚都寿春进军时,一路上节节胜利;而楚将项燕虽领兵抵挡,但不断地败退。”
“然而在这时,昌平君熊启却又奉调去了郢陈,坐镇秦军后勤中心,负责李信大军的粮草供应。”
小武讶道:“郢陈?这是个什么地方,名字怎么这么怪异?”
八角微笑道:“郢陈(河南淮阳)离开新郑(河南郑州)也不太远,最初乃是陈国的国都。后来当陈国被楚国消灭之后,这里便是楚国的北方重镇之一。而当楚国原来的郢都荆州失守以后,楚人曾经迁都来过这里。”
“想必你已经知道了---无论迁都到哪里,楚国的首都都叫郢都。为了同其它楚都区分开来,例如‘郢寿’(寿阳)、‘郢荆’(荆州)、‘郢彭’(彭城)等,这里就称为‘郢陈’,也是楚国的旧都之一。”
图表17李信伐楚路线
【新郑->郢陈->郢都寿阳】
小武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此时连郢陈都已经是秦国军队的基地了,楚国的形势应该说已经危如累卵了!”
八角捋须点头道:“昌平君当然也明白这一点---他刚为秦国安抚了韩国降人,又来到了郢陈、负责安抚楚国降人,同时又为通过这里、继续进攻楚国的李信20万大军做后勤支持。”
“不过,此时的熊启已经看透了嬴政;故表面上虚以委蛇,实际上在内结秦国消化不良地区的抵抗势力---韩人(新郑)和楚人(郢陈),外联楚王负刍以及大将项燕。你可以猜到他在酝酿什么吧?”
小武恍然大悟,嚷道:“昌平君已经决定背叛嬴政、以及秦国了!同时他的政治、军事经验都很丰富,那么一定会等待时机---在伐楚大军最预料不到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八角点头捋须,微笑道:“不错。而熊启的隐藏功夫相当到家,无论是李信还是秦王政都完全没有觉察出来。”
“同时,项燕的大军十分‘配合’---连战连败、不断后退。于是李信的大军不断胜利、不断前进,一直进到郢都寿阳附近、方才突闻噩耗---后方的郢陈基地‘易帜’了!”
小武惊道:“那李信这时候怎么办?”
八角摇头微笑道:“没有别的办法。李信先前的所有部署均被打乱,只得一面掩盖消息,一面让全军掉头、以最快速度赶回郢陈平叛!要知道昌平君的实力不弱,而且洞悉秦军虚实;这‘背后一刀’又谋划了许久,所以平叛兵力少了也根本不行。李信只得彻底放弃了伐楚计划,集中全力先回师解决了昌平君再说。”
“可是李信万万没想到:就在急速向回跑、不敢声张的秦军背后,另一支同样悄无声息、衔枚疾进的楚军正在紧紧跟随!当秦军前锋连跑了几天几夜,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了郢陈之时---迎面撞上了以逸待劳的昌平君军队,而项燕隐藏已久的五万生力军也从背后及时赶到---于是在熊启和项燕两军的前后夹击之下,李信的20万秦军终于全面崩溃!”
小武连连点头,笑道:“原来此战的真相竟是这样的!李信的这个亏可吃得太大了!‘李信伐楚’的失败、还真不是秦军作战能力的问题!”
“不过李信的两个对手都非常人,他也算输得并不冤---熊启对秦军虚实的了解程度根本无人可及;同时项燕隐藏生力军、寻找机会重点攻击的打法,就跟他儿子项羽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然后李信死了么?”
八角摇头道:“当时很多人都以为李信战死了。但其实李信并没有死,只是他再也没有回去秦国,而是隐姓埋名、亡命江湖去了。要知道这种全军覆没式的失败,主帅回秦国后依法一定会被处死。”
小武点头道:“明白。秦国的军法是最为严酷的。”
八角眨了眨眼,笑道:“说起来,在李信伐楚之前十年,还有另一个相似的逃亡例子。当时,秦王政曾经重用过一个秦军里的新锐少将桓齮---虽也曾战功累累,但后来被赵国名将李牧一战消灭了手下所有的军队。”
“在那之后呢---桓齮逃亡去了齐、燕之地,还改名叫做樊于期。但在多年以后,他还是被燕太子丹献了人头,算是最终也没能逃过秦国的追杀!”
小武震惊道:“樊于期!就是那个自杀之后、将自己的人头交给荆轲,用自己的性命为‘荆轲刺秦王’创造条件的好汉!原来他就是秦将桓齮!”
八角点了点头,呵呵大笑道:“而李信比桓齮要幸运一些。秦始皇虽对此大败气得要命,对李信的恼怒程度丝毫也不亚于桓齮---但即使后来统一了天下之后,也永远没找到李信,没能将其正法。”
“一直到了汉朝,出现了一位著名的‘飞将军’---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宣称自己是李信的后人。中国人这才确信李信当时没有死,还传下了后代。”
小武睁大了眼睛,道:“原来李广是李信的后人呀!果然是名将世家。”转而又露出笑容,道:“好在秦朝是短暂的,不然他家人还不知道要隐姓埋名多久呢……”
图表18陇西李氏主要传承
【中国->吉尔吉斯斯坦】
八角笑道:“说起陇西李氏家族,一时半会是说不完的。向前可以追溯到赵国的丞相李兑---即将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囚禁至死的主谋;向后可以追溯到投降匈奴的李陵,以及唐朝时的黠戛斯之王李氏,甚至近代的吉尔吉斯斯坦国主等等。李家传承两千余年了,而且很长时间在中亚为王。”
“还是回过头再说一说秦王政---他本来想先利用昌平君、再过河拆桥,却被昌平君将计就计,还放了一个大招,葬送了二十万秦军和无数辎重、粮食以及数个城池---这当然是秦始皇生平罕见的耻辱!所以后来在秦朝史书上,千方百计也要遮掩此事。但是在当时,这还不是一场败仗那么简单,下一步该如何反应才更为要紧。”
小武连连点头,笑道:“正该如此。那时秦王政得知李信大军在郢陈大败之后,肯定是暴跳如雷吧?他有没有检讨自己的问题?”
八角点头笑道:“秦王政的水平没有问题,自然知道自己犯了错误,而且错误还不小。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对于楚国来说,‘郢陈大捷’只是好容易扳回了一些局面,离对秦国的全面胜利还差得远。”
“但在这时,楚王负刍的头脑已经发热了起来。他不满足于郢陈的收复,尚未来得及巩固胜果,又发兵打算夺回最初的楚都郢荆。可是郢荆自被白起夺走后,已被秦人经营了许久,又没人里应外合,可不是那么容易收复的。故这次反攻秦国只是白白浪费项燕和熊启的兵力而已,不过也迫使秦国暂时由攻势转为了守势。”
小武吐出了一口长气,道:“这就是韧的战斗!要说鹿死谁手,恐怕还早着呢!”
八角捋须点头笑道:“不过,当秦王政面临困局和挑战之时,方才赫然发现---一向是人才济济的秦国‘军机处’,突然面临着无人可用的窘境。”
“老一辈的白起、吕不韦早已死去。老将王翦已被勒令退休。李信已经人间蒸发。兵法大家尉缭子感觉嬴政人品有问题,于灭赵之后带领着徒弟王敖远走他乡。昌平君熊启还是个叛徒---他辅佐了楚王不说,还将不少秦国土地带给了楚国!还剩下一个昌文君,却是熊启的兄弟、显然也不会可靠。”
“不过,秦王政从来不是一个肯妥协认输的人,显然还不想放弃自己的军国大计。所以思来想去、辗转反侧之后,嬴政心中知道:要么请王翦重新出山,要么只能暂时放弃统一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