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欣ella ,正面管教讲师,游戏力讲师,鼓励咨询师。
正文开始:
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写下这篇文章。
作为父母,我们是不需要考取任何上岗证的,但为人父母,是最复杂,最不容易的工作,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当父母。
前阵子看到新闻说,一个被父母强迫进入戒网瘾学校的孩子自杀后,留下遗书,写下一句话,感慨万千,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配当父母。
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牵着TA的手去认识这个世界,是身为父母最基本的责任。
可很多时候,身为父母,我们并不是完美的,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角色,父母只是其中一个,在各种角色中游走的我们,有时候分身乏术,有太多的不得已。
我当然明白,但这些,不足以成为借口,不足以抵消我们身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我遇到很多的父母,在有了孩子之后走上了自我成长的道路,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进步,给孩子积极的人生示范,更富足的精神世界,更多的可能性,这无关经济条件,只是那颗觉醒的心,孩子是来引领我们成长的那个人不是吗?
前日参加了一个感恩节活动,主办方安排的一个环节是让大家写感恩卡,然后跟大家分享自己写的内容。
前几组家庭都特别给力,对自己的爱人和孩子,那些平时很少有机会说出口的话,满眼的泪花,满满的感动。
生活需要这样的煽情不是么?
每个人都很忙,忙到看不见孩子的成长,忙到看不见爱人的白发,忙到看不到别人的付出,忙到所有的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
但我们需要这样的时刻,停下脚步,看着身边最亲密的人,告诉他们,我们的爱,感谢他们到我们的生命里,为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
然而,最后一位爸爸的出场却让我们每个人大跌眼镜,他一个人带着十岁的女儿参加活动,这本来值得赞赏,可他走上台那一刻,却开始给女儿提要求,顺便数落了一下女儿的不是,还分析了一下女儿这些不是背后的原因。
我看着那个可怜的女孩,她刚刚还信心满满的要去分享她的感恩卡片,就在爸爸嘴里说出“要求”两个字的时候,她的头,深深的埋进了爸爸的后背,直到整场活动的结束,我再也没看见那个女孩抬起头露出脸。
我很想去安慰她,却看见她一脸的泪痕,和再也抬不起的头。
无知的父亲啊,你知道你刚才的言行对你的孩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吗?
你知道你有可能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让她再也没有勇气公众演说吗?你知道有可能你的孩子从此对你的所谓“要求”充满了抵触,再也不会用心去面对吗?
成为父母以后,我们会发现自己经常会有一些无法自控的时刻,无法面对的瞬间,很多生活中的小事会成为我们的情绪触发点,让我们没有办法理性思考,清醒面对。
很多事情,就是源自童年的时候,那些不被尊重,不被重视的时刻,那些情绪不被看见的瞬间,那些被莫名其妙浇冷水提要求的场景,长大以后,类似的情形,类似的感受,让我们一次又一次被情绪控制,不能正常的沟通和交流。
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这次感恩节活动我还有一个发现就是,那些八九岁的大男孩们,当你想给他一个拥抱,那伸出去的臂弯看起来那么僵硬,而孩子面对这样的臂弯,也不再象个小宝宝那样理所当然。
当他们长大了,你想抱抱孩子,也许孩子再也不让我们抱了。
现在的你嫌照顾他们麻烦,当他们长大了,你想听他们跟你聊天唠叨,他们就会嫌我们烦了。
跟朋友聊起一个从小被不稳定的照料人带大的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马上要上小学了,还在重复小宝宝的很多行为,身为父母觉得自己亏欠了孩子,既想给孩子更多的爱,又想帮助孩子合理设限以便他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可是这对父母,内在充满了矛盾,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孩子的问题,三岁前是孩子安全感培养的重要阶段,一旦错过,想去找补,特别难。
对父母的要求特别高,父母的内心力量需要特别的强大,那种急于改变孩子、急于想要答案的心态,会让家长更加焦虑,更加看不见孩子。
就像这个安全感缺失的孩子的父母,内在充满着矛盾,却不知道从何做起,久而久之不去改变,问题会越来越多,恶性循环。
那么,遇到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几条路可供选择:
1、寻求专业儿童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不要抵触付费咨询,为孩子的一生考虑,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这永远没错。
2、如果你有足够的觉察,记录和孩子互动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点、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的反应。
这样做是问题归因,找到根源,也许是作为父母我们自己需要疗愈,也许是孩子的教养方面出了问题,总之,不要把孩子当成一个“问题”,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3、父母的自我成长,这一条接上面两条,只有父母改变了,孩子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的发生。
网上流传一句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改变原件,复印件才有改变的可能。
从现在开始走上自我觉察和成长的道路吧,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孩子越小越受益,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最该感谢的人,其实是我们的孩子,因为他们,我们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给孩子积极的示范,用我们的生命力量,给孩子的内心注入力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