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讲—
01
今天要大家推荐一本特别有意思的绘本——《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
这只“猫”可不简单,它是2017年凯迪克大奖银奖获奖作品。
绘本界的诺贝尔奖——凯迪克大奖,一年举办一次,金奖只有一个名额,而银奖最多只有两三个名额。
能够获此殊荣的绘本一定是本年度最优秀的作品毋庸置疑。
而更加吸引人的是,这本绘本的大名出现在了一份《豆瓣评分9.0以上的小众高分书单》上;
这个书单包括《裸眼观星》、《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太空之眼》等等最新的硬核科普作品。
这不仅仅是一本献给孩子们的趣味童书,更是一份值得反复品味的艺术品。
02
封面上一只猫咪正在散步,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它到哪里去,它就这样轻轻的走着。
跟着它的步伐,我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猫咪从小男孩的脚边走过,尾巴轻轻的蜷曲,它有着漂亮的花纹和大大的眼睛;
猫咪从腊肠犬跟前经过,肥肥短短的腊肠犬看到了一只瘦瘦长长的猫咪;
猫咪从狐狸跟前经过,健美纤细的狐狸看到一个胖胖圆圆的猫咪;
猫咪路过鱼缸,向里面的金鱼张望,小金鱼看到了一个小山一样大的猫咪长着铜铃般的大眼睛;
猫咪遇到了一只老鼠,小老鼠看到了面目狰狞、有着白森森的牙齿和利爪的猫咪;
猫咪遇到了一只蜜蜂,在小蜜蜂的复眼中,猫咪是一个个的彩色点点组成的图案;
……
最后,猫咪在水中看到了自己,波光粼粼中,水里的猫咪像梵高的《星空》里的星星、月亮一样似真非真。
03
原来猫咪在不同的生物眼中有着这样大的区别啊!
不过,国外网站曾经发起了一个画猫比赛,结果证实,人类眼中的猫咪也不一定是你以为的样子——
1、猫猫虫?
2、四方猫?
3、身残志坚猫?
在看到原图之前,我严重怀疑,怎么会有这种猫?
不过在看过了对比图之后,我觉得这是灵魂画手才能有的作品,不仅还原,而且抓住了精髓。
04
《他们都看见了一只猫》这本绘本对于启发孩子的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让孩子们知道——
1、眼见不一定为实;
2、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看到的事物也不一样。
(图片中的橘色部分一样大)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这还得从我们的认知方式说起,人类的眼睛就像一个信号接收器,负责接收一部分适合它的信息,信息通过神经的传输搜集到大脑之中。
大脑会基于它的构造及信息储备对信息进行解读。
有一个成语叫做“杯弓蛇影”,讲的是人在喝酒的时候,墙上弓箭的影子倒映在酒杯中;
因为个体性格及认识的差异,有的人就会很快识别出来,这是弓箭的影子,而有的人就会发挥想象,解读成别的东西。
也就是说,人对世界的认知其实是一种主观的反映,甚至你看到的可能是你的大脑想让你看到的。
想验证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人的眼球之中存在一个盲点,是视神经汇聚通往大脑的地方,这里有没有视觉细胞,当图像落到这个位置的时候,我们就看不到图像的样子。
盲点区域本来应该是一个黑色的点,但是除非是得了盲视,正常人是感受不到盲点的,这是因为大脑十分的智能,它会根据周围的图像,对盲区进行自动化加工。
捂住左眼,右眼盯住左边十字,前后缓慢移动距离,会发现在某个距离下右边白点消失
而在动物之中,章鱼则拥有更加完美的眼球构造,不仅没有盲点,而且它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相似,不是通过挤压晶状体变焦,而是通过肌肉拉伸,调节“镜头”的前后位置。
05
正是由于我们对外界观察会产生种种的偏差,基于观察所产生的认知也会发生偏差。
犯罪学家弗兰茨·冯·李斯特在1920年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
两个实验员假装发生冲突,其中一方拔出手枪,另外一方则拼命抢夺。
在目击者(不知情的被试)向警方描述事情发生经过时,没有一个人可以客观的还原经过,平均犯错率为80%,最最最接近事实的一个犯错率在26%。
案例中的被试与实验者没有任何关系,没有理由造假,他们对自己供述的内容坚信不疑。
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徒弟,也是一位相当有风骨的高洁之人,然而,孔子还曾经误会他背着大家偷吃东西。
结果,问清楚之后,才知道原来颜回不舍把沾了煤灰的粮食扔掉,又不能拿给大家吃,只好抓起来自己吃了。
好多时候,我们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也常常出现这种误会。
比如说,有一个爸爸,总觉得孩子把刘海留的特别长,挡着眼睛是在装酷,常常对孩子热讽冷嘲,却不知道孩子是因为常被打击内心极度自卑,想把自己隐藏起来;
还有一个案例,妈妈下班回家发现孩子不在家,自己没有钥匙,感觉又担心又生气,终于在公交站找到了孩子,二话不说打了一顿,结果,孩子哭着说,想在妈妈下车的地方等妈妈,但是车站人太多,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过去的;
还有一个孩子在外地读书,每当被别人问到想不想家的时候,就说自己在外面挺好的,不怎么想家,亲戚长辈就会嘲笑他没良心,殊不知孩子是担心自己说想家,爸爸妈妈会心疼,会不舍。
当我们不理解孩子的行为的时候,不妨设想一下他眼中的世界,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也许就会发现我们的孩子既不傻也不坏,他十分的可爱,只是有的时候他的世界与我们不那么一样,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