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评《张维迎: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06

继续点评《张维迎: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引用中的文字是点评内容,其余为原文。

市场经济最大的受益者是普通人

市场经济使什么人受益最大?是富人吗?不是!市场经济最大的受益者是普通人。举个简单的例子,爱迪生发明了灯泡,给每个人都带来便利。但灯泡的价值对富人来讲要比穷人小得多,因为富人有钱,即使没有灯泡,他可以点很多蜡烛,而穷人一根都买不起。

【这是从何说起?连一根蜡烛都买不起的穷人能够用得上电灯?怎么来衡量受益?每个人发一个面包,显然穷人的效用更高,但这意味着穷人的受益更大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应该发两个面包给穷人,这样,穷人的受益就下降了。你发越多的面包给穷人,穷人的受益就越少。如此,如果要保证每个人的受益是相同的,则每个人发的面包数必须是不同的。】

再比如现在有了电视,每个人都可以看明星唱的歌、演的戏,而过去只有少数富有的人、皇宫贵族才能享受现场直播式的演出。汽车也是这样,过去富人可以坐轿子,现在普通人都可以有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坐奥迪车与开夏利车之间的差距,远远小于坐轿子与步行之间的差距。所有新产品、新技术都是这样。

【技术可以减少贫富的差距,这没错。但是,资本却拉大了贫富差距。】

外卖给普通人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微信公号让普通人可以变成自媒体人。没错,有些新成品一开始只有富人消费,被认为是奢侈品,但随着成本的下降,很快就变成了大部分人的必需品---这其实就是企业家创造这种产品的目的,富人不过是为普通人支付了新产品的研发费用而已。

【为什么说是企业家创造了产品,爱迪生是企业家没错,但是灯泡是他一个人发明的吗?前人在整个知识体系上的一点一滴的推动力被置于何处?所有参与发明、测试、制造、销售的工人劳动被置于何处?

当然,我们可以认为爱迪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只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而已,其他因素虽然不那么重要,但毕竟也是少不了的。何况,大多数时候,发明家并不同时是企业家。在过去的200多年里,企业家大多是资本家,他们利用手中的资本将发明家、制造工人、销售工人组织起来,将产品推销到了消费者手中。企业家的贡献当然不可低估,但其他人的贡献也不能一概抹煞。

此外,什么是产品的价值?产品价值是应该用每个消费者从中获得的效用来衡量?还是应该用生产产品的成本来衡量?如果是前者,那么每个消费者该为从产品中获得的效用支付多少费用?因为,显然相同的产品给不同的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不同的。

事实上,如果不用成本作为参考值,我们就无法衡量效用的价值。而所谓的成本,就是生产这个产品过程中每一个人的劳动投入,既包括企业家,也包括其他人。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贡献也许不同,但在企业中他们的差距和他们获得的收入是匹配的吗?也许我们很难衡量,但是由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机制一定与按照贡献决定收入的机制是非常不同的。

按照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只取决于不同类型投入的可获得量。在我们无法确切衡量每个人贡献度的时候,这种供求决定的方法只是执行成本相对较低而已,但它决不意味着更加公正。如果贡献可以精确衡量,那么有效的激励制度就可以建立,所有权人作为最终监督者的角色就显得多余了。

那么,到目前为止,贡献仍然是完全不可测量的吗?】

所以说,市场经济最大的受益者是普通老百姓,不是特权阶层。至少从消费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使得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平等了。

【使得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平等的是技术而不是市场,事实上,市场机制趋向于加大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因为,现在的市场机制更有利于资本持有者:穷人创业,失败的概率更大,富人创业失败的成本很小。】

消费者为什么能买得起企业家生产的产品?因为企业家在产品市场上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同时,在要素市场上为消费者创造了挣取收入的机会。在市场经济中,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工资。工资来自工作,没有工作就没有工资。工作是谁创造的?企业家!一个社会的工作机会不是给定的,而是企业家创造出来的。没有企业家,大部分人就没有了工作机会,也就没有了收入。进一步讲,工人能赚多少工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能力,因为工人生产率的高低与企业家的能力有关。同样一个人,在能力高的企业家手下创造的价值比在能力低的企业家手下大。所以,一个社会的企业家人数越多、能力越高,工人的工资收入就越高。

【我愿意把企业家看作是所有劳动投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我并不倾向于将他们看作是上帝。尽管,企业家的才能有其独特性,但这种特性并不比其他能力(比如发明创造、销售能力等)显得更加难以获得,或者说更加稀少。

我们总是希望有更多的创业者而不可得,那并不是因为符合创业者特性的人不多,而是资本的分布不均匀。我们发现,大量拥有资本的人中间存在很多平庸的企业家,而许多优秀的企业家也许仅仅是因为缺乏资本而不断夭折。

事实上,许多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优秀的经营者也许并非企业家或者所有权人。】

这是发达国家普通工薪阶层的生活水平甚至高于发展中国家一些精英阶层的原因,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愿意移民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

【这完全证明不了什么。因为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显然并不比西方所谓自由市场经济效率更低,或者应该可以自信地说,表现更为出色。实际收入水平的差距,或者移民现象这只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也许要不了太久,这样的现象就会逆转过来。】

我这样说当然不意味着工人是企业家养活的。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是自己养活自己。但从发生学的角度讲,工人的工作机会确实是企业家创造出来的。这一点,中国的经验就很能说明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年代,中国的城市人口不到总人口的20%,城市出生的人在城市仍然找不到就业机会,政府不得不把两千万“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

改革开放后,数以亿计的农村人被吸引到城市工作,有些企业还不时遇到招工难的问题。跨地区数据表明,企业家越多的地区,就业人数越多,工人的平均工资也越高。因此,提高工薪阶层收入的最好办法是让企业家活动更自由,市场竞争更激烈,而不是相反!消灭了企业家,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会回到赤贫状态。

【很多学者总是喜欢用当年计划经济的失败来证明市场经济的成功,事实上,这却是两个独立的故事。当年的计划经济也许是一个过于超前的美丽童话。

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没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的前提下,市场机制是一个次优的解,因为它通过以一定程度的社会浪费为代价绕过了信息的问题。

但是,市场经济并不等于企业家,企业家也绝不只是在市场经济才存在。事实上,如果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仅仅是看作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那么,企业内部恰恰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典范。

很多人可能会以当年国有企业的失败来说明国有体制的先天不足。事实上,国有企业与计划经济本来就不是一会事,国有企业内部当然采取的是计划经济,但国有企业本身也是在市场经济中参与竞争的主体。何况,国有企业还是培育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企业家。

计划经济年代,国有企业的低效并不完全是因为它的所有权性质引起的。效率问题本质上就是激励问题,在收入较低的情况下,主要的激励手段就是收入,但是,当收入超过一定水平后,自我实现成为重要的激励手段。这也是符合马斯洛五个需求层次理论的。因此,激励问题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所有权激励,它是一个更加复杂的体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评《张维迎: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