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2

    《史记》中“互见”式写作体例。

    一、什么叫“互见”

    一部《史记》包括若干人物的事迹,这若干人物的事连,必然有若干共同的项目;若把每个人物的事迹,都叙述在关于其人的篇章里,必然有若干重复或雷同,就整部书看起来,便是浪费了许多可省的篇幅。所以作者把这些共同的事迹,叙述在关于主角的篇章里,同时连带叙及与此有关的其他人物;而在关于其他人物的篇章里,便节省笔墨,单说一句“见某篇”子事,有时连这一句也省去了。   

      这种写作体例叫做“互见”。

    二、“互见”的作用

    1.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免重复。

    例如管仲、晏婴两人的重要事迹,都叙在《齐世家》里;于是在《管晏列传》里,对于管仲,便只叙他与鲍叔的交情和他的政治主张两点;对于晏婴,便只叙他事齐三世,与越石父交和荐其御者为大夫三点。

《齐世家)里既然叙了为避免重复起见,《管晏列传》里就不再叙了。

    2,“互见”的体例又常用来寄托作者对于历史人物褒贬。作者认为某人物该褒,便在关于其人的篇章里,专叙其人的长处。

    同时遇到该褒的人确有短处,无可讳言,该贬的人确有长处,不容不说的时候,便也用"互见”的办法,都给放到另外的篇章里去。

    例如《信陵君列传》,前面既说“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表示信陵君的生死,影响到魏国的存亡。这由于迁对信陵君太过于夸大了,以至“褒”得过了分寸。所以《魏世家》赞里又说:“说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余以为不然。”所以,为了全面塑造信陵君形象,这种“互见”手法能使人窥全豹。

      3,“互见”的体例,又常用来掩护作者,以免触犯忌讳。

    在作者所处对象的地位,却不容不说那样,否则便触犯忌讳;于是也用“互见”的办法,使读者参互求之,自得其真相。

    例如对于高祖《高祖本纪》开头说高祖“仁面爱人”这是正面。在其他篇章里,便常有相反的记载。

    《张丞相列传》里记载周昌对高祖说“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所以, “互见”的体例具有避免重复、寄托褒贬、掩饰忌讳三种作用。《史记》是这样,以后仿模《史记》的许多更书也是这样。

      因此凡属“纪传体”的史书,必须统看全部,才会得到人物及其事迹的真相;倘若仅仅抽读一篇两篇,那所得的只是个朦胧而不切实的印象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