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你的不快乐源于什么?为何?

你觉得你的不快乐源于什么?为何?(原问题)

图片发自App

终于活到了少有快乐、也少有不快乐的地步。呵呵,这既是一种对快乐羁绊的解脱,也是一种自我修养的必然结果。其实,并没有刻意追求如此,只是越来越远离了好多事情的束缚,比如物质,比如情感。(wm197049)

当看着朋友山里采石采木回家,当看着朋友甚至妄图把美好的灌木连泥土带回家里,我由衷地笑了。这种情形,自己原先也有过,把奇石异木居为己有,后来,甚至连照片都懒得多拍。

每一种事物,爱到极致就想带在身边。每一种感觉,享受期间就难于自拔,总想一直维持,沉迷其中。得之则喜,失之就怒。人之常情。

那么试想,如果一直在身边,一种情况你会熟视无睹,再甜蜜的糖果,如果成为生活常态,你会腻味它,它也会腻味你。另一种情况则是,你距离越近的东西,你也为此付出难于计数的精力和时间,收藏,归纳,擦拭,欣赏,甚至显摆,因为人的本质就是有事儿去做,从而体现自己的存在。

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人我们唾弃,熙熙攘攘,忙碌于外物的人我也鄙视。因为他们没有自己,只有他们耳濡目染的事物。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山中奇石异木甚多,美颜姿态、婆娑玲珑者更众,难道都带回家吗?这既是一种忘我的病态,也是一种自私的对所爱之物不尊重。每一种事物之所以美,之所以悦人耳目,都有它原生态的生命环境。山石灌木不是人,不需要温暖的处所,需要的是纯自然的环境,纯天然的所在。

我尊重一切客观的合理。我当然也爱奇石异木,更爱有生命的灌木。最好的方式就是,最小范围地打扰它们,抽时间前去欣赏,可以带上自己的食物座椅,带上自己的心情和相机。

这就是访问自己的钟爱去了。到了人家的世界,而不是掘几株做成自己的盆景。到了人家的住所,你可以尽情欣赏,你能够放肆拍照,你尽管一年四季都来,和它们领略春雨夏晨,秋风冬雪。和它们分享它们活着的无忧无虑。你可以就近野餐(但把你制造的垃圾带走),也能够躺着,坐着,或者站着,蹲着和它们对话,倦了,就近睡你的觉,听它们彼此间的窃窃私语……

这不好吗?

是我们邂逅人家生活的美好,而不是俘虏几株到了自家的客厅。人世间所有的快乐和不快乐都源于此。获得,就快乐,失去,则怅然。顺遂,就快乐,挫折,又恼怒,甚至失落。

这就是感觉带来的副作用,不能公允、客观地看待事物。人与人也好,人与事物也罢,都应该是平等相处,各有各自的世界,从未达到谁是谁的谁,什么是谁的私有。

欲望,使我们总想拥有,最起码妄图唾手可得。理智,又使我们总得罢手,维持事物间原本的样子。于是,快乐和不快乐就诞生了,碰触你,纠缠你,诱惑你,从清醒到梦里,再到清醒,周而复始,了此一生。匆匆忙忙,不知所终。

我们究竟要干什么?喜怒于得与失之间?而不能冷静地看待、客观地处理事物呢?

原因就是看不清楚自己的本来面目。自己也应该是社会的普通一员,自然的普通一种,进化的某一环纽带罢了。沉甸甸的人生,就是负累于心的一生。

我并不反对人生的喜怒哀乐,这也是客观常态,但是好多人沉迷在更多自造的无厘头喜怒哀乐当中却浑然不觉,也属常态,尊重客观的存在嘛,我依然也尊重他们。仅凭此文作为被邀请的解答,所有的答案基本都在问题当中。

还是那句话,看事儿得跳出事物,走到高处、远处;做事儿得进入事物,忘掉自己,无事无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觉得你的不快乐源于什么?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