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的是《旅行的艺术》,作者是英国畅销书作家阿兰.德波顿。
记得自己最早一次出门旅行,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旅行的地点是北京。直到现在,我依然无比佩服母亲当时的勇气。
那天早上,我背着书包正要去上学,母亲突然叫住我说:你今天别去上学了,去找个同学帮你捎个信,就说要请假几天。
我刚要问为什么,母亲却催促说:赶紧的赶紧的,车一会儿就来了。
果然,等我找完同学回到家,家门口已经有辆车等在那里了。
等我上了车才知道,原来这是厂里派到北京去联系业务的车辆,碰巧母亲跟司机熟稔,听说后当机立断决定搭车带我去北京玩一趟。
那是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旅行”这个词几乎只出现在书本上,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自己所在的地区,更不用说到“北京”去旅行了。
因为母亲这次的决定,我成了当时学校里唯一去北京旅行过的学生。
那次的北京游,母亲和我坐着公交和地铁,几乎跑遍了当时所有开放的景点。那时,景点几乎都没有围栏,人们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古迹的全貌。
我记得,烈日炎炎下的太和殿,扑面而来的是浸入骨髓的阴凉;颐和园的荷塘里盛开着颜色各异的荷花,夏风吹来,是阵阵裹着荷叶清香的凉意。
那次的旅游中,我经历了太多的人生第一次:第一次住了宾馆,第一次坐了地铁,第一次吃到了冰砖、第一次遇到了黄发碧眼的“老外”,第一次骑了骆驼……
当然,最关键的是,我第一次知道生活除了学习和嬉戏之外,还有一种打开方式叫——旅行。
而今天介绍的这本书,则是一位哲学、人文学家对旅行的思索,让人们从更高层面去看待旅行对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认为,旅行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脱离现实单调生活”。他举了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的例子。
波德莱尔一生都执着地迷恋着“远方”,哪怕是港口、码头、火车站这样的场域都让他痴迷。
在一首诗里,他写道:“列车,让我和你同行!轮船,带我离开这里!带我走,到远方。”
作者认为,像波德莱尔这样的人,其实迷恋的是“对旅行的幻想”,他们对远方有种理想主义的幻觉,认为那里有不一样的世界。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旅行都是一种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的机会。
人们通过到达一个陌生的国家或地区,感受与故乡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山川美景,让自己的精神和心灵都得到新的滋养。
但作者认为,如果仅仅是走马观花地看景点、吃美食,其实还算不上真正有意义的旅行。
——那种由好奇心驱使的旅行才能为我们带来更多非凡的认知。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叫洪堡的德国人到南美洲旅行,他沿着北部海岸线行进了15000公里,一路上采集了1600多个植物样本,绘制了新的南美洲地图,还研究了亚马逊流域土著的宗教仪式等,这次旅行耗时5年。
回到欧洲后,洪堡用了20年的时间出版了一部30册的《新大陆赤道地区之旅》丛书。
作者说,像洪堡这样的旅行方式,是一场“求得真知”的深度旅行,可以帮助一个人极大拓宽人生尺度。
当然,作为没有太多假期的普通人,我们不可能像洪堡一样,用5年时间去深度“解读”一个地域,更不可能写出30册丛书。
我们可以学习的是,洪堡这种“带着问题去旅行”的方式。
比如,如果你想要去北欧看极光,就可以先给自己确定几个问题:极光为什么有声音?当地的人们如何在极昼极夜时期生活?……
这样,你的旅行就从被动接收变成了主动寻觅,同时获得“真知”的过程。
作者认为,这样由好奇心驱使的旅行,就好像用一条线索将散落在旅行中的景点串联起来,更容易在旅行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有的人对各地美食非常感兴趣,有的人则对历史文物感兴趣,还有的人喜欢自然风光……只要你能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带着对问题的探寻开始自己的旅程,一定会收获更多快乐和“真知”。
另外,作者也谈到,山川湖泊、森林原野这些大自然的美景,对人的心灵具有治愈功能,尤其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精神净化功能。
即使我们没法去异国他乡感受不同的文化,也要经常走出城市,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哪怕只是去闻闻花香、听听鸟鸣,都能从中获得力量,缓解都市生活的压力。
最后,作者还提到了另一种奇妙的“旅行”——“室内之旅”,这是一个叫梅伊斯特的法国作家创造出来的。
梅伊斯特在《我的卧室之旅》这本书中,写到自己在卧室里,换上粉蓝相间的睡衣裤,开始用一个旅行者的眼光欣赏自己的卧室。
梅伊斯特认为,旅行的乐趣主要取决于我们当时的心境,而不是旅行的地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让我想到了前几天上班前的一段时光:由于出门比较早,我下了楼后没有直接上车,而是悠闲地在院子里转了一圈。
晨风非常清凉,法桐的叶子在风中“哗哗”作响,湛蓝的天空中一丝云彩都没有。
黄褐色的高楼耸立在蓝天下,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发出清脆的叫声。——我从未发现,夏日清晨的景色是这么怡人。
所以,作者说,只要我们能拥有旅行般自在的心境,即使再熟悉、平庸的环境,也能从中读出美好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