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他们的世界,借助他人的耳朵听世界,分析行为语言琢磨他们的思想和过往。这是比较直接的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方式
还有一种是和他们一起做事,看他们如何为人处事,看他们做出的事儿或创作的作品如何
昨天L女士相约一起聊一个跨年演讲,我刚好看了一半,于是把文字版,视频版推荐给了她,之后我继续把剩下的看完了
看了前半部分,刚好朋友圈有人发了一句感慨:
今天看了几场的内容之后,越加确定一件事:越是这些华丽的辞藻、引经据典的表述、激情澎湃的构思,越说明演讲者过去一年没干啥实践的正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全花在抖包袱镶金边上了。自媒体大v和行业专家,真的是两码事。
发这句感慨的人,也是我学习的导师之一,最早做过腾讯新闻主编,后来做过印刷厂,不是很喜欢之后转去某前十的新消费投资机构做董事总经理,最后选择了做品牌营销,创建了一个品牌咨询事务所,再之后做了一个零食品牌把专业变成了理论+实践的模式,她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啃书”习惯,很多品牌营销专业的大部头书,她会一页页的反复的琢磨,印证,实践,直到她认为这部分吸收得差不多了,就把这一页撕掉,所以每读完一本书,她就撕掉一整本书
也是看了她的感慨,我开始反思自己看过的跨年演讲,看第一遍,大体领会了演讲传达的一些东西,第一次反思,好像导师说得非常有道理,第二次思考,导师做的一半实业,一半理论,站在她的立场和流派确实会有这样的看法,第三次思考,琢磨出演讲的一点味道了
今天收到L女士的消息,说她饿了,招待好她之后,再帮她买一些干粮,然后步行去书店,在书店的路上一起聊了跨年演讲
L:我看了两个小时左右,没看完,太长了,昨晚一边看,一边吃东西,把一些金句摘抄了一遍
我:我也把剩下的部分看完了,里面有很多赚钱的点子
L:是呢,第一个故事是一位做工厂的人,塑料相关的,工厂关了负债两百多万,然后在逛街的时候注意到地铁口,商场的电动车有很多破皮的地方或者破洞
看久了就生出了行动:
他就带着一些皮革贴,满大街去找电动车,补好破洞之后,再贴上一张收款二维码,上面写着:“坐凳给您补好了,扫码支付,金额您随意。”
第一天有收到5元,8元,20元的金额,合计184元,成本100张皮革贴才十元,这事儿能做成
第二天除去成本赚了500元,一个新的生计就出来了
这事儿我觉得主人翁非常了不起的,是一种开放的状态,还有成长的状态
能做这事儿其一是其商人的敏感,能看到很多需求,或者从现象中创造市场
其二是一种活力,能很快放下自己的身份,标签或者过去的负重,然后躬身入局做实事,出路就有了
L:还有说老实话的故事也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葡萄的甜度达不到要求,一个是大闸蟹个头没往年个头大
通过营销的角度来坦率的告诉用户,针对葡萄的问题文案“气候让葡萄略微酸涩,这一杯共敬这一年的不完美。”
针对大闸蟹的文案“今年螃蟹虽小,亦是一期一会”
说老实话是非常勇敢但值得信任的
我:我感觉这里还没讲透,站在我的角度来看,这后面还是诚信经营
我举个例子,假如我之前说话颠三倒四,撒谎成性,那么我说老实话就没有人信
所以这背后,还有一个基础,企业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诚信经营”
常看到一些做营销的人在反复强调自己的一些文化“不比价”“不受贿”等,这些是长年累月养出来的
就这个话题争论了好一会儿,因为L是支持作者的,后来我提到了这也就是本次聊天的意义,有不同的看法,也许有点偏激,但可以辅助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看到新的可能
因为教育也是我关注的一个课题,最后聊一下找到自己的历史定位吧,就如作者自己提到,公司每搬一次家,一定要设一个蔡元培厅,作者经历过做媒体,做老师,然后到做企业的人生,媒体有上百年历史,老师有千年历史,企业也有几百年历史
在琢磨自己历史定位的时候,最后发现自己“召集人”的身份,历史上有诸多这类人,如蔡元培,为北京大学请了鲁迅,辜鸿铭,梁漱溟,徐悲鸿,李大钊,胡适等人,这对学校的发展太重要了,也是蔡先生的最重要的功业,作者自己某天发现自己和蔡先生的生日是同一天,有一种宿命般的感觉
这一点还比较有意思,我们现在做的,未来做的几乎都有前人做到一定的高度了,他们总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引领我们
最后再聊一点,其实,作者对自己大体有一些误会,在我看来,作者现在的身份主要是一个商人,而蔡先生从一而终的都是一位教育家,内核不一样
分享一段长辈的常读的话:
你们学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六个字概括:为了“不惑、不忧、不惧”。不惑:指的是有判断力。有常识、有知识、有智慧才有真正的判断力。不忧:指的世界观和格局。看破为人的真相,任你王侯将相也不过是天地沧海一沙雕,哪来什么成败得失。不惧:指的是意志力。心地光明磊落,不被劣等欲望驱使。自然就没啥好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