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嗑儿(一)

毛嗑儿,实在是大连人的叫法,在我老家这个物件叫做瓜籽儿。因为发音气势上有区别,所以我来大连之后,很快就适应了那个“去声”的叫法,所以,用毛嗑儿作为题目。

小的时候,物产不够丰富,没有现在那么多可爱的小食,比如光是薯类的制品,就有那么多种,什么片儿的啊条儿的啊,什么烤的炸的呀,什么泡菜味儿的啊烧烤味儿的啊等等等等;牌子也有很多,国产的进口的都有,想必也不用我再列举了吧。

儿时的小食,虽不至于只有几种,可是能进我的口袋里的,也大抵不过两样:毛嗑儿和花生,口味也不过就两三种:咸的、淡的和甜的。

究其原因不过就是便宜,尤其是毛嗑儿,一毛钱一小碗,一小碗能吃上小半天儿。

花生也是一个价儿,一毛钱一小碗,可惜这一小碗真的禁不住消磨。就像是胖子坐电梯一样,明明是十个人1300公斤的承载,结果只上去六七个就呵呵了。所以,往往是从“超市”买完还没到家门口,花生也就呵呵了。没办法,谁让人家“胖”呢。

请放心,这里没有歧视花生的意思,也没有歧视胖子。真没有。

除了便宜,更厉害的理由就是骄傲。特别是当你揣着满满一口袋毛嗑儿,边走边吃边扔皮儿的时候,那骨子自在劲儿,简直比皇帝还骄傲。

那时候扔皮儿可不像现在。现在要是吃掉了皮儿,那得赶紧捡起来扔垃圾桶里,要不啊,这心里不踏实,有各种内疚和负罪感。

所以,您的毛嗑儿皮儿可以可劲地扔随便地扔,完全不用有任何心理负担。因为那时候大家都一个样儿,连看电影带的小食都是毛嗑儿,不说咔咔地嗑瓜子有多影响别人,就是扔皮儿也同样完全不会顾虑清洁阿姨扫地能有多麻烦。

如果从这个细节对比下来,这些年的光阴里,社会风气真的变化了不少进化了不少。

当然,吃毛嗑儿也有个心里不敞亮不痛快的时候。比如说,嗑毛嗑儿嗑出个臭的、毛嗑儿皮儿夹着你的舌头又卡进你的牙缝等等。就像看电影到了高潮突然卡带一样,心里头可真是不痛快,遂又忍不住地招呼了一下长辈。

对于男孩子来说,又有新的不爽。

小时候,没有现在孩子们那么多的安排,又是兴趣班又是补课啥的。我们放了学就只有一件事儿,就是疯。

男孩子精力旺盛,疯起来就没时没晌的,不耍个天昏地暗人仰马翻,那是绝对不会想起还有家这个玩意儿的。所以每每回家的时候都是肚子里打饥荒的时候。

到了家,如果没有现成可以吃的东西还好,一旦只有毛嗑儿而没有饭吃的时候,毛嗑儿就算是彻彻底底地把人给得罪了。

你忍着饥饿耐着性子一个一个嗑吧,它就是那么小小的一片,用舌头卷一下,在嘴里上上下下那么两回就没了,都不知道咽了没有,不解饿;你忍不住性子抓一把塞进嘴里吧,费力地嚼上一嚼,那支楞八叉的硬壳儿可是完全顾不上你的急躁,最后你不得不驴粪掺马尿地往地上一啐,连皮儿带仁儿就全都没有了,结果依旧是那个——饿。

真的是把人得罪了。

对于女孩子来说,似乎就多了一个玩儿物,特别是看完《西游记——天竺收玉兔》之后。

美丽的李玲玉简直就是仙女。几个女同学聚在一起,争相模仿。那时候条件很有限,美丽的天竺衣服就不用想了,根本搞不到。可是还想模仿。怎么办?这时候毛嗑儿皮儿就派上了用场。

只见她们拨开几个毛嗑儿,小心翼翼地只把仁儿搞出来,皮儿还是连着的。然后拿起两只夹在耳朵上当耳环,再拿另一个皮儿夹在一边儿鼻翼上做鼻饰,就俨然成了那个玉兔公主了。于是,开始在一起高唱:“是谁,送你来到我身边……”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真的是特二,真的。

这是小时候的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毛嗑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