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玥读书第三期
关于本书与作者
《娱乐至死》这本书是媒介环境学的经典作品。
作者尼尔·波兹曼在书中对比美国印刷术时代 、电报、电视时代(娱乐时代)不同时期的特点,并分析不同媒介是如何对个人及社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娱乐时代对公共话语权的影响。
读《娱乐至死》更像在读一个学术研究论文,作者的论据充足,论点理性中立。
一本于35年前出版的书,仍能给21世纪的我们提供一个审视我们时代的特殊视角,给我们带来思考……
媒介即隐喻
尼尔·波兹曼认为强势媒介能够以一种隐蔽的却强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义现实世界,甚至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因此发展出了“媒介即隐喻”理论。
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是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被我们注意。
印刷品时代(阐释时代)
在18世纪和19世纪,美国的主体媒介是印刷品(书籍),在阅读的影响下,那时的人们能津津有味地听完7个小时的演讲。
这是因为那时人们具有超常的注意广度,具备非凡的、理解复杂长句的能力,
同时他们对辩论内容显然有着充分的理解,包括历史事件和复杂政治问题的知识。
书面形式的文字,让那时的人们通过阅读,养成理性思维。
塑造了客观和理性、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
那时一位公众人物被人熟知,是因为他的文字而不是因为他的外貌。
那时候的人们,通过书籍,理性思考,通过富有逻辑的批评和其他方式不断完善自己。
可见美国处于印刷品时代时,印刷品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都是利大于弊的。
娱乐时代
随着技术的进步,摄影术、电报、电影、广播、电视的出现。
让美国从严肃理性的阐释时代进入娱乐业时代。
信息媒介的改变让信息的价值也发生了改变,
电报突破空间的限制,报纸每天更新着无数的新闻,电视每天播放的无数的节目,这些都在释放着大量的信息。
人们处在信息的海洋里,却找不到一点儿有用的信息。
人们得到不能回答任何问题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也不需要人们去做出任何回答。
这些媒介负责传播信息,但不负责收集信息,解释信息,分析信息。
这些媒介,让美国的公共话语权从理性逻辑步入散乱无序。
电视主要目的就是娱乐。电视节目用音乐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需要表现什么样的情绪。
在新闻中,利用不断的信息,告诉人们不必去思考。
“好……现在“被用于广播和电视的新闻节目中,目的在于指出人们刚刚看到或听到的东西,同将要看到或听到的东西毫无关系。
残忍的谋杀,极具破坏力的地震,严重的政治错误。只要新闻播音员说一声好,现在一切就可以马上从人们的脑海中消失。
电视让人们得到最多的娱乐,却很少得到信息。
有了电视之后,教育用电视的形式,宗教用电视的形式,政治用电视的形式。
这些原本需要严肃和理性的东西,通过电视都变得具有娱乐性。
作者担忧的点正是他不怕人们娱乐,而是怕人们把所有严肃的事物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我们的时代
陈丹青评价说我们今天已经处在波兹曼描述的世界里,处在一个信息和行动比严重失调的时代,在空前便利的电子媒体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聪明,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
可能没有人会反对,今天的我们处于一个娱乐时代。
我们快餐式阅读、短视频,这种快节奏的表现形式的潜移默化,令我们下意识的将事情的解决偏向于快速省时。却忽略了有些事情本应该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才可以完成。
我们处于信息的海洋里,有有利的知识,有无用的信息,但我们却时刻选择让娱乐来带领大脑,不能令我们发笑的信息会觉得无趣;我们再也没有耐心读完一本本作者呕心沥血的著作,我们看电视用倍速,刷抖音只刷自己想看的,而不是自己需要的......
我们追综艺,刷微博,把别人的观点当自己的观点,但其实自己从未思考过......
分享书中的最后一句话: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禾玥读书第4期预告:《睡眠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