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我上小学四年级。那时,农村正在兴红斗罗、俄罗斯方块和冒险岛的游戏,我天天放学去村子的小卖部看人家打游戏。一个小时要5毛钱,可父母从来没有给过我零花钱。看得多了,心头痒痒。怎么办?小卖部老板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家里有啥能卖的卖了不是就有钱了吗?”
趁父母忙于生计,我开始琢磨着家里什么东西能卖?收废品的只收废铜烂铁,我爬到家里的阁楼上,看什么东西是铜的铁的铝的,分类包在一起。怕父母发现,开始就拿不用的东西,比如用剩的锅盖,用坏了的锄头,或经年不用的我也不知道干什么的家什。用蛇皮袋装好,背到村子收废品的人家里,他一清点,给我几块几毛钱,我高兴地拿钱径直跑到小卖部,包了一个下午的场,那快乐的滋味,久久无法忘怀。回家怕父母察觉,我勤快地打扫房前屋后,被过路的人赞叹,这家的孩子真听话,爱干净。只有我心里害怕得要命,担心父母查点家里的东西。过了几天,风平浪静,红斗罗里跳跃的战士和冒险岛上吃果子的小人吸引着我,上课老师提问,我站起来竟不知道老师问了什么。实在忍不住了,就又爬上了阁楼,拣了几块大点的也不管是什么东西,报纸包好拿到收废品的家里。他一看,高兴得合不拢嘴,也不问哪里来的,过秤结账,我美美地过了几次游戏瘾。玩游戏,这局输了,只想赢,这局胜了,还想胜,打过十几关,更想过二十几关,永无止境。花完了卖东西的钱,我就站在旁边看人家玩。许多时候,天很黑了,我还久久不愿离去。过了几日,父母也没问,我的胆子就更大,只要是阁楼上铁的铜的铝的,看见什么就拿什么,中午吃完饭、下午放学我成了小卖部里游戏机旁的常客。
一天,父亲发现家里的东西少了,问我,我吱吱呜呜半天答不上,他刚要动手打我,我拔腿就跑。后来,半夜回家,被他狠狠揍了一顿。警告我:“再偷家里的东西就别回来了。”其实,被我偷卖了几次后家里能卖的铜铁铝已所剩无几。
可是,游戏里那吸引人的画面在一次次召唤着我,梦里,我变成了一个红斗罗战士,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来到最后一关正要拼杀,被母亲一把摇醒该上学去了。对游戏的痴迷,我已无法自拔。
家里的东西没有多少能卖的了。该去哪里弄钱呢?村子往南的窖子沟有一处解放军营房,我经常去那玩,那里应该有能卖的东西。趁着吃过午饭的空隙,我独自跑到解放军营房边逛了一圈,解放军战士在演练,除了大炮、长枪没啥东西啊!心想着反正来了,就拿几个东西是几个。窗台上摆放着一排排崭新的帆布胶鞋,我顺手“拿”了两双。来到收废品的家里,心想着他随便给几毛钱都行。出乎意外,那收废品的看到帆布胶鞋喜出望外,我没想到这东西他这么高兴,他在脚上试了试,很合脚,给了我几块几毛钱。有了钱,就能享受玩游戏的乐趣了。又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玩得昏天黑地,玩捏游戏机手把的两个大拇指头因为玩得太久肿大生疼,但我还是乐此不疲。
我也曾惭愧过几次。在父母心中自己一直是个好孩子,父母每天那么辛苦,可我不好好学习,却沉迷于游戏,还偷这偷那。愧疚过后,发誓不再玩了——永远与游戏断绝关系。可每次经过小卖部,总是忍不住进去看别人打游戏。实在无法忍受了!
天高月黑,我一个人蹲在解放军营房外的麦地里,等待着他们的吹号、集合、入睡。冷风嗖嗖冻得人直发抖,终于,他们集合了,唱着歌进去了,关灯了。我悄悄靠近窗台,也许是太紧张了,也许是远方的大灯不时照过来乱了手脚,我拿起两双帆布胶鞋掉头就跑,向着无边的麦田深处跑去。身后,手电筒的光追着我,我不停地跑,最后实在累得腿发软,一屁股坐在地上。上来两个解放军战士,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打。后来,我被押解到村委会,大喇叭广播父母来领人。父亲还没回家,母亲一个人急匆匆赶来。她没有骂我,也没有打我。我跟在她的身后,忐忑不安地走在村子漆黑的夜色中。
回家后,我看到母亲的眼泪哗哗哗流下来,在她沧桑的脸上奔流不止。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母亲流泪——深深地自责和不安。她只说了一句话:“去睡吧,以后乖点。”那一夜,我辗转难眠。
自那后,我再没去过小卖部玩游戏。
那一年,因为打游戏,我学习成绩太差全班几十个学生只有我一个留了级;因为打游戏,我视力开始变差,戴上了眼镜。也从那一年开始,我喜欢上了看书,再没让母亲流过泪。
本文选自《生活待我如此美好》——文化策划人谢亚良一本随性写作的集子,散文、随笔、诗歌、演讲词等包罗众多,涉猎面广。作者以草根情怀,追寻生活的唯美要义和人性的返璞归真,让我们在迷茫困顿的现代都市找到心灵的归途。国内十二位实力派教育专家、文化学者和作家联合推荐并附有评论,可以更深度地了解本书和作者。愿《生活待我如此美好》成为每个人的生命赞歌!
谢亚良,专业文化策划人,陕西书之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策划,专业从事文化策划已有15年。主编策划《当代中国校园精品文库》《中国学术探索论丛》《时间文丛》《拾文书萃》《新航线丛书》《黑马大家书系》等二十余种各类丛书文库,策划公开出版各类图书2000多万字300多本。策划编辑各类报刊杂志500余期近1000万字。长期代写代发核心、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学术论文,策划教材及学术专著的撰写出版。成功策划多个电视专题片,参与多个县区、产业发展带发展规划和可行性报告的调研撰稿,为数十家单位或品牌进行过文化宣传及软实力包装。获过“陕西省文艺期刊联评优秀奖”(17岁获奖)等奖项,《西部周末》曾对其文化策划编辑进行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