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明理一

本周分享的是查理芒格演讲中的《人类误判心理学》中的内容:

自己读芒格的文章感觉到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头,而且充满了理性的光芒。这位老人孜孜不倦的学习着世界上各种伟大人物的前沿思想用于自己的判断和做事。比如芒格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总是用到这两大思维习惯

第一,我总是试图通过伟大的代数学家雅各比提倡的逆向思维来考虑问题。雅各比说:“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我得到正确判断的办法,通常是先收集各种错误判断的例子,然后仔细考虑该怎样避免得到这些下场。

第二,我非常热衷于收集错误判断的例子,所以我完全无视不同行业、不同学科之间的界线。毕竟,既然其他行业有许多重大的、容易发现的愚蠢事例,我为什么还要在自己的领地上搜寻某些无足轻重的、难以发现的新蠢事呢?除此之外,我已经明白,现实世界的问题不会恰好落在某个学科的界线之内。它们跨越了界线。如果两种事物存在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我认为那种试图考虑其中一种事物而无视另一种事物的方法是很值得怀疑的。我担心的是,如果我试图用这种方法去解决问题,最终我将会——用约翰·刘易斯(John L. Lewis)的不朽名言来说——“没有脑袋,只有一个顶上长着头发的脖子。”

芒格不禁爱读书爱思考,而且自己也很爱钻研,并且通过大自然带来的一些启示,研究出一些有意思的结论,比如研究蚂蚁

蚂蚁简单的行为系统自然有很大的局限,因为它的神经系统的功能很有限。例如,有一种蚂蚁,当它在巢穴里嗅到蚂蚁尸体散发出的外激素时,它就会和其他蚂蚁合作把尸体运出巢穴。伟大的哈佛大学教授E. O. 威尔逊(E. O. Wilson)做过一个非常出色的心理学实验,他将死蚂蚁分泌的外激素涂在一只活蚂蚁身上。很自然,其他蚂蚁把这只有用的活蚂蚁拖出了巢穴,尽管它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踢腿和挣扎。这就是蚂蚁的大脑。它拥有的反应程序特别简单,平时运转是没有问题的,但在许多情况下,蚂蚁只会生搬硬套地根据这个程序作出机械反应。

有一个我看来很明显的道理是:由于存在许多过度简化的思维程序,人类大脑的运转必定常常出现问题,就像蚂蚁的大脑那样,尽管它试图解决的问题通常比那些无需设计飞机的蚂蚁面对的问题困难得多。


在狄更斯的《圣诞欢歌》中,可怜的雅各布·马里的鬼魂说:“我戴着我在生活中锻造的锁链。”他说的锁链就是那些起初轻微得难以察觉,在察觉之后又牢固得无法打破的习惯。

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总是陷入一个状态就是不断的重复着明知道是错误的行为或者更严重的是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呢?

大概就是如查理芒格所言:人类的知觉系统清楚地证明了大脑确实会失灵。人是很容易受到愚弄的,无论是人类精心设计的骗局,还是偶然出现的环境因素,抑或人们刻苦练习而掌握的非常有效的控制术,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让人们上当。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感知中的微量效应。如果刺激被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下,人类便察觉不到它的存在。

所以我们平日里判断事情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收集那些自己曾经判断失误的例子,避免使用曾经错误判断的方法或者心情来判断当下。其次我们应该多去收集各个行业或者各个相关领域的案例来从这些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中来判断自己所要经历的事情的决断是否正确。最后就是自己要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的观察自己,最好能够做到一日三省,想想自己是否还是待在自己锻造的锁链里生活,想想自己时候受着最简单的“激素”刺激着自己的大脑生活着,想想自己是否比昨天进步了一点,距离自己的目标还有多么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明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