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很喜欢哲学,总是愿意抓住我给我讲哲学问题,有一天他神秘兮兮地跟我说:“你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吗?肥宅以后会是世界上最多也最幸福的人!肥宅时代即将到来!”,看他胖胖的脸乐得一颤一颤,我很不以为意,这小子摆明了为自己的肥宅身份开脱嘛!
我翻了翻手机看到了英媒援引物理学家霍金去世前的最后一本书《对严肃问题的简短回答》的报道……突然感觉这小子说的好像还真有点道理。
斯蒂芬·霍金在书中说出了他的担心:随着医疗能力的提升,人们为了改善体质很可能将金钱投入到DNA的变异研究上,从而出现具有更强记忆力、更长寿命以及更强的对于各类疾病抵抗力的“超级人类”。
因为有钱人一旦能够变动子女的DNA,那么就将出现新人种的竞赛,甚至于出现未来社会的种姓制度,“超人”高高在上而普通智人将全面落后。
未来社会的发展有很多种模式,从目前来看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提出的设想和现实极为相符,我们可以从中一窥未来的端倪。
未来社会将分为三个阶层:超级人类、算法、普通智人。
其中超级人类正如霍金所言,占据着社会财富的绝大部分并且这种财富上的优越会逐渐转变为生理优势,乃至于产生新人种。
而人工智能算法已经作为一种工具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并且它的发展仍在继续。
20年前人们认为人工智能无法超越人类最重要的原因是:算法无法产生意识。可是科学发展为人工智能避开了意识的窄桥,走上了发展高度智能的高速公路,因为对于算法而言不需要意识,只要高度智能。
举个例子: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他是具有意识的,可以为了新生儿而哭泣,也会因为悲伤的音乐而难过,因为病痛而无法工作;但是算法操纵下的机械手臂不会,它只会严格执行算法规定的动作,这显然对于流水线而言是更高效的,而意识在这里毫无作用。
换言之,随着人类越来越细致的分工,人工智能算法想要取代人类也就越发简单,人工智能综合来看远不及人类,但是对于就业市场上而言绝大多数的人类意识是多余的,人工智能只要在特定的能力上超越人类就可以攻占原本属于人类的岗位。
可能有人要说,只要人转向认知性的工作就可以避免被算法所取代。 这只能是缓兵之计,可以不像重复性简单性工作一样早早下岗,但最终被取代也是不可避免的。
认知性工作像棋手、律师、医生、分析师等等已经受到高智能算法的冲击。
在未来律师将被精确的测谎仪所取代;
医生将被诊断准确率更高的智能医生所超越;
棋手成了算法的手下败将;
分析师要几天才能搜集完成的资料可能眨眼间被人工智能统计完毕。
这些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但已经是可以想象的未来了。
届时整个世界高效运转,产品源源不断的生产,物质资料也将极大的丰富以满足全体人类的需求。
作为普通人,未来最大的冲击将是沦为“无用阶级” 19世纪以及20世纪,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壮大,人的作用被极大地凸显:处处都需要人去参与,无论是战争、工业、艺术、教育都离不开人。
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人被算法所取代,“无人车间”、“无人超市”开始出现,信息战争、经济战争早已打响。
人渐渐不再是社会的主力,此时我们将看到一个崭新而又庞大的群体:这群人在政治、经济和艺术上毫无作用,对于社会的进步没有任何贡献,并且毫无地位,依赖社会极大富裕的物质资料无目的的生存着。
正如尼采所提出的“权力意志”,届时人类社会的道德也将向“超人”倾斜,一切以“超人”为标准,“超人”带领整个地球向前飞速发展。
而普通智人似乎只能被动地沦为“肥宅”,不需要工作因为人工智能算法做得更高效;不愁吃穿因为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不必进取因为“超人”能够领导一切,所以只能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成为“肥宅”每天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听起来很美好,可是失去存在价值甚至于沦为“宠物”地位的普通智人真的还有生存下去的必要吗,一旦地球发生危机不足以生产满足全人类的物质资料之时,“肥宅们”是否会被当做牺牲者率先遭到抛弃呢。
所以,成为“肥宅”很舒服,但这种舒服是要用自由去换取的,真的值得吗?
“肥宅时代”注定不长久,成为社会精英才能把握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