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3呼建荣,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第33期,坚持分享245天。

阅读书籍《发展心理学》,读书感悟:第八章童年早期的心理社会发展。

一、自我发展。

1.自我概念和认知的发展。

自我概念是我们对自己的总体印象。儿童不断地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整合到自我形象中。

①自我定义的变化:5到7岁的转变期,自我定义式定义是指用于描述自己特征的集合。

新皮亚杰理论,将5到7岁的转变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对自己的描述是单一表征,即这种描述是独立的,单维的。真实自我(他在现实中当中的这个人)与理想自我(即他想要成为的那个人)是不同的,所以他将自己描述于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第二阶段:表象映射是自我形象不同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

第三阶段:当儿童开始将自我的具体特征整合到一个综合的,多维的概念中时,表征系统就形成了。

②自我描述的文化差异。

中国父母倾向于倡导自我的互助方面:顺从权威、行为恰当、谦逊和集体归属感。欧美的父母倡导自我的独立方面:个性,自我表达和自尊。

2.自尊,

自尊是自我概念中有关自我评价的部分,是儿童对自己总体价值判断。

①自尊的发展性变化。五岁儿童积极或消极的自我知觉能预测其八岁时自我知觉和教师报告的社会情绪功能。

童年中期在内化了父母和社会的评判标准之后,儿童在形成和维护自我价值感方面对自身能力的评价才具有批判性。

②条件性自尊:“无助’模式

高自尊能够激活儿童达成目标;但是如果自尊条件性地依附于成功,儿童可能将失败或批评当成对他们价值的否定,并可能因此对如何做得更好感到无助。表现出自贬或自责,消极情绪,缺乏恒心,自我期望水平低。

高自尊的儿童倾向于将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或自己努力不足。

3理解和调控情绪。

理解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社会能力及发展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理解自己的情绪,使儿童能够更好地控制情绪,并对他人的情绪感知更加敏感。

①自我导向情绪:内疚、害羞和骄傲。

七八岁的儿童产生骄傲和羞愧的标准是否完全内化,并影响儿童对自己的看法。

②复合情绪,他们难以理解自己能够同时体验到不同的情绪。三岁的儿童在理解矛盾情绪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4.艾里克森:主动对于内疚

解决自我冲突情绪的需要是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第三个阶段的核心,即主动对内疚。

一部分仍旧使儿童拥有充沛的精力去尝试清晰的事物和验证新能力,另一部分正逐渐向成人转变,不断地确认动机和行为的适应性。有勇气去设想和追求目标,不会因为过于内疚和害怕责罚而止步不前。儿童获得了“美德”这一目的。

二、性别。

性别认同即个体对自己性别及其所在社会对该性别的全部要求的总和,他是发展自我概念的重要方面。

1.性别差异是指男性和女性在心理上或行为上的差异;与其相对应,性差异是指两者在生理上的差异。

女孩在言语任务、算数以及需要良好知觉技能的任务方面表现更好,男孩在空间能力、抽象数学和科学推理等方面成绩更加优秀。

2.性别发展的观点。这些经历和期望涉及性别认同的三个方面:

性别角色是一种文化对适应与男性或女性的行为、兴趣、态度、技能和人格特质,所有的社会都存在性别角色。

性别特征行成是儿童获得性别角色的过程。

性别刻板印象是对于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先入好主的概括化,比如所有女性都是被动的,依赖的,所有的男性都是主动的,独立的。

①生物学取向

在许多文化中都存在着类似的性别角色,这说明至少某些性别差异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的。

出生期和出生时血液中的激素会对发育中的大脑产生影响。

②精神分析取向。

继承父母中同一性别一方的特征,信仰,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过程是一种性别认同。

②认知取向,通过积极的思考和建构自己的性别特征。

性别恒常性也成为性别类型恒常性是指儿童对自身性别不会改变的一种认识。性别认同即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意识,性别稳定性就是个体认识到性别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一直保持不变。

性别-图式理论:他试图描述性别理解和性别特征形成之间的认知机构。

根据这种理论,性别图式通过影响个体对行为的判断和强化了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图式理论和科系伯格的理论存在着共性问题,是性别刻板化并不总是随着性别知识的增长而被深化,常常出现与此相反的例子。

③社会化取向:传统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通过观察榜样获得性别角色。父母,教师和其他成人对儿童行为的反馈和直接教导,强化了其性别特征的形成。

社会认知理论,他将性别认同看作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化即儿童解释和内化与父母,老师,同伴和文化机构互动经验的方式起核心作用。

④家庭影响。在主张平等的家庭中,父母对儿童性别社会化的影响尤为重要。

⑤同伴影响。早在童年早期,同伴群体就成为影响儿童性别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

⑥文化影响。

电视是传播文化影响性别态度的主要渠道。

社会学习理论预测经常看电视的儿童通过模仿自己在荧屏上看到的榜样,因此会变得更加性别特征化。

儿童读物,特别是绘本,一直以来都是性别刻板印象的来源。

社会化取向的主要优势在它所考察的范围更加宽泛,更加多样性并能够揭示更大范围的个体差异。

三、游戏:童年早期的活动。

1.游戏的认识水平。

功能性游戏,始于婴儿期,由重复的肌肉运动组成。比如滚球或拍球。

建构性游戏是指用物体或材料制作某些东西,比如堆积木房子或。画蜡笔画。

假装游戏,想象游戏,假想游戏,戏剧性游戏。儿童使用的是符号功能,伴随着语言和表征能力的发展功能出现。

有规则的正式游戏:即附有已知程序和处罚条例的有组织的游戏。比如跳房子和弹球。

假装游戏结合了认识、情绪、语言和感知运动行为,它能够促进大脑中各脑区的连接的密度和以后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2.游戏的社会性维度。

沉默游戏综合了旁观者和非参与性游戏,玩这种游戏的儿童常常被认为是害羞的。

有一种游戏通常在学龄期变得更加社会化,这就是想象游戏。

随着想象游戏合作性的增强,儿童想象的故事情节也更加复杂和富有创造性。戏剧游戏为锻炼儿童的人际交往技能,探究社会角色和社会习俗提供了机会。

3.假想的同伴。

那些有假想同伴的儿童能够区分幻想与现实,但在自由游戏期间,与那些没有想假想同伴的儿童相比,他们更可能参与假装游戏。

4.性别如何影响游戏

儿童游戏中的性别差异成为关乎繁衍和生存的行为提供了实践机会。

5.文化如何影响游戏?

韩裔美籍儿童的合作性更强,他们常常将玩具借给其他儿童,这充分反映了其文化所强调的群体和谐。英裔美籍儿童的攻击性更强,对其他儿童意见常常做出消极回应,这反映了他们的文化所推崇的竞争性。

四、家庭教育。

1.训练方式,

训练涉及塑造人格特质,教育儿童进行自我控制和掌握社会认可行为的各种方法。

①强化和惩罚

外部强化可以有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内部奖励:一种快乐和满足感。

②体罚是指为了达到改正和控制儿童行为的目的,对儿童实施的旨在引起其身体疼痛而非伤害的行为。

严苛的惩罚会引起反作用,父母及其婚姻的特点会影响他们使用体罚,

③强制命令诱导和收回爱

强制命令是指父母通过肢体或语言强迫来制止一线阻止儿童做出不希望的行为。

诱导技术是通过与儿童讲道理来鼓励,希望出行现的行为(或阻碍不希望出现的行为)。

收回爱包括忽视、隔离、甚至对儿童表现出厌恶。

要让儿童接受父母的准则,通常诱导是最有效的方法,强制命令这种方法收效甚微。

父母训练有效性取决于儿童理解和接受父母所传达的信息的程度,既有认知上的,也有情绪上的。

心理攻击指的是可能导致心理伤害的语言攻击。

儿童对训练的解释和反应是以亲子关系的持续发展为背景的。

2.教养风格。

鲍姆林德的模型。

①专制型父母强调控制和绝对服从。他们的孩子倾向于表现出不满。孤僻和多疑。

②放任型父母注重自我表达和自我调解,她们的孩子在学前期最不成熟,自我控制和探索能力都是最低的。

③权威性父母注重孩子的个性,同时也会对孩子施加社会性的限制,拥有权威性父母的儿童在学前期就比较独立,自我掌控和自主探索性和满意度也最高。

④忽略型或非卷入型的父母的教养方式与个体在童年期和青少年期的多种行为央调相关。

到发生矛盾时,权威型的父母教会孩子用积极的方式和他人交流自己的观点,协商可接受的选择方案。

对于鲍姆林德模型的支持与批判。

不能证明不同的教养风格导致了儿童能力的差别,鲍姆林德没有考虑气质这些先天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到儿童的能力,并对于父母的教养风格产生影响。

家庭教养风格的文化差异,

他可能会对某些文化和社会经济群体起误导作用,把西方家庭教育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与亚洲家庭教育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相对立可能过于简单化。

3.促进利他主义及应对攻击行为和恐惧。

①亲社会行为。

通过这种不求回报的帮助他人表现出了利他主义。利他主义行为常常伴个月付出代价、自我牺牲和承担风险,利他主义是亲社会行为的核心,即为了使他人得益的自愿行为。

亲社会倾向部分是由气质引起的或具有遗传性,因为它饱含与抑制性控制(自我控制和自我抑制)。

家庭作为外显行为准则的榜样、来源和强化物十分重要。

文化差异体现在鼓励亲社会行为的程度上。

②攻击行为的来源

在婴儿期形成的不安全性依恋和缺乏母爱能够预测儿童在童年早期的攻击性。

③攻击行为的触发

父母可以通过塑造非攻击性行为榜样来缓解挫折对儿童的影响。

电视在树立亲社会行为榜样和攻击行为榜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影响。

④文化的影响。

美国儿童比日本儿童表现得更加愤怒、言语攻击更强,情绪控制更差,这些结果与两种文化的教育观相匹配。

⑤恐惧。

年幼儿童的恐惧源主要来自紧张的家庭生活和对现实中表象的误解。

恐惧可能源于亲身经历,也可能来自于对他人经历的耳闻目睹。

我们可以通过系统脱敏法帮助儿童克服恐惧,该治疗方法是让接受治疗的儿童逐步暴露与恐惧物和恐惧的情境之中。

五、与其他儿童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是指儿童逐渐增长的对迎接挑战和达成目标的能力的感知。

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

①兄弟和姐妹。

兄弟姐妹级的争吵和解决方法可以视为他们发展社会性的良机,并可以帮助儿童树立道德准则。

年长儿童的自主行为比较多,不管是友善还是不友善的;年幼的儿童倾向于模仿年长儿童的行为。

儿童与兄弟姐妹的关系质量常常影响他们与其他儿童间的关系,一个会攻击兄弟姐妹的儿童,多半也会攻击伙伴。

②独生子女。

2.玩伴和朋友

年幼儿童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他们理解了想要获得友谊需要付出友谊;他们学会了如何解决交往中的问题,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他们也见到了各种类型的行为榜样;他们掌握了道德价值观和性别角色标准,并练习成人的角色。

一起做事、喜欢和关心彼此、相互分享和帮助,还有一个次级特征是住的近或在同一所学校上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6-13呼建荣,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第33期,坚持分享2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