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未来建立在不变的价值之上

      一晃辞职在家30天了,不断的在看书学习,日子过得不快不慢,但是回过来一想,这一个月的所谓静修学习,却让我不断在一种充实的希望里和不安的隐忧里交替。说充实的希望,是因为连续的读书思考让我仿佛做足了充分的知识储备来迎接明天;而不安的隐忧则是不免又让我怀疑,我这种看几本书的方式就能帮我解决未来的问题么?

     说到底,我在琢磨一个问题,我该如何有效的度过这两月?

     按照黄金圈思维方式,去琢磨什么样和怎么做(what/how)不足以回归问题的本质,我需要去思考,why? 按照这个思路,我得重新定义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离职?我为什么要选择裸辞而在家静修?

     为什么要离职是很清楚的,因为我在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我是谁?我想成为谁?这个问题断断续续思索了十来年,最近这一年多变得笃定:我想成为一个有很高知识素养的人、一个善于思考、睿智的人、一个充满热心助人、且能正面影响别人的人,我的人生价值更多的体现在:我如何帮助外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善;对知识和世界规律的洞察是我本能的渴求;我希望能有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大家心意相通、充满热忱和默契,一起在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去做更多利他的事情。基于这整个人生画像,我发现眼下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环境,不足以支撑我走到目的地。于是,我选择停下来,将更换赛道,重新出发。

     我停下来,是希望更具象的思考:我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径,才有助于我到达。这个停下来的过程也是自我反省、重新审视来时路的历程。我慢慢发现,我急刹车式的辞职,并不是通往人生目的地的必要环节,因为限制我的并不主要是环境,而是心境。是我这十来年的蹉跎和低效,没能让我走在快速成长和拥抱未来的路上。人生重新定位目的地,设置新的导航时,其实并不需要抛弃眼前,只需要设置路径再出发而已,至于是拐弯、掉头还是径直而去,不过是过程中的自然而然。当然,我并不后悔辞职这个选择,因为正是这决绝而冲动的过程,让我彻底断舍了杂念与噪音,才有机会认识这一切,毕竟,人是过去的组合,是过去的一切造就了今天的我,当时当下,永远是唯一的必然路径,无须假设。

      在这一个月里,我最初的设想是通过系统的阅读,来实现对商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对行业发展规律的洞察、以及对应用层面的理论和方法的研习、以最终让我找到更好的工作方向,和心仪的工作机会。具体的方式则主要是通过读书来学习思考。但在读书一周后,陆续出现如下几个问题:

  1、对商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只能形成后见之明,即通过回顾看清一点脉络,却形成不了具有实质预见性的判断。 

      我试图通过阅读获取洞见的书,更多是通识性的知识普及(智能时代)或者历史脉络的回顾(激荡十年)及预测性质的思考《必然》,这些书能让我打开视野,扩充世界观,意义不言自明。但是也在提醒我,商业趋势的深刻洞察和预见能力,需要大量的实际经济活动的参与,以及更多底层知识的储备。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更多是在隔岸观火:观其大略,却无法具象感知。换句话说,只有一点朦胧的感觉,但没有共鸣。 而没有底层知识的足够储备,阅读就只能浮于表面,其背后的逻辑关系和规律的互通,无法获取。

      换句话说,我把对商业趋势的把握如此深刻的一件事,当成了依样画葫芦就可获得的小事。 太浮浅了!

      这是第一次的出现阅读的隐忧,让我感觉不安。

 2、对行业发展特征和规律的洞察,陷入了一叶障目和主观臆断,我以为的,其实不是我以为的。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我对互联网行业有一种窗外窥探的心态:想入门而不得其法,能看到一点,但看不到全貌,同时又会主动对其进行美化和夸大。出于对互联网光环的憧憬,我把对未来生活的理想坐标,都有意无意的往互联网身上套,似乎只有互联网行业才代表了平等、创新、活力、去中心化,仿佛只有互联网行业高知高能。但是,基本的商业常识又会让我警醒:互联网本质上是个工具,工具性的价值,不是其本身,而是看如何使用。我如此排他性的看待互联网,是否太偏颇了,而且也让自己的思路越来越窄。

       第二个方面则是基于第一点而来,缺乏实践感知、缺少底层的逻辑和知识框架,一个行业在我面前呈现的是孤立的点,看似美好,但都是孤岛,常识告诉我,信息的孤岛只有建立链接才有意义,孤立存在是没有价值的。由于信息的不全面和认知的低效,我在尝试找工作时陷入了选择性焦虑:出现的都是好机会,生怕抓不住;能抓住的一定很有价值,别错过。最终,好像每个机会都想要,努力去让它看起来合理,又本能的怀疑每个机会,用残缺不全的信息去臆断它的不足。

       这件事让我在思考,宏观层面的走势,由于其过于宽泛和抽象,其实对微观层面的判断和选择没有太多的建设性指导价值,只能提供一种方向性的指引。 那么我的阅读,显然在深度和目的上,是有问题的。

3、理论的学习能否有效的转化成实操的能力,也就是学习的效能如何评估?

      当前面两个问题没能通过阅读有效解决的时候,这第三个问题就成了必然。回想初衷,我是希望借助这完整、不受打扰的静修时间,系统的进行学习,把相关学科或领域的知识,从最基础的底层理论开始构建,像垒金字塔般拾级而上,直到形成稳定扎实的体系。现在想来,这个想法很美好,但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两个问题:

      一是标准的模糊。完整的知识体系,包含哪些部分,是如何组成的? 体系之所以成体系,是因为其成结构化的知识互通性,各司其职,相互独立起作用,但又因彼此关联而共同构建系统。而我所谓的知识体系,只是停留在从底层大部头开始阅读,接下来的它的分支、它的深入、它的应用层面如何延展,都没有清晰的认知。以至于对基础理论从零开始构建时,由于其抽象和精炼的特点,我常常会忘记读它的意义何在。

       二是反馈手段的缺失。我设想如中学时代一般,心无旁骛、系统学习。但是我忽略了尽管在形式上类似,但是现阶段的学习和学生时代的学习却有本质的不同。学生时代本质上是一种考试型学习,其形式就是通过不断的做题,达到顺利通过考试的目的。其目的很明确(高考),其方法很简单(记忆、归纳、解题),其标准很清晰(考试、验证答案)。 这整个学习里, 是不与任何生活实践场景相关的,但是又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并且反复评估来衡量效果。再看看我的学习,一方面对学习的标准没有设置,随之而来的,又没能对阶段性的学习成果进行可衡量的反馈:读完了市场营销原理,我学到了什么?和以前有什么不同?能用来指导怎样的再思考和实践?  我只知道我读了很多,感觉知识更完整了,但是具体是啥,我说不清楚,也没有通过什么手段来检验效果。

       如果是这样的学习,那对于我这次停下来想更换人生赛道来说,是没什么实质帮助的。这是我最深层的隐忧。但是,这一个月的学习和思考,实质的收获也是有的,除了具体学科上的一些新知,对于思考、学习这件事本身,我开始有意识的去可以练习元认知,也就是对思考过程的思考。

      前面出现的三个问题,归纳来说,就是学习的低效、未能实现预设的目标。按照前面的反思,我最应该做的是修正目标以及改善学习的方法。但是这仍然是在黄金调思维圈的HOW环节,对于why,停留在这个层面的思考肯定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反思我做了无数次,但最终仍感觉没有触及根本。如果顺着why继续深挖,最终会指向一个更本质的问题:

      如果我最终的目的是想成为蓝图描绘的那个自己,那么裸辞在家静修、看书学习是唯一必要的吗?

    很显然,看书学习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我最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看书学习,而是如何到达那个自己!

      回到这个问题的核心重新出发,逻辑就比较明朗了。成为想成为的自己,需要我具备精深的专业技能(工具)、丰富的实践经验(可靠)、优良的品格(信任)、高层次的认知水平(智慧)、以及因为专业、经验、认知水平、品格等共同构建的人际圈子(影响力),这些才是到达目的地的必要途径。最终结合自己目前的处境和条件,我需要在辞职在家的这2-3个月时间里,完成一些必要的自我进化,以让自己在上述路径里快步前行。而实现这种自我进化,读书学习就是一种很有必要也有意义的方式,并且也是我自己生活乐趣的一部分。

      按照上面的思考,重新回到上诉三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到,问题不是出在专业素养不够上,因为专业技能是应用层面的能力,会体现在诸如高效记忆、对症下药等方法层面,但不会影响到思考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会和经验有一定关系,如有互联网相关性的经验,会让我对互联网的判断更加有依据且具体,但是经验是不足以解决更为底层并抽象的规律与结构知识的。所以最终的问题是出在认知水平上,这种认知水平不够,主要表现在:

     对不确定性的事情不知道如何入手(未来是有迹可循还是茫然无序?)

     对于复杂多面的情况没法统筹兼顾(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我以为的?) 

     对于事情背后的成因无法有效洞察(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

      这三种情况,只能通过提升认知深度来解决,只有认知的深度才能穿透现象到达本质,只有认知深度才可能在乱象中找准核心、高屋建瓴,也只有认知的深度才能在无序与未知中,见微知著,找到发展的规律。那么,认知的深度如何实现?通过什么方式来习得?

      首先需要回到基本问题,什么是深度认知? 我试着给出这样的结论:

    在分析问题时,能跳出问题本身的外在表现而思考背后的本质,能在具体的问题之外,思考更具有普遍性的规律,能在寻求答案的时候,具有批判性的思考答案的可信度;我觉得这就是深度认知的表现。


      进一步思考:深度认知其实也是对信息、知识进行深加工的处理能力。是把海量、冗杂、无序的信息和知识,经过输入加工后,输出成有序的、有指导意义的定理、规律、模型。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套路,其实也就是深度认知后输出的结果。

      看起来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学习这些知识,才能拥有这种加工能力呢?

     现在我试着用这种思维方式来重新梳理下自己目前面临的认知水平不够的问题。刚才说了,学习是自我进化的方式,换句话说,只有不断学习,才有可能形成深度认知。

     第一性原理告诉我,回到最底层的条件和规则出发,才不至于被外像所惑。所以,需要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什么是学习?

     最近重读成甲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很认同他对学习的定义:学习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

     因为我们所有的判断和决策,都是基于既有的知识经验。这个知识经验由于不绝对真实以及是主观的产物,本质上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假设。那么所谓学习,自然就是在不断的通过吸收、思考、加工来验证和修正这个假设。

      再深入思考,如果我们在日常中的所有判断、评价、选择都是基于假设的基础上做出的,那么实际上要改善认知能力的关键,就不是去花时间去向外吸收和思考,而是向内去改变和提升这个假设。或者说向外吸收也是最终为了改善这假设而服务。

     但这个“假设”,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自觉性,它是应激性的反应,也就是潜意识中就在起作用,以至于我们常常忽视它的存在。这种隐性的假设,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种隐含的条件,换句话说,我们所有的反应都是建立在隐含条件之上的,这才是人类思维逻辑的基本模式。

现在用这这种视角再来观察一下我之前的思考:

1、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我需要在变化中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努力站在风口,从而不被时代所淘汰。

(隐含条件: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取决于能否顺应潮流、与时俱进。)

2、研究行业特征和发展规律,我需要在代表先进方向的行业(互联网)实现自己的价值。

(隐含条件: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在相符的行业内才能完成,只有熟悉行业规律才能更好的从业)

3、我需要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构建知识与能力体系,层层夯实、一步一个阶梯的学习。

(隐含条件:能力的提升必须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按部就班的底层知识构建,是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

从表面来看,三个方面的思考逻辑看似都很有道路,其起作用的前提条件,即隐含条件看起来也是符合逻辑,没什么漏洞。但是仔细一推敲,问题就出在这隐含条件上:

  第一点,自己价值的最大化,取决于能否顺应潮流、与时俱进。有三点值得去辩证思考:

1、与时俱进是一种顺应事物发展方向的方式,在方向上与时俱进了(把握趋势,站在风口领域),就一定能实现价值最大化吗?

很显然,这不是充分条件,自我价值最大化,还有更多的因素。

2、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不是唯一性的,而是多样化的。那么,就不存在一定要在特定的趋势里才能实现精彩,个体的发展是微观事件,只要不做倒行逆施的事,在什么趋势里其实不重要。(行行出状元,冷门领域也有精彩)

3、所谓趋势,本质上是一种有价值的发展势头。潮流、风口的实质仅是其价值受到大众的追捧。所以,与其去把握变化中的规律,不如去反向思考,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价值的最底层一定是颠扑不破的,也就是说,是否可以用不变的价值,来应对变化的未来?

第二点,

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在相符的行业内才能完成,只有熟悉行业规律才能更好的从业。也有值得深入思考的几点:

1、行业是社会分工的表现形式,自我价值是对自我意义的赋予标准。自我意义是终极目的,在什么行业是实现这个目的的载体。实现一个目的,工具和手段是唯一的吗?显然,把自我价值框定在特定的行业内,会局限人生的意义。

2、真正需要掌握的是行业规律还是商业本质?  或者说,是先有对基本商业原理的掌握,提升自己的核心价值,而行业的适用能力,是属于技能层面。在低层,术(工具技能)的差别决定了行业的差异,在高层,对道(底层认知)的掌握,看到的是一致性。

第三点:

能力的提升必须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按部就班的底层知识构建,是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个看起来最合理的假设,现在看来, 问题最多:

1、我现在在什么方面的能力不足?是因为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导致的吗?

2、能力的类型有哪些?是否都是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才能提高?

3、底层知识属于原理层面,原理层面到操作输出层面,是怎样的转换关系?底层知识的学习就必然带来能力的提升吗?

4、底层知识应该如何掌握?阅读基础理论就能掌握底层知识吗?如果不是,应该如何学习?

事实的真相往往经不起拷问,当把这些隐含条件暴露在求证的阳光下,很容易动摇。对隐含条件重新设问和修正的过程, 其实就是建立新的认知的过程,综合上面的思考,去总结新的认知模式,用来指导下一次的思考与行动。

 一、把未来建立在不变的价值之上,这个价值高于变化的趋势、高于行业的选择,是第一性原理的底层法则。

对于实现未来,我已经做出了入口的选择,即从市场营销这个领域切入,成为专家;创造价值,实现自我,而后追求更长远的意义。

市场营销的本质是创造价值,并向顾客有效传达价值,从满意的顾客关系中获益。从这个角度看,永远不变的价值,就是洞察顾客需求,创造合适的价值并满足它,这中间需要合适的管道和方法去传播,这些就是市场营销人的价值体现。用这个不变的价值,实现自我的增值,未来的路才会开阔,因为会有更多的机会和趋势拥抱你,而不是舍本逐末、追逐易逝的潮流。

接下来所有的学习,都要立足思考基本问题:从中我可以学到什么底层的规律和知识,能否构成普遍适用性的方法论?

二、遵循黄金圈思维模型,即核心问题是意义和价值观层面的why,所有和这个相背离、或有碍于其实现的东西都应该舍弃。

 对于自己是谁,想到哪去,这种终极意义问题,现阶段已经做出了选择。所有的思考和行动,都必须围绕这个核心诉求进行,遵循以下原则:

1、衡量一件事是否值得去做的唯一标准:是否有利于终极价值的实现?

2、专注核心选择,在最有帮助的事物上下注,并不断重复。

3、接触的所有事物,都须探索背后的本质规律,不被外像所惑。工具和手段,永远只为目的服务,而不是本身。

三、以终为始:衡量学习效果唯一标准,就是价值能否输出,即能否解决问题,能否给人以正面的影响?

 学习最终为目标服务。检验学习效果的依据,就看是更接近目的了,还是更远离目的了,或者原地不动?在学习中,因遵循以下原则:

1、对技能、工具的学习,用于提升技术效率,即能否让执行速度变快。

2、对底层知识的学习,重在提升认知效率,即能否掌握普遍的规律,用于指导更大范围的认知和行动。

3、所有的学习,都以形成能稳定输出的模型为衡量标准,即形成系统的框架范式。

结硬寨、打呆仗,以慢为快,不断思考学习。下个月,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未来建立在不变的价值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