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被生育养育热点的吸引注意一天

处理毕业实验数据闲暇之余,刷到一个关于生育养育的视频。

视频里的年轻妈妈说,原本与丈夫结婚约定好婚后丁克,不要小孩。而数年之后,丈夫改变了想法,害怕错过生孩子这件事之后就再也无法弥补这个遗憾,于是与妻子再约定,让妻子生孩,只是孩子出生后的三年里妻子不需全身心抚养(喂奶、换纸尿片之类的)。丈夫履行了约定,孩子出生后由奶奶带,妻子不需要放弃职业做全职太太。

人是复杂的,在这个真实故事里的人也是。以前的我看到相似的故事时,大抵会痛斥丈夫的不守约定,而今再看,只能感慨,确实人都是会发生改变的,想法也是会变化的,而妻子也与改变想法的丈夫找到了新的解决方法——大部分承担生孩子责任(也只能由女性承担),小部分承担养育责任。也是一种好的解决方式呢。既然没有和他人有生活至今的共同经验,也没法完全理解他们的决定,能做到的,也只有尊重他人的选择。

经济成本上的生育

这个视频中有提到,不生育不等于丁克,当下很多人不生育是因为生养一个孩子的成本过高,不生育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而在之前,也有一位经济学的学者提及,生育意愿低是因为一个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成年劳动力,而成年劳动力恰是稀缺的资源,资源的稀缺的问题没有办法靠发钱(增加资源交换的货币)来解决。自己尚且无法过得幸福美满,又怎么会想将另一个新生命带到世界上呢?

心理上的生育

结合心理学,不生育还可能是因为原生家庭的不美满——当自己作为孩子都无法感觉到“自己活在家庭里是幸福”的时候,又怎么会有意愿让下一代也过上如此的人生呢?父母/重要他人是孩子处理亲密关系的模板,孩子通过观察学习父母或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形成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成长在父母的争执中、尚未形成安全依恋的人,或多或少会担心生下孩子后自己是否会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让孩子有不那么幸福的童年。

心理学主流层面的解析,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一切功过都由个人承受,毕竟主流的心理学是个体化的、原子化的。例如,由父母去承担原生家庭的锅,由自己去承担“成年后不主动去学习亲密关系如何良性互动”的锅。但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我们成为今天的自己除了周遭的重要他人外,与整个社会都脱不开关系。我们以及我们的父母生活至今,并没有专门的公共课程教授大家如何养育一个孩子,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社会似乎只在催促着一个个适龄成年人赶紧去生下工具人一般的“人口红利”,它好像没有将每个家庭中每个人的幸福考虑在内。

随着西方现代思想个人主义的影响,大家眼里的集体都不再是纯粹的集体了,大多人都会从“集体的发展是为了个人更好的生活”这样的角度去思考,从个体的叙事角度出发去理解集体的意义。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社会一味地鼓吹个人牺牲反倒会遭至民众的怀疑。

你可能感兴趣的:(又是被生育养育热点的吸引注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