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不同歌唱风格的咬字发音
如果我们不考虑开口音和闭口音,而是把所有的发音都以统一的标准发出来,似乎这样的声音更适合演唱美声歌曲,因为无论是生活中的口语,还是舞台上的朗诵,每一个字每一个音都是要有所区别,这也就是生活的多样性,因为这个世界,每一个人每一个事物都有独特的特性,而情绪和感受,也是每一个人独享,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有亲情、有朋友、有同事、有敌人、有陌生人,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关系排列起来,就会发现,其实关系就是距离,亲密的关系就是距离自己更近,而陌生人距离自己最远。我们在训练高音的时候,练习了通过喊服务员训练声音的距离感,其实生活中处处存在距离,我们的语言也如此,口语和朗诵之间的最大差别就是因为距离造成的。
感情到底是什么?情绪到底是什么?其实所有的情感都跟距离有关,生活中,我们所有情绪的起伏往往都是因为离我们最近的人引发的,我们很少会因为一个距离我们很遥远的陌生人的某些行为激起了我们的愤怒,却很容易因为一个距离我们很近的人的一个很随意的行为,就让我们怒发冲冠,情绪的起伏变化就是距离的变化,人与人就是如此,远了就会冷淡,接接近了情绪就会跌宕起伏。
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不同的唱法其实展现出来的就是不同的距离,比如美声唱法的,歌唱方式本身总是与人有一定的距离感,民族唱法的声音与人的距离感就更接近一些,而最接近的就是流行唱法的声音,具体的原因,我们在随后课程的关于唱法的章节中有详细的分析,那现在只需要知道一个结果就可以,那就是唱法与距离,与表达情感的方式,与咬字发音都是有关系的。
只要我们留神观察周围的人,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人与人之间如果比较接近,在语言表达的时候,表情和肢体的表现就会更丰富,如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声音的音量会好的,声音会更高,但是表情和肢体的表现就没有那么丰富,这是因为当距离比较远的时候,你无论多么丰富的表情和肢体的表现对方都看不到。
同样一句话,如果在距离远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喊叫出来,如果距离近的时候,我们就会窃窃私语充满感情。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演唱流行歌曲的原因,流行歌曲不仅仅是因为音调比较低,更容易演唱,更重要的,就是流行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大多都是比较近距离的内容,而离我们很近距离的大多就是情感、婚姻等很多日常接触到的生活,这也正是流行歌曲可以吸引很多人的主要原因了。
当两个人的距离非常远的时候,在她们的视线中,除了对方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人,其他的场景,当两个人的距离非常近的时候,眼前只有对方,就看不到其他的人,其他的场景了。如果以歌唱的角度说,当我们演唱一些近距离的歌唱内容的时候,就更需要我们丰富细腻的情感,专注的歌唱状态,而当我们演唱一些远距离的歌曲内容的时候,就更需要我们明亮通透的声音,气势磅礴的表现力。
从声音和唱法的角度,美声唱法声音粗犷,表现力强,更容易展现距离远大场景的音乐内容,民族唱法声音明亮,表现力丰富,更容易展现,有一定距离的、亮丽的音乐内容,而流行唱法声音亲切柔美,充满激情,更适合表现近距离的充满感情的音乐内容。
从咬字发音的角度来说,远距离演唱的时候,就需要更加通透、有穿透性的、宽阔的声音,这时候,用打开喉咙的咬字方式发出来的声音就会比较适合。而近距离演唱的时候,就需要柔软、亲切、充满感情,细腻的声音,这时候贴近语言和朗诵的方式发出来的声音就会比较适合,也就是说,距离的远近,就会造成咬字和发音的不同,如果我们用同一种咬字和发音的方法去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就会出现像前面提到的那些美声的歌唱家,在演唱中文歌曲的时候咬字含混不清,声音像鬼叫一样的问题。
在朗诵的时候,就是要把字的声母和韵母清晰的发出来,字的声母表达的是情,韵母表达的是意,口语化的时候,即使我们不去说清声母,只要把韵母说清楚了,我们依然可以听的很清晰。这就是为什么在演唱歌曲的时候是可以忽略声母发音,全部以开口音的方式来演唱韵母的原因,因为歌曲的情感是可以通过歌曲的旋律表达出来的,我们只需要把歌词中的字发清楚就可以了,于是尤其在美声歌曲演唱的过程中,我们几乎可以不用去发韵母直接发出声母的声音演唱,我们依然可以听清那些歌词。可如果按照这种方法去演唱流行歌曲的时候,就会发现歌曲的情感表达严重不足,这也正是很多美声或民族唱法的歌唱家,却无法演唱流行歌曲的原因,不是他们唱不了流行歌曲,而是他们唱出来的流行歌曲,缺少了很多的情感表达和韵味。
不是说歌曲的情感是通过旋律表现的吗,怎么同样的发音方式,在演唱流行歌曲的时候,会出现情感表达的问题呢?
这是因为我们要表达的情感也有很多种,除了喜怒哀乐的情感以外,还有很多细腻的情感,比如忧郁、郁闷、深情、温婉等等,这就如同我们看的电影一样,除了那些剧情跌宕起伏的大片以外,还有一些清新柔美的情感片,歌曲也是如此。于是,当我们演唱那些情感细腻的歌曲的时候,就不需要强烈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这时候,不通透的声音反而表现出忧郁的情绪,沙哑的音色可以表达出内心的沉重,轻柔的声音可以表达出细腻的情感,这些都是歌唱的表现形式,只不过,因为这些情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这些歌曲的音高大多也不是很高,我们更容易演唱。但有一点我们一定要注意,无论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还是流行唱法,只要想达到专业化的歌唱水平,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练习才可以实现的。
不同的情感表达,就需要不同的咬字和发音,当我们需要细腻情感,演唱流行歌曲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完全按照字的声母和韵母发音,而且要非常注意的就是,如果我们想增加歌曲的情感表达,除了通过声音训练中,力量和呼吸的推动,还可以通过吐字发音来增加情感表达。
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在学习一些技巧的时候,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咬字像结巴,表情像哑巴,力量像瘸子,感觉像瞎子。这里首先强调,我们并没有拿残疾人开玩笑,只是要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更容易的掌握相关的技巧。我们可以想象,当我们什么都看不见的时候,我们的感觉就会非常丰富,于是蒙上眼睛走路就是训练感觉最好的方式。而当我们想说话却发不出声来的时候,我们的表情就会非常丰富,于是,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练习表情的方法。很多学生在歌唱当中经常会忘记腹部是如何用力的,而当让他们模仿一条腿无法发力的走路姿态,他们就能够体验到全身用力的感受。而如果我们希望在歌唱中充满感情,模仿结巴说话,就很容易获得,因为有些人说话结巴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发出声母的时候无法归韵,就会造成不断的重复多个声母,并且在发声母之前用很大的力量做准备,用这种方式歌唱的时候,会增强歌曲的情感和表现力。
(具体的训练方式因为文字表达的局限,在这里无法准确的描述,会在视频教学中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练习)。
第六节:咬字发音的训练内容
高位置朗诵
喷口训练:要么咱们这么着吧
张嘴标准化
张嘴数数
高音张嘴数数
归韵咬字
平翘舌训练(绕口令)
结巴练习
第七节:声音的质感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发声的音色问题。
一个好听的声音,除了通透以外,还要具有磁性。磁性只是对声音的一种形容,就是一种松弛、明亮、充满震动感的声音,在生活中我会遇到有些人的声音非常好听,尤其是一些男中音,他们声音浑厚,充满共鸣,发出像播音员一样的声音。
一个好听的声音,既要明亮又要放松,这是一个很矛盾的标准,因为我们获得明亮的声音,是需要力量支持的,只要有力量就是紧张的,力量越大,声音越明亮,也就越难放松。所以越是高音的声音,因为需要力量的支撑,就很难获得放松的磁性。中低音相对容易一些,因为声音比较低,不需要很大力量的支撑,也就更容易放松,声音就更容易有质感。
我们获得有质感的声音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通过共鸣腔体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同时又不需要增加更多的力量,以此来获得有磁性的、质感的声音,关于共鸣腔体的训练,在相关的章节有详细的介绍,我们这里更多的是以咬字发音的角度来探讨,也就是说,我们现在通过咬字发音的一些训练,为将来获得有质感的声音做一些准备,在进行共鸣训练的时候,将现在的咬字发音的状态与共鸣的状态相结合,就可以获得有质感的声音。
如果我们想获得咬字发音的质感,就要认真的了解咽壁的作用。
咽壁就在口腔内小舌头的下部,我们快速的吸口气,在口腔内发凉的地方就是咽壁。咽壁口腔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咽壁的上方,是软口盖和鼻腔的通道,咽壁的下方就是下颚和声带,在声音技巧的训练当中,咽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很多声乐教学理论中,都会提到歌唱的基本状态是:贴着咽壁吸着唱,贴着咽壁的意思就是让声音顺着咽壁,吸入到头腔,形成头腔的共鸣。让声音顺着咽壁的前提,就是必须让咽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很多声乐教学法在训练口腔共鸣的时候,也会提到咽壁,就是当声音进入口腔的时候,要通过咽壁将声音反射出去,而基本的训练方法就是在发声的时候,将声音向咽壁的方向贴紧,而咽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把声音反射出去,这样的发声方法,会很容易的发出明亮的有质感的声音,同时也容易获得头腔共鸣。
对于业余学生来说,看到这些专业化的术语以及训练的方式,肯定会一头雾水。即使是专业学习的学生,有很多学生也很难理诸如向后唱,贴了咽壁,咽壁反射等等理论。如果我们从医学的角度,这些声乐教学的理论描述都是不科学的,因为咽壁就是一块肌肉,我们无论如何拉伸咽壁,都不可能像镜子一样的反射声音,而从发声的医学原理来说,声音就是在声带发出来的,根本就不可能靠我们的意念和思想来引导声音的方向。可在实际的训练当中,很多学生经过往后靠、打开喉咙、贴着咽壁等训练,声音就是获得了极大的改善。
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不断的在跟整个喉咙的各个腔体和器官打交道,这种状态几乎贯穿了整个学习的过程,如果我们从医学的角度,来了解从声带到喉咙的这一部分,就会发现其实从声带到咽壁,咽壁到软腭之间,就是一组肌肉在相互连接着。声带在喉结里,当我们发声的时候,拉紧就会发出高音,放松就会发出低音,喉结力量的大小就决定了我们发出声音的高低,准确的说,就是声带的闭合状态决定了高低音,如果声带闭合的很好,中间的缝隙很窄,就会发出高音,如果生在中间的缝隙很宽,就会发出低音,这是一个空气与物体摩擦振动形成声音的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在自然界中,跟风有关发出的声音基本都是这样的原理。
当我们用手臂拿起一件物体的时候,只要我们用与物体重量相同的力量就可以拿起来,比如这件物品的重量是五斤,我们手臂也用五斤的拉力就可以拿起这件物品,当然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在实际生活当中,绝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会用超过五斤的拉力去拿这件物品,而超过5斤的那部分力量不是用在搬动物品上,而是被手臂某些相互肌肉的对抗给抵消了。比如当我们手臂肌肉紧张的时候,就意味着有些肌肉不是处在完全放松的状态,当我们搬动物品的时候,这些紧张的肌肉就有可能与搬动物品的肌肉形成对抗,我们就需要用一部分力量先消除掉肌肉的对抗。
在我们发声的时候,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声带的肌肉是处在放松的状态,如果声带的肌肉是紧张的,就必须用更大的力量先抵消到紧张的部分,其他的才能用于发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前期训练的时候不断要强调腹部力量以及全身力量对声音的支撑,如果在发出某一个高音的时候,支撑的力量不够,声带就会通过加强闭合的力量来获得高音,声带的负担就会加重,喉结附近的肌肉就会过度紧张,这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喉结有明显的向上移动的动作,这就是因为喉结附近的肌肉加强拉力的结果。如果我们要避免这种问题,一方面要通过最基础的发声训练,保证充分的腹部力量和身体力量的支撑,另一方面就需要整个喉咙的各部分肌肉发力支持,于是咽壁的拉伸,跟腹部发力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力量的支撑。
大家一定要记住,专注的歌唱状态,充满感情的歌唱状态,全身用力的歌唱状态都是一个状态,无论是专注还是充满感情,带来的都是全身用力的状态,无论是咽壁还是喉咙,都是全身的一个部分,任何一个部分的过度放松,都会造成声带过度的负担和压力。我们训练打开喉咙,或者训练咽壁力量,不是让他们付出更多的力量,而是这几个部位不容易配合全身发力,准确的说,就是他们很容易偷懒,所以需要单独训练他们一下。
声音的质感,首先来自于声带的自然松弛,这种放松不是毫无力量的放松,声带依然保持着紧张的状态,只是不会因为身体的某些部位的偷懒而增加过多的负担,这是我们获得声音质感最基本的条件。
我们的身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运动会形成身体的震动,相同振幅的物体会形成共振,声带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形成共振,共振的特点就是声音会变得明亮,会充满颗粒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磁性。尤其声带与带有一定空间的部位形成共振的时候,共振的幅度会更大,颗粒性,会更强,声音会更明显。于是声带与胸腔发生的共振,是最具有磁性的,因为胸腔是人体共鸣腔体中空间最大的,其次就是头腔,声带与头腔的共振会发出颗粒性小于胸腔,但更加明亮的声音,当然声带也可以与鼻腔、口腔产生共振,具体的声音效果多与腔体的空间大小有关系,其中最小的腔体就是鼻腔。而咽壁本身,因为所处的位置,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在咽壁保持一定力量支撑的时候,声带才会处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中,才会与胸腔等其他腔体产生共振和共鸣,这就是咽壁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有关咽壁的具体训练,请参考本章打开喉咙的训练,只要打开口腔,用高音的状态发音,就会形成咽壁的拉伸状态,而且声音越高,咽壁拉伸的力量就越大,训练的效果就越好。
前面提到的关于声音的向后靠、吸着唱等训练方法在随后的章节都有详细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