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对班级小组化管理的“适应期”(教育叙事2)2021-08-17

       上次说到因为二胎政策,引起学校教师的人手短暂性不足,学校拆了两个班级。倩转到我们班级的故事还没有讲完,今天继续分享。

        我们班级里的孩子们,在班级小组化管理制度的调整下,每天都有背书的任务。倩转到我们的班级不仅仅是数学课堂的不适应。由于我们的班级小组化管理和常规的班级管理有区别,班级的各种环境和制度都需要重新适应。就说我们班级的背书习惯吧,那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大家就养成的习惯和能力。刚刚到来的倩就有点不适应,背书的时候十分焦虑,本来自己在原来的班级中已经是学生眼中的优秀生,老师眼中具备学习能力的佼佼者。来到我们班级后,看着同学们课余时间也在背书,内心的焦虑感油然而生,学习吧!自己没有养成习惯,原来的班级也没有这样的氛围。不学习吧!自己一贯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倩又有点不甘心。因此倩在犹豫中痛苦着,学习中煎熬着,因此倩背书的效率极差。

       我们班级的背书情况是这样的,由于学生学习的能力层次不齐,学习动力和学习激情差别很大,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及各方面的能力分为三个层次的背书(主要指背诵语文和英语)。班级一共有八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有六个人,两个人分为一个背书层次,比如:一号、二号背英语可能就是背诵整篇课文,三号、四号背英语可能就是背诵整篇课文的三分之二,五号、六号背英语有可能只需背诵整篇课文的三分之一。这样背书的内容划分出了层次性,但班级的考评机制是按照要求完成背诵任务时,每一个人给组里加5分。但有时由于背诵的内容相对简单,或者为激发“后进生”潜藏在内心深处而被惰性遮掩的潜力,也会要求背诵同样的内容,但在班级考评上会加上不同的分数,比如:背诵同一篇语文课文或古诗词,自己在组里的号数不同,给组里加的分数就不一样,一号、二号背诵完成后加五分,三号、四号背诵完成后加七分,五号、六号背诵完成后加十分。这样的班级小组化考评机制。第一种情况更多的是为了拔尖,但又可以让后进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减少了后进生因为看到学习难度大,产生心理焦虑而停止不前的现象。第二种情况的考评机制,则更多是为了激励“后进生”,使“后进生”因为自己的努力在组里有了立足之地,从而在教室内也有了一定的学习自信心。


倩的到来,让我和我的组长们有了新的思考,我和班级的“组委会”立马开会商量解决办法,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征求倩的意见,“组委会”根据倩同学的特殊情况专门为倩同学私人订制特殊的背书环节,具体定制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倩的过渡期:让倩先跟着班级的第三个层次的背书任务先背起来。倩同学立马放下了焦虑的心里,背书的效率也紧跟上来了,倩的脸上漏出了笑容。两周过后倩主动来找我要求增加背书的任务。马上开启当时“组委会”讨论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倩的适应期:倩不在焦虑了,可以提升到和班级第二层次背书任务的学生一起学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倩对班级的适应以及倩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的背书能力增长了。倩笑嘻嘻地找到我,要求和班级内的优秀学生背诵一个层次的任务。继续开启“组委会”讨论的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是倩的融合期:倩达到了和班级内的优秀学生一个层次的学习任务,倩的脸上笑容更多了,家长见了我也开始开心地笑了。

      倩完完全全地适应了班级小组化管理在班级开展的一切活动,倩开始感觉班级小组化管理使自己比原来进步更大。倩说:虽然在现在的班级小组化管理中,相比较原来的班级管理我们要相对辛苦一些,但我们在辛苦中成长的更快,真的是所谓的“辛苦并成长着,累并快乐着。”

      通过这个故事说明:班级小组化的管理使学生在习惯养成和能力提升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后记:今天的这个故事是一直回忆一直写,现在看到自己原来留到这里一个题目“倩的故事二”,最开始怎么也想不起来要写的是有关倩的什么故事,后来想了好久才想出来,看来当时的故事还是要及时的记下来,哪怕提纲式的也可以,不至于像今天这样回忆起来有点困难。教训!深刻的教训!!

你可能感兴趣的:(【9】对班级小组化管理的“适应期”(教育叙事2)202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