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资料,披文入情,立德树人 ——《少年中国说(节选)》第二课时说课

      这篇说课稿,是6月份参加区里说课比赛时撰写的。于老师在《教海漫记》中,对自己的课例、课堂实录,如数家珍。每一篇,或是苦思冥想得之,或是反复修改完善,或是灵光一闪惊喜至极。我的说课稿自然没法跟先生的比,却也敝帚自珍。因为耗费了好多心神:读了曹爱卫的《小学语文说课指导》;研读教材、研读教参;撰写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撰写说课稿、制作说课课件;背诵课文、背诵说课稿……特别是背诵说课稿,读一遍15分钟,我足足读了35遍,才背下来。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精读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第二课时。说课的主题是“结合资料,披文入情,立德树人”。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准确制订目标

(一)解读教材

        本课的教材解读,从“单元视角”和“课文视角”两个方面来展开。

1.单元视角的教材解读

(1)编写意图解读

      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四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本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资料搜集这一语文要素在部编版教材中,有序列化、循序渐进要求。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本课在单元内的站位解读

      本课是所在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在学习《古诗三首》的基础上,《少年中国说(节选)》继续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写作背景资料,理解课文的意思,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百年来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小结了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基本途径:结合资料理解、通过朗读表现。进行本课教学时需要关注单元整体,紧扣单元语文要素。

2.课文视角的教材解读

      《少年中国说(节选)》就文体而言,融辞赋、四六、律句、古文为一炉的哲理化的散文演说,是典型的报章文学,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丰富的审美旨趣以及充沛的情绪感染力。学生需要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借助资料理解创作背景、结合资料创设情境,才能深入体会选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分析学情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生僻字较多,文意古奥,大量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且文章涉及的历史背景比较久远,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因此本课的教学应定位于:1.以读带讲,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体会情感,内化语言。2.指导学生运用好搜集整理的资料,借助资料理解文意体会情感。

(三)制订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解读及对学情的分析,制订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如下: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②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2、3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找到规律后背诵课文,并理解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关系。

③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及其事迹,感受作者对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殷切期望。

      其中第一个目标,是基础性目标,第二个目标,是本课的核心目标,也是教学的重点。第三个目标,是拓展性目标。

二、结合资料,披文入情,树立文化自信

      为了有效落实这三个教学目标,我分为三个教学板块展开。

(一)文化积淀,积累梳理任务驱动,感受理想中国

      这一板块,我将围绕“回顾梳理,背诵积累”的目标,分三个步骤请学生展开自主学习:

      第一步,通过核心问题撬动,设计学习任务,提取关键词。上课伊始,我请同学们思考:梁启超理想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请在课堂学习单上按照顺序写下梁启超理想中国的八个特点。

      第二步,梳理理想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关系,把握第一自然段逻辑关系。

      第三步,回顾第一自然段表达句式特点,连贯有气势地背诵第一自然段。

      说明理想中国与中国少年关系的句子(                      )。 少年(                    )则国(                  )。

      教学目标的定位依据之一便是课后习题。课后习题第1题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求学生能连贯而有气势地将课文背诵出来。要实现这样的背诵效果,必须引导学生在了解句式和表达特点,表达顺序和内在逻辑上下功夫,然后才能水到渠成,实现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让核心素养落地。

(二)文化理解,结合资料披文入情赞美少年中国

      第二板块,我围绕“结合资料,理解情感”的目标,请学生走进第二自然段,分三个步骤展开自主学习:

      第一步,结合注释,小组讨论,理解意思。请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扩词、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为后面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意,在自己理解不了的句子旁做标记,然后前后四人结成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反馈,每理解一句,指导想象画面朗读。分句理解后,回到整体:这段话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么分,说说你的理由。发现先分写,后总写的构段规律。

      第二步,结合资料,理解象征,寻找规律。出示学习任务:前面这些句子有很多共同点,自由朗读,小组讨论,完成合作学习单。结合注释、图片、文字资料理解象征意象,发现表达规律。

      新课标要求,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语文课堂聚焦语言运用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第2自然段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只有理解了这一部分,学生才能更清楚地知晓文章为什么取题为《少年中国说》而不是《中国少年说》。四人小组合作,圈画事物、讨论分类,发现语言现象,探究语言运用规律,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步,创设情境,披文入情,读背相辅。

1.借助资料,创设情境,回顾写作目的,指导朗读,激发情绪,跨越时空,反驳谰言。

出示资料1: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原文第一句)

      122年前,梁任公面对帝国主义无耻谰言,这样驳斥:连贯有气势朗读第二自然段(出示原文)。

2.借助资料,创设情境,理解作者期盼,指导朗读,感受责任,跨越时空,慰藉作者。

出示资料2: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是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原文第10自然段)

      122年后,梁任公期盼的少年中国让世界看见,我们用朗读慰藉梁任公:复沓朗读第二自然(出示象征意象)。

3.出示资料3:播放百年杰出人物微视频。

      122年来,一代代少年抛头颅、洒热血,一代代少年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有伟大强盛的中国: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出示:美哉!壮哉!)。

      结合资料,创设情境,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杰出人物对话,理解并通读朗读表达情感,读背相辅积累语言。自此,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二。

(三)文化参与,理解关系,走近先进树立强国梦想

出示资料4: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引自2015年习近平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今日,作为中国少年,我们掷地有声地承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齐读: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回顾课文,自我对话,承诺宣誓

      资料补充,朗读感悟后,请学生交流对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理解。

      随后紧扣目标,突出主体,给予方法,巩固内化,设计课后作业:

1.根据文章结构及表达特点,连贯有气势地背诵全文。

2.选择一位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人物,作为人生榜样,搜集整理资料,完成手抄报。你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关系的理解。

      从文本学习到学生立志,遵循新课标理念,文化参与是文化自信的实践表达与行动证明,是文化意义上的知行合一。自此,完成目标三。

三、阐释板书,分析亮点,落实立德树人

(一)板书分析

        本节课的板书紧扣“内容梳理”和“学习路径”两条线,随教学环节,不断补充完善。形成板书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深入理解《少年中国说(节选)》内容及思想情感的过程。本节课的板书如图:


(二)亮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我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突破:

1.紧扣单元语文要素

      整节课,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课后习题,精准制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板块简洁。

2.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结合资料,创设情境,跨越时空,驳斥谰言,慰藉作者,走近先进,承诺宣誓。设计学习,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披文入情立德树人

      针对文体本文特点,披文入情,充分发挥课文语言运用和文化自信培养的价值,培养学生爱国心,立德树人。

      以上是我对《少年中国说(节选)》一课的实践和思考,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感谢各位专家耐心倾听!

你可能感兴趣的:(结合资料,披文入情,立德树人 ——《少年中国说(节选)》第二课时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