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质到精神,奖励这种管理手段的普遍应用

上二年级的儿子当官了,被老师委任为体育委员。

妈妈知道这个消息后并不是太高兴,甚至还有点质疑,因为到目前为止孩子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体育能力,老师的这种只凭小红花数量就给孩子分派职务的方式是不是有欠考虑呢。

但孩子很高兴,这种高兴不仅体现在嘴上,还体现在行动上,孩子几乎每天回家都会兴奋的和妈妈说:今天谁和谁不守纪律又被我管住了,今天我们班的队形

很好,今天我们班的纪律又被学校表扬了……

孩子这种张扬的表现加深了妈妈的质疑,但让妈妈下定决心要做点什么的是一次到学校当义工的经历。那天儿子班级正好在学广播体操,妈妈就发现儿子的心根本就不在体操上,而是在队形和纪律上,谁不老实他就要跑过去管上一管。

妈妈觉得,这有点本末倒置了,老师的这种表扬方式是不是让孩子走偏了呢?

原创插画:奖励

对孩子来说,口头表扬“你真棒”是奖励,一个微笑的专注的眼神是奖励,温柔的和蔼的摸摸脑袋也是奖励。

对孩子来说,贴在墙上的小红花是奖励,因为小红花得的多被老师委任班干部更是奖励。

奖励是什么?是外界(少部分人最终可以达到自我认可、自我奖励)对自己行为的积极反馈,可以是物质的,比如一块糖;也可以是精神的,比如一句鼓励的话。

上课认真听讲,老师奖励,因为认真听讲这个行为让老师可以专心讲课,也符合班级的规则要求。主动帮老师擦黑板、收拾讲台卫生,老师奖励,因为这是助人为乐,因为这符合更大群体的道德规范。

其它的,认真完成作业也好,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也罢,这些行为之所以能得到奖励,都是因为符合群体的规则要求,大家都照此遵守会使群体的利益最大化。

就是说,一群人生活在一起,不能乱哄哄的像一群羊,必须得有一些群体规则来进行约束,好让群体目标一致,有凝聚力。奖励,就是让群体成员(自愿)遵守群体规则的灵丹妙药。

那奖励为什么管用呢?为什么得到了奖励人们就愿意(自愿)遵守群体规则呢?

最直截了当的回答是,人们喜欢奖励。这种喜欢既有生物性的原因,也有社会性的理由。

趋利避害的本性,就是生物性的,是刻在基因里的。奖励,就是一种“利”。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说:个体在生命早期就存在着对于来自他人的积极评价的需要,当个体的行为得到认可、表扬的时候这种需要就被满足,个体就会体验到自尊。

社会性的理由是指,人们会渐渐发现,(因遵守规则而获得的)奖励是能带来实际好处的,比如班干部的职位,比如成千上万的奖金,比如管理他人的权力。

那各种的奖励多了,会不会有副作用呢?比如,奖励会不会让孩子是为了得到奖励而学习?奖励会不会出现适应现象,像吸毒似的得越奖励越多(大)才行?还有,像这个孩子似的,明明没有体育才能,奖励是不是让他的行为有些过分呢?

任何一种管理手段都不是万能的,都需要管理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奖励也是。就是说,错不在手段,因为手段是死的,奖励不会反过来跳到你手里拽着你去给谁奖励。还因为,人是活的,是具有能动性的,是可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一群人在一块,“具体情况”就会变得更加的复杂。所以,可以套用一句俗语:奖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奖励是万万不能的。

最后,引用一段许又新教授关于道德情感养成的经典论述作为结束。

道德情感是人类心理的最高层次。因此,我们现在就来讨论道德情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幼童为别人服务的行为一开始只是手段,目的是得到长辈的报酬,最初几乎完全是为了满足本能的需要,如食物、爱抚等。

稍大的儿童可以做到把自己的糖果分给别人吃,为的是得到长辈更多糖果的奖励。奖励起了强化孩子行为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儿童预见性的发展。儿童的利他行为(如分糖果给别人吃)尽管违反了本能的即时需要,但儿童已经能够预见到,随之而来的是本能得到更好的满足。

行为继续发展下去,便达到这一阶段之充分发展的形式,表现为精神上的满足可以取代本能的满足。也就是说,只要得到夸奖,即使不给糖果补偿,儿童也感到心满意足。

然而,到此为止,儿童的行为仍然是准道德的,它离不开别人的报酬,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再继续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发生一种奇迹式的飞跃或质变。利他行为不仅违反本能的需要,而且会给行为者造成肉体的不适或痛苦,然而,行为者在行为过程中却体验到了愉快。这种愉快不再依赖于别人的奖励而取决于行为者本人自我肯定的评价。这便是道德的愉快或愉快的道德情感。

可以简明地定义如下:一个人在进行他自认为对别人有利的行为过程中,或者,在看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了有利的效应时,行为者所体验到的愉快,叫做道德的愉快。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物质到精神,奖励这种管理手段的普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