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惊蛰 春明景和——关于惊蛰的历史民俗

3月5日(农历二月初三)是壬寅年的惊蛰,是仲春到来的标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蜇者,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惊者,春雷惊醒冬眠的动物。唐代刘长卿《惊蛰》诗曰: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生动描绘了惊蛰时节,春意渐暖,天雷惊醒冬眠的动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其产生的历史非常早。古人早在夏商时期通过对日影的测定,发现了冬至、夏至;西周时期人们进一步测得春分、秋分;《尚书·尧典》出现两分两立四个节气,春秋时期《管子·轻重》增加到两分两至四立八个节气;战国时期随着天文观测的进步,二十四节气已经基本形成;秦代《吕氏春秋》发展为二十二个节气;西汉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备,节气名也已统一并沿用至今。

二十四节气在古代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对农业活动的指导。至今流传很多关于惊蛰的民谚,都与农业生产有关。如,“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锅跑了气”“过了惊蛰节,下种不能歇”等。还有一些惊蛰民谚是对农业情况的预兆和警示。如,“惊蛰闻雷米如泥”,意指惊蛰打雷预兆丰收;“未蛰先蛰,人吃狗食”,意指惊蛰前打雷预兆歉收;惊蛰寒了冷半年,意指惊蛰当天气温降低,未来半年气温都会偏低。

二十四节气产生于四季分明的黄河流域,其所涉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对人类生活的指导,必然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产生差异。比如,同样是惊蛰日,可能在东北还是冰雪覆盖,而岭南早已春光一片。同一地区,历史上气温也有周期性的变化,导致二十四节气的表述也曾产生多次变化。比如,汉初的惊蛰、谷雨在前,于西汉武帝时期左右改为雨水、清明在前的次序;到了西汉末刘歆制定《三统历》,又改为惊蛰、谷雨在前的次序;东汉在制定《四分历》时,又将次序改为雨水、清明在前的次序。

惊蛰时各地特色民俗活动很多。广东一带流传着在惊蛰这天,白虎会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的说法,逐渐形成了在惊蛰这一天祭白虎的习俗。在客家人眼里,雷神是九天之神,地位十分崇高,惊蛰到来,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纷纷蒙鼓皮,祭雷神。中国的民间还有惊蛰吃梨的习俗,以表“离家创业”之意,久而久之,惊蛰日吃梨亦有了“努力荣祖”之念。云南宣威旧俗中有“惊蛰咒雀”的活动,人们手提铜器,在田间边跑边敲,嘴里还唱着咒雀词:金嘴雀,银嘴雀,我今朝,来咒过,吃著我的谷子烂嘴壳。

时至仲春,万物惊蛰。休息的冬日已渐去渐远,奋斗的春天伴随着惊蛰的雷鸣已轰然而至。整个大自然都已醒过来,也启示着我们每一个人:不负春明景和好时光,开创奋斗拼搏新纪元。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物惊蛰 春明景和——关于惊蛰的历史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