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的“教育”

正在学习教育心理学,比较偏专业类,看起来虽然理论较多,但还是挺有趣的。而在今天看到了一条理论,是关于小学生学习心理的,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的记忆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到初中二年级以后才会逐渐转变为以“抽象记忆”为主。

让我瞬间想到前段时间看自家小外甥女学习算数,4岁的她才幼儿园大班,便已经在学习加减法了,由于在私立学校读书,老师把学习进度拉的很快,以期望用超前教学且效果还不错的教学模式吸引更多的生源。

当时这个小姑娘,只要学到大一点儿的数算加减法,就会把餐桌上一大兜的小橘子拎过来在面前一个个放好,一小堆一小堆的,根据题目要求一个个排好来计算,就算这样,也是时而清醒时而迷糊,让我这个陪读人员看的是好笑又觉得她聪明的可爱。

如今想来,对一个脑袋中对于数字还没有明确意识的小孩子来讲,加减法实在是太抽象了,这个时候虽说应该用笨方法——不断做题重复,让大脑死记得这些毫无关系的数字,但为了更好地更形象的让初学者记忆,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品来作为工具,辅修教学,实在是太高明的办法了,直观清晰,便于理解。

当时的我看着小姑娘如此学习,慢腾腾的,还有些着急,一便便用毫无感情的生冷的数字给她重复答案,即使自己都觉得乏味无趣了。现在看了这个心理学理论,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自大,更对比出小外甥女的聪明与灵活,毕竟借助具体物品来帮助计算的方法,是她自己想出来的。

以后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一定要更加科学理性,尤其是面对他们自己的一些方法习惯时,不管对方多大,都要用一种平等交流,学习互动的良好心态来对待,这样,才能帮助问题得到解决。

你可能感兴趣的:(联系实际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