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性别男,今年租了个男生回家过年”


距1月24号鼠年除夕还有15天,大家第一反应是:终于要休假了。


但放年假真的有那么爽吗?

得了吧!长途奔赴,四处游走,听父母讲座,听亲戚开会,起得比上班早,走得比出差勤,这是过年啊?怎么感觉是在“过劫”。

全年假期总共就没多少,最长的一个假比上班还累。

如何享受完美假期,让年假成为正儿八经的休假?

请收下这份融合心理学、佛学、物理学、社会学多领域知识点的——《春 节 渡 劫 指 南》,让你休一个真正的年假~


回家渡劫入门秘籍


敷衍力,是继执行力、钝感力后,当代年轻人最需掌握的核心能力。

如何让父母理解信用卡不是高利贷,花呗不是裸贷?

不是向父母讲解经济学原理,也不是掐掉家中的网线,而是修炼自身敷衍的能力。

敷衍力,并非一问三不知的不攻自破,而是使语言体系自动形成逻辑闭环的装傻充楞。

当父母用新闻里的血腥画面警告你“晚上打滴滴会被劫持”,“吃外卖会得胃癌”你不能说“小概率事件不要太夸张”。

这样的敷衍太直接。

你要学习敷衍力十级的前辈鲁大师,把自身修炼成话题终结者——

隔壁孩子月收十万,您家孩子没那能耐;

看你表姐早早结婚,非我不想条件有限。

快去找个稳定工作,竞争太强实力太差;

亲戚面前多多讲话,渴望交流无从下口。

当父母发觉这话接不下去,轻则每次跟你聊天都会陷入巨大痛苦,重则怀疑人生,此为一劳永逸大法。


一到过年这个新旧交替的神圣时刻,总有诡异之事发生。

亲朋好友仿佛都被雷劈中,纷纷失忆。

不分青红皂白的寒暄话术,让你时刻怀疑身处时间静止的虫洞:

——一年不见又长高了。

——是啊哈哈哈,不出意外明年该2米了。

当你感觉自己成为局外人,在一旁如坐针毡,尴尬无比。

那就对了!周围人在复读文艺的路上玩得风生水起,只有你还蒙在鼓里。

我们倡导,用解构文学创作的专业度来对付与亲戚思想壁垒上的层层沟壑,复读就完事了

下面请开始你的表演。

亲戚:女孩子早点结婚好。

你:对,最晚不能超过30周岁

亲戚:你这份工作啊,虽然暂时看起来不错,但是不稳定。

你:对,我明年就准备跟您女儿一样考公务员

亲戚:高三得抓紧读书了,别再玩了。

你:确实,考不上好大学长大没出息

直到亲戚内心只剩一句PS:怎么话全让你说了?

回家渡劫进阶秘籍



对于过节来说,一百顿大鱼大肉也抵不过睡个好觉。

和父母之间生物钟的不统一性将是你舒适过年最大的槛。

清晨七点呼你吃饭的分贝指数,在五分钟内飙升10倍。

3D立体环绕式的锅碗瓢盆二重奏,击败一切回血机会。

在父母眼里,7:01等于快8点,如同二踢脚一般的催促速度,不给你一丝反应机会。

是时候行动了。

趁父母不备,在客厅里公放“我和你荡秋千”,等到他们情不自禁哼唱之际,立马给他们的手机安上K歌软件。

趁父母不备,抱着手机发出嘎嘎大笑,当你妈的注意力被你吸引,“看啥这么高兴”就是你将他们同化的最好时机。

甭管是什么欢乐斗地主还是什么开心消消乐,带父母玩上两局,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承认“手机真好玩”

他们在游戏中陶醉,你在睡梦中无畏。让你的家庭从一个人不吃早饭,到一家人不吃早饭。



遇见第一次为人父母的不怕,巧了!

咱这不也是第一次当人儿女!

初级指南是防守,进阶指南是进攻,不然真没法打败父母的神逻辑。

我:妈妈我难受。我妈:玩手机玩的。

我:妈,我失眠,要换个枕头。 我妈:玩手机玩的。

神逻辑!我妈手里的手机说明书里应该有这么一栏:

——产品:手机

——不良反应:上火,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肩周炎,消化不良,无力,眩晕,呕吐.......

咋办?说出你的心里话来!

你妈:别出门见网友,网上都是骗子。

你:丢传销混进老年广场舞的新闻到家族群里——跳广场舞的也都是骗子。

你妈:一双球鞋上千块,咱们家很有钱吗?

你:指指墙角堆积成山的保健品——起码有好几千放过期了。

既然耳根无法清净,来吧,不就是偏激嘛,来互相伤害!



当亲戚在暗搓搓地比较子辈间谁更有出息长进,常年行走在钢筋水泥间的你两袖清风,最大的排面是你的头脑。

放假前请设计喝一杯奶茶,把PS好工资条发到家族群,工资数减半,这叫互联网寒冬,身处裁员边缘自身难保,所以各位亲戚的娃今年压岁钱一分也没有;

都市格子间里找对象可能性为零,要求父母和亲戚假期每天安排两个相亲对象,完成不了KPI,婚期还得往后拖;

一进大舅家门口,二话不说抓住表妹就问,找工作没?考不考研?然后目送他们落荒而逃

别等亲戚开启教育模式,先把自己变为唐僧,主动出击,强势反击,KO!

 回家渡劫无敌秘籍


要想平安渡劫,和父母不发生任何矛盾,除非你不犯任何错误。 但只要是人,难免有失误,所以终极办法只有一个——


租一个AI机器人代替自己回家过年。

提前设置好微笑参数,输入劳动技能,让AI与父母和谐相处,你去好好享受你的完美假期。

但这个方法有一漏洞。

美的最近拍了一部微电影,让大家看看追求零代沟会造成怎样恐怖的结局:

https://v.qq.com/x/page/g3045trrvgw.html

这不是科幻,这是每年春节都在上演的现实。

不知哪一年,父母可能会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懂事了。

不顶嘴了,不争辩了,不惹事了,不出格了,不报忧了,也,不报喜了。

终于像邻居家阳光优秀的孩子了。

这不是孩子懂事了,是意识到沟通是徒劳,将自己的心门关闭了。


他们也想找个不设防的人倾诉,明明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为什么要假装那么完美?

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孩子已经在心里指责自己无数次了。

过年回家更需要的,其实是安慰。


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处处得体”的人工智能。不要让在外面假装了一年得孩子,回家后继续假装。

我原本以为,“家”是最不需要假装的地方。

但现在发现,“家”是我最常假装强大的地方。

真心希望父母能够给孩子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

他们值得,也需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性别男,今年租了个男生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