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是典型的多元文化国家。根据2016 年人口普查数据,全澳有两成以上的人在家中说英语以外的语言。将近半数的澳洲人拥有海外文化背景,包括出生在海外、或者父母至少有一方在海外出生。
如今的澳洲政府推行多元文化政策,倡导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包括传统文化、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等方面。
在澳洲居住这些年,我也切身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多元文化性。本文,我将以普通百姓的视角,从生活细节入手,带大家一起看看澳洲的多元文化性。
一、生活方式多元化
1、食
民以食为天,来到新的国家,最关心的肯定是饮食。得益于澳洲的多元文化政策,在澳洲的大城市,你能找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中餐馆更是遍及各地,甚至中国南北菜系都有细分,让我们的中国胃不至于受罪。
2、衣
吃饱了还要穿得舒服。在澳洲的大街上,你能欣赏到世界各地的传统服装。我居住的小镇有许多来自印度的移民,常在路上看到身着印度纱丽的女人,梳着及腰的大辫子,眉心点着红色的吉祥痣,摇曳生姿。一晃神儿,还以为身处印度呢。
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如果你看到一张长椅上,同时坐着一个比基尼美女和一个包着头巾的中东女人,一定不要惊讶,这就是澳洲。她们看起来如此和谐与自由,完全无需担心别人会投来异样的眼光。因为,澳洲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澳洲就没有奇装异服之说,谁也不会对他人的装扮加以评判和干涉。
3、语言
生活在异国他乡,除了吃穿,还容易遇到语言障碍。
澳大利亚是一个语言文化尤其多元化的国家,根据2016年世界民族语言数据统计,澳洲使用约260种语言,位居世界语言最多元国家前十位。(引自SBS官网2016年11月28日的报道。)
许多新移民英语不够好,政府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专门设立了一个免费翻译热线131450,解决了不少人的燃眉之急。
4、休闲
基本生活需求保障之后,休闲场所的建设也体现着多元文化性。
拿我所在的悉尼来说,不仅有一个日本花园供当地居民免费游玩,还有一个免费的中国式公园,叫昌莱园,占地特别大,是由山东聊城和其澳洲的友好城市布莱克城共同投资兴建的。
昌莱园中有非常精致的“东昌阁”、“沁泉廊”、“光岳亭”等等,是典型的中国北方园林建筑风格。
下图是在昌莱园郊游时,我站在沁泉廊拍的全景:
细节体现用心,每处景点都有中英文双语介绍,让西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亭子和长廊上绘有《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这四大名著的故事插画,生动有趣的展现了中国的文化和艺术。
二、文化生活多元化
1978 年,澳大利亚正式成立了特殊广播服务电台The Spe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简称SBS RADIO。这个国有电台是澳洲政府贯彻实施多元文化政策的重要象征之一。如今,SBS电台已有七十多种语言广播。
1980年,SBS国有电视台成立了,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多语言节目服务的电视台。同时,澳洲政府还鼓励各民族社团建立自己的广播电台, 播出自己语言的节目。每天都会转播咱们中国中央四台的新闻节目。就连国内热播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在澳洲也能看到,而且是中文原版的,配有英文字幕,有些西人也会看。
除了广播和电视,中国的电影、歌舞等等也会登陆澳洲。
另外,少数族裔看书读报也很方便。每个社区图书馆都有多语种书籍报纸。比如,下图就是我常去的图书馆的中文书架区,有中文的影碟、杂志、报纸和书籍。旁边还有韩文、日文、阿拉伯文的等等。我经常流连于此,发现这里的中文书更新非常快,许多新书在国内刚刚出版,这里已经有了。
三、多元文化的接纳,从孩子的教育开始
1、幼儿园的家庭周
女儿小时候,幼儿园搞过一次活动,叫家庭美食周(Family & Food Week)。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介绍自己的家庭、自己民族特色的食物、自己民族的文化风俗等等。旨在让孩子们认识不同的文化,把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意识种在幼小的心灵。
那个幼儿园以西人孩子为主,也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不少孩子都是混血儿。小朋友介绍自己家庭的时候,经常会说:“爸爸来自XXX,妈妈来自XXX”,甚至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来自不同的国家。
幼儿园的简报详细报道了家庭美食周的有趣活动。下图是一个来自爱尔兰的小朋友,介绍他在爱尔兰的朋友、爱尔兰的地图和国旗等等。
有的妈妈带了食材,现场演示传统食物的制作。身为厨盲的我,不敢献丑,就拿了本中英双语故事书去讲故事。我先用中文讲一遍,再用英文翻译。然后教孩子们说几个简单的中文日常用语。
最后,老师拿来世界地图,让小朋友们找中国的位置,再找澳大利亚,看看两者相距多远,要跨过什么海洋。这样直观地认知一个国家和文化,非常适合小孩子,为幼儿园点赞。
下图就是幼儿园简报中的我和女儿:
2、学校的多元文化日
每年3月21日,是澳大利亚的民族和谐日(Harmony Day),与联合国设定的消除种族歧视日(Da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是同一天。
民族和谐日那一周,澳洲机构都会举办与多元文化相关的活动,特别是中小学校。
以女儿所在的小学为例。据学校网站介绍,全校约有66%的学生来自非英文母语的国家和地区,有30多种不同的文化背景、49种语言背景。
响应民族和谐日,每年都会举办多元文化日(Multicultural Day)活动。这一天,师生们会穿着各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服饰来上学。不仅欢迎家长一起参加,还鼓励大家带上传统食物来分享,甚至可以教孩子们亲手制作。
我曾好奇地去参加过一次,很有收获。还真见识了不少别国的文化知识。
我跟着孩子们挨个教室走,每个教室都变成一个不同国家的世界。有的教这个国家的语言,有的展示这个国家的特色物品,有的介绍这个国家的传统习俗,有的教这个国家的舞蹈,有的品尝这个国家的美食。
负责展示的,有学校老师,也有家长自告奋勇来当义工。
最后,所有人在礼堂集中,观看学生表演,都是各国民族风。下图就是女儿和同学们在台上演唱歌曲。穿着传统服装的小朋友们特别可爱。女儿穿着绸缎小旗袍,旁边的好朋友则是一身墨西哥长裙。
就这样,尽管生活在一个多种族聚居的土地上,人们却并不感觉难受。大家互相包容,既保持各自的文化特色,又互相融合促进。作为中华文化的热爱者,我并没有因为远离故土而感到精神世界的孤独。相信不久的未来,整个地球都将成为一个包容多元文化的地球村。
远离故土,却并未断根,感恩这个信息高度流通的时代,感恩这个多元化开放的环境,我的精神生活依旧随心所欲。
(图文均为作者版权所有,转发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