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读书时,到底在读什么

前言

工作接近5年,购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粗略盘算,主动读完的书寥寥,甚至不超过3本。很难想象,工作这么久,自己难道真的很少吸收新知吗?

似乎也不算,这些年来,自己对外面的认知,依然是有所进步的。只是多半来自于碎片化阅读和工作实践中的深度思考。这些思考就像电脑缓存,因为经常用,所以暂未消失。但是他们也不成体系,无法升华,而且随着环境变化,可能悄然消失。所以最近开始重拾读书,重拾写作。

为何读书

读书的目的有很多,大体能概括为学习新知与娱乐消遣。

学生时代的读书经历往往会给人带来错觉,那就是我们以前似乎很能读书。然而这个印象经不起推敲,因为我学生时代读过的书大体只有2类,教辅,以及无营养的小说。读书能力一直都没有退化,退化的是读书的心态,以及阻碍读书的杂念。

我个人的读书观随着成长越来越功利化,大抵是为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我猜测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想法,只是付诸实践的多与少而已。有这个想法的不一定有实践,没这个想法的,说不定读书也很多。

书的本质,没有书

书籍是人类思想与技巧的文字载体,这个基本是人类的共同认识。不过我个人更愿意将书的定义阐述为是现存比较有价值的结构化语言组织形式。讨论书之前,我们先讨论语言。语言,或者说文字,才是真正的思想传播介质。

我们常说,如果一件事你说不清楚,那你肯定没想清楚。思想是内在的,它被动地被语言表达出来,这经过了一道转译,文字是思想传播的介质(当然语言体系本身也会反过来影响思想)。介质的两端是发起人与接收人的大脑,他们有各自独立的认知体系。这就又对传播效果造成了不同的影响。所以这条传播之路是曲折的,作者能否好好地表达,接收者以何种方式接收,都是万般变化。

回到书籍,为何它的形式得以经久不衰,这就涉及到刚刚说到的书的本质。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他们只是在使用习惯上有差异,但他们对于文字记载的格式与结构,是不曾变化的。结构中的序言,目录,章节。行文中的假设与论证。这些都是基于语言的组织形式,他们不一定是最优的,但是大脑确实容易接受这样的语言范式。此外,书籍本身天然框定了语言的表达范畴。在一个命题里结构化地表达,是最适合人类进行主动的深度思考的场景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依然愿意读书,依然认为书是最高效学习新知的手段之一。对于发起者而言,书籍的形式让他们仔细斟酌自己的表达是否到位,也让他们在命题范围内深度挖掘自身内容。对于接收者而言,这是难得的能够聚焦某一领域的非碎片化学习经历。

如何读书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人同样有不同的习惯,我只简单说说自己的方法。
第一,读序言,读目录,翻阅大概章节以及结尾
第二,快速粗读,不能因为知识点密集就放慢脚步,感受被震撼的原始快感
第三,读完之后,写读书心得,将其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这个值得单独说说

读书心得的升级之路

将书中的结构做成思维导图,这是第一层级的读书笔记,通常的方法是根据书籍本身的目录做成大致的导图,然后读第二遍丰富其内容。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殊为不易。这种读书笔记非常适合技术性强的书籍,因为书籍结构本身,就是解决这个专业领域的体系。也就是说,将结构化笔记做成一套能够直接使用的思想系统,是结构化笔记的良好应用。极端的例子,就是CPA教辅的思维导图。

在结构化读书笔记中,加入对话性质的思辨,是升华的第一条路。以自己的思考调整书中内容。有了思考,才有进入自己的认知体系的可能性。有了思考,才能取长补短,不会因为书中或多或少的缺点而放弃他。如果你读了一本你感觉不好的书,将它不好的地方写出来,反向读书笔记,同样是收获,这也是反脆弱强调的,在挫败中获得成长

各个方面的结构化笔记积累起来后,他们会变成一个个接口,接入你的整体认知体系中。所以如何脱离书籍,建立要给空的认知体系,将这些体系化的认知接入自己的系统,就是我自己的最终目的。这些步骤,很多人潜移默化都在使用,并不是新鲜的东西,重要的依旧是实践。

行万里路

学以致用永远是最难的事情。一本再经典的书,不使用它,不练习它,最终都会像缓存一样不知所踪。这就是为什么我希望通过书籍去建立认知体系。人不可能每天重读10篇读书笔记,但可以每天面对一套自己的认知体系,这套体系里可以调取我们学习过的结构化知识,同时它也能起到对比多个同类别书籍的作用。书籍本身确实不是目的,手里无剑,心中有剑,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境界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们读书时,到底在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