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达观:“看明白”的意思。看清事物的真理,这就是“达观”。这并不是什么悲观主义。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
这里的信赖是指,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
克服对背叛的恐惧感的勇气从哪里来呢?
自我接纳。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也就不难迈出迈向他者信赖的步伐了。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首先,真诚地接受不能交换的“这个我”,这就是自我接纳。同时,对他人寄予无条件的信赖即他者信赖。
既能接纳自己又能信赖他人,这种情况下,对你来说的他人会是怎样的存在呢?是伙伴。
也就是说,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共同体感觉并不是仅凭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就可以获得的。这里还需要第三个关键词——“他者贡献”。
他者贡献: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
他者贡献的意思并不是自我牺牲。相反,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给予警示。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到社会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务。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前面我一直按照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种顺序来进行说明。但是,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阿德勒心理学所提出的目标:
行为方面的目标:
①自立。(自我接纳)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有关)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自我接纳)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有关)
会有人攻击你,注意: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具有神经质生活方式的人常常使用“大家”“总是”或者“一切”之类的词语。“大家都讨厌自己”“总是只有自己受损失”或者“一切都不对”等。如果你常常说这种一般化的词语,那就需要注意了。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是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只凭事物的一部分就来判断整体的生活方式。
-例,10个人里,1个讨厌你,2个和你是好朋友,7个处于不是好朋友也不讨厌你的中间。你只盯着那个讨厌你的人,说“大家讨厌我”。
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是因为口吃也不是因为脸红恐惧症,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那些是“工作狂”的人。这些人也缺乏人生和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敢正视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工作”并不仅仅是指在公司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地域社会的贡献、兴趣等,这一切都是“工作”,公司等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只考虑公司的工作,那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对人而言的幸福是什么?这是哲学一直探讨的主题之一。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对于这种现实,阿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在阿德勒心理学中,幸福是一种感到自我满足的体验。这种满足感,是以我们自身为中心的、我们的主观感受,且并不一定需要有实际的外在表现。
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幸福即贡献感”。这就是幸福的定义。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并且,哲人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幸福就是“贡献感”。
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往往会将幸福的来源归结为他人的认可,即认可欲求。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认可欲求是以他人为中心,这样就会导致我们无法做课题拆分,承担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还可能得不到他人的认可,进而带来不好的体验。
个人认识到,满足感的来源是可以多样的,但是一定要明确自身的诉求,在人际关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出自己的贡献即可,不需要有太多的苛责与负担。从零开始给自己积累分数,强调获得感而不是失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