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阅读了《整本书阅读的六项核心技术》第二章的第一、二节。
一、基于需求指导整本书阅读
(一)基于学情设计课程
有效的课程与教学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否则必将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也就是说,设计整本书阅读课程体系,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特征,阅读习惯,阅读需求,以及所具备的阅读能力。
(二)激发学生阅读需求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之前,一定要采取多种方式,例如,开展相关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课本剧,演出,读书会,辩论会等活动,以此不断造势,不断预热,努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以期吊起学生读书的胃口。
我的思考:这应该是在学生把书通读一遍之后再进行的措施吧?
(三)依托学生阅读经验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应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具体来说就是致力于分析学习者的实际状况,并找到学习者问题的症结,然后据此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最终促使学生获得预期要达成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整本书阅读需求调查
邓彤老师曾经设计了“高中生与《红楼梦》”的问卷调查,最终得到了一些结论,邓老师也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有关结论
1.大多数学生重视阅读古典文学名著。 2.中学生确实存在着“远离经典”的现象,不过,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经典作品本身存在的难度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所致。学生在知识、语言、阅读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障碍,迫切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指导。但教师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学生基本上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中。 3.现阶段,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主要障碍在于没有足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指导。这似乎是制约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的两个新的瓶颈,前者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预,后者则是语文教师的本分。
我的思考:作为语文教师,看完邓老师的调查结论,我感到羞愧难当。我之前总在抱怨学生看书少,或不爱看书,但从未究其原因。仔细想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基本上没有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可能就是在一个个的阅读障碍面前选择了放弃。当然,之前也不是我不想指导,实在是无从下手。因此,当下我迫切需要做的,不仅是坚持整本书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摸索方法,还要积极学习名师和专家的经验,力求尽快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水平,帮助更多的学生学会阅读和爱上阅读,以尽语文教师之本分。
(二)相关建议
1.语文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单纯的课堂教学改革力度毕竟有限。语文学习从本质上是立足于生活的,课堂教学只能起到示范、释疑、推动作用,永远无法代替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将语文教学的重点定位在阅读策略、阅读方法的指导。
我的思考:邓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呀!我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仿佛更深了一些。
2.建议改革语文教学内容结构,将多种课型加以融合:以“方法策略”为教学目标,以“课堂示范”为入门之境,以“阅览课”(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由阅读,旨在历练“方法策略”和“课堂”上习得的内容),为语文学习的“实验室”,以“项目化研究学习”为巩固提高语文能力之手段,最后借“社会实践活动”印证所学,练学生的才识品性。
我的思考:这个设想太棒了!这是多么理想的语文教学模式呀!
3.语文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读透一部经典之作,向纵深发展,然后以此为据点延伸拓展,使之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进而促成其语文水平的全面提高。
我的思考:这便是整本书阅读的其中一个重要价值所在了吧!
4.文学名著的阅读应提倡“素读”,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认真真阅读“文本”。在阅读过程中,侧重“点”出作品中的要害,引导学生体会思考;“拔除”阅读障碍,帮助学生深入钻研;提供策略方法,促使学生自读智能读书。应该以读写为基本活动方式,辅以一定的“师生讨论”即可。
我的思考: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价值也因此才能体现。但与此同时,难就难在教师不能随便发挥作用,或过度发挥作用,而要学会在该指导学生的时候才指导,不该指导的时候要装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