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道長是思維販
如何破解「人生迷茫」这个问题呢?
推荐你看看这个有关思想试验的故事,就会立即清晰。
01 穿越回到城堡
假设今天早上,你突然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回到古代,成为了一座城堡的国王。
这座城堡总共有五扇大门,每天会陆陆续续走进来一些人,也会走出去一些人。
作为一个国王,你肯定希望人口越多越好,国家才会强大。所以你开始用土地给他们盖房屋,这样会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口走进城堡。
但始终有那么一天,土地和房屋不够用了。很多人流离失所,场面一片混乱。
作为国王,你感觉十分焦虑。
实际上,这就是「迷茫」的本质原因。
概括起来就四个字——「生存空间」不足。也就是你的城堡中,土地不够用,导致没法建造房屋。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你需要理解“城门”、“土地”、“房屋”等这些概念的背后含义。
02 你的心智,其实不是你的
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中,其中几个细节:
1、城门
为什么恰好是五扇大门?因为刚好对应一个人的「眼、耳、鼻、舌、身」,专业来说叫「感官通道」,外界的各种感官刺激,通过这五扇大门,不断进入我们的身体中。
比如你在iPhone的发布会上看到iPhone XS Max的出现,这个视觉刺激就从“视觉大门”中走了进来。
听说朋友当上了经理,这个听觉刺激就从“听觉大门”中走了进来。
2、土地
土地就是指一个人的「认知区域」,只有在认知区域内的刺激,才能留下来。
比如“想买iPhone XS”个刺激能够留下来,但“想买湾流G550”(豪华私人飞机)这个刺激就不会留下来,因为完全在你的认知区域之外。
同样,“想成为经理”这个念头会留下来,但“想成为集团CEO”就无法形成刺激。
3、房屋
房屋是指在土地这个平台上,修建起来的「生存空间」。一间一间房屋合在一起,也就形成了你的「自我」。
比如“想买iPhone XS”这个想法留在城堡中以后,它就像一个流浪汉一样整天在城中转悠,折磨你的心智。所以你就会买下iPhone,相当于在你内心中修建一个房屋,变成存在感。
用iPhone,背Prada,开奔驰,500强高管,这些刺激我们的东西,你想方设法实现以后(修房屋),它们就构成了你的整个「自我」。
是不是感觉,这是件挺悲哀的事呢?
我们总以为自己决定了一切,以为自己独一无二。但其实我们的心智,都是为了满足社会刺激所建立的。
在原始社会呢?刺激更多是生存方面的,比如看到猎物和野果、一个漂亮的部落女人、同伴的认同或排斥,这些刺激构成了原始人的存在感。
而现代人类,遇到的社会刺激越来越多,而且90%以上的刺激却变成了非生存的体验。哎,总之我们的“土地”越来越不够用。「群体性迷茫」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标志特征。
迷茫,绝不是少数人的事情。
怎么办呢?
03 两种解决方案
稍微冷静一下,我们回到故事中:你是这座城堡的国王,你可以召开大臣会议,让大家一同来想想办法。
但吵来吵去,议事大厅内基本是这两种声音:
第一是户部提议的:尽量关闭城门,阻隔大部分人口进入。
也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现在流行的所谓“佛系”、“断舍离”也差不多这个意思。是指用某种方法,切断和外界的联系。把此前在乎的事情,变得不在乎。
比如宅在家里,偶尔出去旅行,都可以短暂切断和现在生活的关系。就会觉得很舒适。
第二是兵部提议的:兵发外界,扩大土地。
这种状态你也很熟悉,比如在一个地方混不下去了,你就得去学习一门新技能。
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就会去游戏或网络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地盘。
实际上,这两种方案的原理都是一样——扩充“土地”盈余。剩余的土地越多,心就会感觉舒适。
要么佛系,要么奋进。两种方案都不错,但却不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首先很多刺激你是无法抗拒的,并且都趋于本能。比如你能够看着小孩比身边人落后了,而无动于衷吗?有一部新剧就在你手机里,你能忍住不看吗?这是很难的。
而同时,所谓扩充土地,也就是拓展认知,读书或进入新领域。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多数人只会固守自己的认知领地,所接受的信息也都是在自己认知范畴内。所以很多即便一年看很多本书,自己的土地也没有增加什么。
从现实来看,要么佛系,要么奋进。也就是我们平时习惯的解决方案,却还是让我们难以走出迷茫?
那么,还有没有第三种方案呢?
04 最后一个细节
当然有。
在故事中,不要忘了,你还有一个特点——你是穿越回去的。
一个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国王,会发生什么呢?
比如如果你现在来到清朝,你成为了康熙,你要做什么?
是不是迫切想立即制造枪炮、发展工业、兴办大学、研究科学、开放海运、而且探索新大陆美洲呢?
这意味着什么?一个脑子里有新价值网络的人,是根本不在乎农业社会这个旧价值网络的。你很清楚未来的趋势,也坚定这些国策可以带领中国走向强大。
作为一个迷茫的人,你也需要这种能力。
比如你肯定无数次想穿越到十多年前,那时候房价还没涨,互联网也遍地是机会。你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哪里还会在乎“工资、异地恋、到哪个城市”等等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呢?
如果一个人真正从未来穿越到过去,是不会迷茫的,会有一大堆使命正等着你。
那么,如何做到用未来的世界去看现在呢?
这种超级认知能力,我当然是没有这个能力对你进行启发的。
但凯文·凯利(以下称为KK),也许可以。
05 凯文·凯利的洞见
KK被称为目前最伟大的未来学家,即便在1994年的时,写下的成名作《失控》,现在看来也绝不过时。
凯文·凯利
因为,KK发现了一个人类社会的超级秘密,世界即将形成一个「超级进化体」。
简单来说,就是万物互联。此前几十亿年间,一个一个细胞分工协作,逐渐组合成为了人类和其它各种生命。而现在,人类作为一个个单一元素,在我们头上又会组合成一个更大的「超级进化体」。
事实上,在1994年KK提出这个观点以后,无数事实证明,世界就是朝这个方向发展的。
比如微信,就是一个「超级进化体」。
每天每个人都在用微信,每个人就相当于细胞。而有些人专门负责写文章,有些人做美工,就形成更大规模的组织,这就是公众号。而所有这些元素都栖息在一个叫微信的巨大进化体里面。
张小龙曾经说,微信的每一个版本迭代,都不是由他们自己就决定的。更多是看上一个版本的数据反馈。
这意味着,微信其实具有独立的意识,它在朝一个方向发展,张小龙的团队只能去适应这个发展而已。
所以,未来的局面就是。我们只能看清楚自己所处的「超级进化体」,顺应它,做点什么。
具体你必须做出这几项改变:
1、更大规模连接
单个进化体的价值,是根据他和这个系统连接的数量和连接质量决定。一个进化体的自治个体的连接程度越高,这个进化体越优秀。
2、在某个垂直领域精通
在未来,你需要尽可能掌握一个核心技能。因为未来,每一个人都像器官一样,会完成特定的工作内容,同时形成自己的网络。
3、尝试去边缘地带
KK的观点是,这个时代在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制造和毁灭中心,那些边缘的物种很快成为中心地带。
4、放下控制
在未来,需要用放下控制,来获得控制。
06 未来的认知方式
如何解释呢?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此前持续一个月,我深度陷入迷茫。
两年前刚开始写作是不会这样的,那时候充满了期待。而现在,新书《认知颠覆》上市,会让我不得不更多去思考读者增量,以及自己的品牌传播度等各种问题。(房屋增多)
同时,我对出版、知识付费、新媒体这些行业的认知并未增加(土地未增加),这让我倍感窒息。随时感觉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我该如何调整呢?
站在未来的角度,人类的知识必定会继续呈指数级增长。其实现在已是这样,比如光得到,各種上面的课程,你要全部听完,至少也得两年时间。
现在的最大问题,是知识很好,但难以消化。
比如很多人称自己每年看100本书,200本书。但如果你稍微问一两本,他们都是很难回顾出来的。因为简单阅读,并没有对信息进行处理。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分门别类把所学知识(至少100本以上的知识存量),真正存储到自己的大脑之中。(详见下篇文章)
这种处理方式,靠写文章,或办个训练营,都是很难让大家学会的。
所以,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
我和团队成员正在疯狂赶做这套系统,预计1月底开始内测。
我深深相信,这件事远比我个人成名,或出版10本书的意义要大得多的多的多。
至少,符合KK提出的四个规则:
1、现在我写作,这是一本书和大家连接。而此后,我将开启上万本书知识存量的相互连接,这是完全不同的。
2、数据分析原本就是我的专业,处理大规模信息体量这件事,相比写作,我更擅长得多。
3、目前还很少有人做这件事
4、放下对自己现有成就感的追逐,这就是放下控制,而获得更大控制。
总结
最后,让我们回到故事之中。
仔细回顾你的这个城堡,其中“城墙”、“城门”、“土地”、“房屋”所代表的这些东西——所谓意识,所谓存在感,所谓自我,不过只是我们受到外界刺激后的一些生物反应。
能想起三体人为什么这么强大吗?因为他们没有自我,所以形成了一个超级进化体。
而现今的人类,还只是一个固守城堡的自恋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