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七部分 约翰神学(32-41章)
32章 约翰神学的前提与发展
33章约翰的神论
34章 道之先存与道成肉身
35章 耶稣的荣耀与功用
36章启示者的救赎行动
37章圣灵论
38章 信与不信
39章 信仰团体
40章 末世论
3.2.4道成肉身是约翰基督论的精华与核心。所有关乎神启示和救恩实现的内容都与此关联。耶稣在地上全部的工作,包括其受死和高升都以此为前兆,由此基督先存和后存的表述才有其功用。在约翰基督论中极为重要的是,耶稣之死被视为道成为人的最终完成,并和耶稣的复活并回归于父成为一个整体。如此,耶稣之死才与道成肉身一样具有本质地位(参:Thomas Knöppler)。正如在和道之先存最紧密的关联中,道成肉身被理解为道从天降下的过程,耶稣之死也被视为他升到属天之真实性的开端,从此,直到他再来,这被高升者将通过他的灵工作。先存者的创世之工和高升者的[治理]之工与道成肉身及尘世者的救赎之工好像一对同心圆;正如万有在神的永恒中有其源头,当下的救恩实现也迎向时间末了的完满。
1.约翰神学中的救恩现在与救恩未来
1.1变化了的现在-未来关系问题
1.1.1约翰神学中的救恩实现和救恩参与是当下的,这最明显地体现在ζωή αἰώνιος(永生)这个概念上,特别是那些指出门徒已经参与在死亡不能胜过的生命中的经文:
约5:24f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
约11:25-26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这话吗?
约一3:14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
借着基督在肉身中和借着圣灵的工作,末世性的救恩不仅已经实现,并且信徒现在就享有。新约没有任何其他地方这样清楚地将“将来”置于“现在”。
1.1.2这并未消解救恩的未来维度,也没有使将来仅仅变成当下的延长。但约翰神学的确不是未来导向的,当下的救恩现实并非只是将来的预演;它甚至也不是要表达当下和未来之间的张力,而真的是专注于当下的实现。这就使约翰神学和其它原始基督教传统区别开来了。
1.1.3在新约其他部分论及救恩的开端和圆满完成之间的张力,并赋予它们各自的权重之时,约翰福音却声称救恩的圆满完成是已然可体验的。至于为数不太多的未来指向的经文(如约5:28-29:你们不要把这事看作希奇。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则被怀疑是二手编辑的产物。
1.2不同的解决模式
1.2.1试图消解约翰福音末世论的独特之处,将其归入一般性的“已然-未然”末世论图式(Gustav Stählin),甚至将这些内容仅仅视为应许和对未来的期待(L. van Hartingsveld)。
1.2.2另外一个极端则完全消解未来盼望。不但永生,审判也是当下的。现在如何,将来也如何,未来被视为不过就是当下的继续(Rudolf Bultmann)。
1.2.3新生代解经者代表性的看法是,“当下”段落和“未来”段落分属不同的原始教会传统。约一比较未来指向,晚期一些的约翰福音则是当下指向(Georg Strecker)。或者在约翰一书并约翰福音中分出很多[年代?]层次,与未来末世论并行的是强烈的“个人化的末世论”并产生出当下指向的末世论(Georg Richter)。虽然约翰福音和约翰一书的不同理当关注,但这样处理问题只是把神学难题挪到了另外一个[宗教史的?]领域,却并未解决它。
1.2.4约翰末世论确实是现在-未来并列的,但其中决定性的是救恩的当下性。正如Rudolf Schnackenburg指出的,约翰神学有一个本质上全新界定的末世论,其中的焦点是救恩现在与将来的关系。(参Frey III)
2. 约翰对救恩当下的理解
2.1已临的救恩“时候”
2.1.1
约4:23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ἔρχεται ὥρα καὶ νῦν ἐστιν),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约5:25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ἔρχεται ὥρα καὶ νῦν ἐστιν),死人要听见神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
约一2:18小子们哪,如今是末时了(ἐσχάτη ὥρα ἐστίν)。你们曾听见说,那敌基督的要来。现在已经有好些敌基督的出来了。从此我们就知道如今是末时了(ἐσχάτη ὥρα ἐστίν)。
在原始基督教,“时候”乃与救恩实现相关联。约翰福音并未从时序上(chronologisch)明确到底是哪一个时间点,但确认这是一个末世性的事物。而约一2:18表明敌基督出现之时乃是末时(ἐσχάτη ὥρα ἐστίν),这与约翰福音不太一样。按照约2:4;7:30和8:20,耶稣的时候“还未到”;而在约12:23,临近逾越节,“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同样内容在约13:1(与离世归父主题关联)和约17:1(与得荣耀主题关联)被重复。因此,从基督论的角度,这个“时候”是指耶稣地上工作完成并被高升的时候——同时也包含了基督的受难(12:27)和受死(12:24),以及复活和重新回到天上(13:1,参36章)。
约12:24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约12:27我现在心里忧愁,我说什么才好呢?父阿,救我脱离这时候。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
约13:1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
2.1.2而从救恩论角度,这个“时候”因着基督工作的完成而成为对信徒而言可体验的救恩。救赎的时刻无需再等,“现在”就是了,且不是到“现在”就结束,乃是在来临中。它有一个时间上的起点,但并非一次性的,而是不断更新。它是在灵和真理中敬拜父的时候(4:23),死人听见耶稣的声音得永生的时候(5:25),当然也是受苦楚、被逼迫的时候(16:2, 4, 21, 32)这个时候就在这个世界和流逝的时间中,但并不完全归入其中;它部分地属于尘世中的当下并填充它,同时又是超越的,因此,从尘世的角度看,这个时候又有将来的成分。
2.2已临时候的未来维度
2.2.1新约末世论的观念是,救恩已经开启,并且正奔向其圆成。现今与未来之间的张力以“预付款”或“初熟的果子”来解释。除了保罗和第二保罗之外,这类观点的经文还有:
雅1:18他按自己的旨意, 用真道生了我们,叫我们在他所造的万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
]启14:4 ......他们是从人间买来的,作初熟的果子归与神和羔羊。
2.2.2约翰神学与此相对,以当下为救恩完备的时刻,同时保留未来的维度。约5:25同时关乎现在和将来死人经历复活的时刻:“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死人要听见神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其中的“活”并没有扬弃“死”,正如约11:25-26以佯谬的方式,用双重的语言所表述的生与死之关系:
约11:25-26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ἐγώ εἰμι ἡ ἀνάστασις καὶ ἡ ζωή· ὁ πιστεύων εἰς ἐμὲ κἂν ἀποθάνῃ ζήσεται,;新译本:耶稣说:我就是复活和生命;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要活着。)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这话是说,现今已经进入的对永生的享有,尚在面临死亡的前提之下;永生乃是在尘世现实中经验到的,后者尚需要被扬弃(aufhenben)。救恩已经完全实现,但仍有一个保留议题要留到将来处理。这个保留议题不意味着救恩还要等待将来的完全,而是说,其中还有一个“尘世限定性”要留待将来解决。
2.2.3 信徒的尘世存在和耶稣的尘世存在平行。耶稣成为肉身,带着他的限定性进入世界,他作为启示者在他的人性中是软弱和会死的。同时他也“在自己”(5:26,参10:17)有丰盛而永远的生命。作为人,他经历死亡,为要从父那里获得属天形式的生命与尊荣。与此对应,按照约翰的见证,基督徒被赋予丰盛的救恩和生命,虽然还要在尘世经历限定和死亡。这不是说,信徒在这个世界的现实中所进入的救恩是有限的,正相反,这乃是信徒一切尘世之事因着进入救恩而被相对化了,因为进入救恩就预告了这些一切尘世限定将要被消除。只要我们还在世上,无条件的仍将以有条件的方式被经历,永生就将在时间性中被经历。所以约翰神学中救恩的未来维度乃关乎世界的-时间的限定性被扬弃。
2.2.4约翰神学展现的是救恩的绝对确定性。即使在尘世限定性中,一切神要赐予的均可借信而得。信徒在将来并非获得不同的救恩,而是将从一切限定性与当下性中,也从各种焦虑(Anfechtung)和怀疑中被释放出来。因此未来不是救恩当下的延续而已,而是同一个救恩展现出另一种品质。
3.约翰神学中的将来应许
3.1约翰福音中的将来陈辞
相关经文虽然不多,但分量在第四福音却不轻。
3.1.1最重要的经文在12:23-26,耶稣谈到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和跟从者的尘世责任:
约12:23-26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里。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这就将门徒尘世的生活和耶稣归父的道路连接起来。耶稣在哪里,跟从者也当在哪里,以得天父的认可。这就清楚地表明做门徒的将来维度。
3.1.2紧接着的经文是12:27-33,其中再次向门徒预告将来:
约12:27-33我现在心里忧愁,我说什么才好呢?父阿,救我脱离这时候。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父阿,愿你荣耀你的名。当时就有声音从天上来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站在旁边的众人听见,就说,打雷了。还有人说,有天使对他说话。耶稣说,这声音不是为我,是为你们来的。现在这世界受审判。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耶稣这话原是指着自己将要怎样死说的。
前提是耶稣的死和荣耀高升,“从地上被举起来”。30节表明,天上的声音是为着门徒而发。31节说到“这世界受审判”和胜过这世界的王,因着耶稣之死,这一切都成为“现在”(31节中两次νῦν)。对“这世界”的审判对门徒而言,显为仍然在地上经历逼迫(15:18-16:4a)。关键性的是32节“要吸引万人来归我”,这毫无疑问是未来的应许,向门徒宣告他会带领他们进入属天的现实性中,将他们从地上的限定性和危难中拯救出来。
3.1.3段落14:1-3无疑属于较为古老的传统而整合入约翰神学,其中的未来维度也不容忽视:
约14:1-3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哪里。
3.1.3.1临别赠言中的应许指向复活后的时期,以此为前提而导向最终的将来。而这个[荣耀的从天]再临(14:3b)已经前置性地发生在圣灵[尘世形态]的工作中(14:18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所有尘世的救赎之工,包括圣灵的工作,都以尘世的形态呈现。当下的救恩对于信徒而言固然是可见并可体验的,但其中的限定要到耶稣再来才能消除。
3.1.3.2 因此14:3b言及耶稣最终的再临,其目的为要接门徒回耶稣之所在之“住处”(2a, 对比14:23耶稣回答说,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这是与神同在,永远的存在。按照3a,有一个属天最终的“地方”为信徒存留。对此,12:26提及的对比用词“我在哪里”在14:3c再次出现:“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哪里。”
3.1.3.3问题在于,这里的再来该如何理解。既然福音书作者采用了原始基督教的传统动机,显然其中要表达的就如同19:37(经上又有一句说,他们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对福音书作者而言,毫无疑问,已经开启的审判和救赎之工有一个收尾。14:3b(我...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毫无异议是关乎未来的应许。但是,基于从圣灵论引申出的基督降临动机,以及当下得进入永生的应许,信徒要等候的不太可能是个一次性的终末行动。正如救恩的时候在当下就可以有效地被体验一样,这个最终的再临是个将来的事件,但无法被安置于特定的时间框架中,而就在基督为信徒而死之中和之后。正如道成为肉身从救恩论角度相应于人之存在的更新,耶稣回归父和升入属天荣耀中也相应于信徒的生命道路。
3.1.4约14-16的临别赠言很大程度上涉及[已经有份于天上的]信徒将要面对的在世时期的生活,在其中如何信靠圣灵的陪伴。其中处理的未来陈辞,将在尘世时间和此世逐渐成为现实。因此与到目前为止讨论的经文有所不同。圣灵降下的应许由此而出,在终极性和暂时性的意义上谈论未来。
3.1.4.1保惠师本身有一个引向将来的功能(参37章)。圣灵的降临和工作,除了让门徒回头想起、引导门徒通往未来的路,还包括预告一切将要来的。14:6中,耶稣自称为那“道路”(ἡ ὁδὸς),与之关联的是未来应许和他回归于父的宣告。保惠师接续了耶稣的这个功能。
3.1.4.2保惠师段落中再来的主题使人意识到终极就在当下。基督在圣灵中与门徒同在,在他们之内,陪伴左右。在15:18-16:4a宣告世界对他们的仇恨后,16:19-33应许他们的痛哭和哀号要转变(特别是20节阿门阿门句)。显明对世界和世界的逼迫最终断然的得胜。因为耶稣已经胜过世界并[离开世界而]回到父那里去了(16:28b,33b)
3.1.4.3当16:13说:“真理的圣灵来...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时,这个维度更为显明。将来的事不仅是前面的事,更是在终局意义上的事。因着圣灵的当下临在,将来的事成为当下就可体验的,当然这不取消一个断然的终极事件的来临。
3.1.5大祭司的祷告也不仅仅是关乎复活节后,而是同样注视终极。
3.1.5.1首先,耶稣在17:15不求父叫门徒离开世界,或者拿走逼迫,只求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罪恶。他们要履行被差遣的职分。而在17:20-23耶稣请求父使门徒被引领成为合一的整体。这与10:16(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的意思相符。这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要在地上实现,完完全全合而为一。这乃是将来没有尘世限定状态下人们将体验到的。因此耶稣最后祷告祈求门徒可以看见天上的荣耀(17:22f.24)。
3.1.5.2在17:24的“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哪里”已经是第三次出现(12:26;14:3c)但在此相关联的是高升的基督:“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因为创立世界以前,你已经爱我了。”这是基督的先存中的荣耀和17:5清楚祷告中回归父之后重获的荣耀。所有信徒都将有份于这个荣耀。
3.1.6约翰福音将来陈词的总图景:在从一切尘世限定中被释放的意义上,未来盼望是约翰神学的固有内容,只不过因为救恩当下完全性的表述,这盼望表现出另一种样式。决定性的是,救恩当下和救恩未来的关系被重新定义,以至于尘世的时间范畴被废弃而失效了。将救恩当下或救恩未来经文的平行指向其他原始基督教文本不足以解决问题。约翰神学的强转化与整合性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模式。
3.2约翰一书二书中的未来陈词
3.3对约翰福音的后期增补
4. 约翰末世论的独特性
4.1约翰末世论正如第四福音书中显出的和原始基督教的终极盼望相比有深刻的变化。信徒在当下就可以进入完全的救恩现实中。和其它的原始基督教文本截然不同的是,约翰末世论并不讨论救恩开端和救恩圆成之间的关系,考量两者的权重,而是谈论当下已经可体验的救恩完全实现,同时,在将来救恩事件将毫无遮蔽地彰显出来。这意味着,未来维度并未被扬弃,而是被重新建构了,标志是一切尘世限定性的消解,与此同时,救恩在当下就可以毫无限制地被经历。耶稣取了完全的人的样式,历经死亡而回归天父,借此他向门徒显明他们要走的路。正如他就是真理和生命,他就是道路。
4.2约翰一书紧随约翰福音,但是显出约翰末世论的基本框架是被传统所限制的,作为约翰福音的补充,从约翰一书中可以看出一种向传统末世论回归的态势。
4.3尽管如此,约翰末世论仍然显出一种独特的风格,没有抛弃未来维度,但也不是去谈论已经实现的救恩如何不断延续。救恩当下和救恩未来被重新定义了。他们彼此之间的张力不关乎救恩本身,而关乎外在既定条件(äußere Gegebenheit)的扬弃,而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救恩还是当下就可以得着和进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