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快乐工作观是实现“自身硬”的重要途径
——在委局全体会上的讲稿提纲
(2013年2月18日)
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有些同志的工作并不快乐,有的甚至非常不快乐。自己的财富在增加,但是满意感在下降;拥有的越来越多,但是快乐越来越少;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是深入的交流越来越少;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诚的朋友越来越少。有的抱怨岗位差,有的抱怨工资少,有的抱怨加班多,有的抱怨无事干,有的抱怨提拔慢等等,不一而足。因此想就这一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以及工作学习的感受,以期抛砖引玉,对大家有所启发。
首先,我们探讨一下人为什么要工作
台湾著名漫画大师朱德庸在他热销的《关于上班这件事》一书中说:“说到每天上班8小时这件事,其实是本世纪人类生活史上的最大发明,也是最长一出集体悲喜剧。你可以不上学,你可以不上网,你可以不上当,你就是不能不上班。”
人的一生,从懵懂无知,到上学,到工作,再到颐养天年,分析这四个阶段,应该说上学是为工作打基础的,而工作则是为颐养天年作保障的。人生的黄金时期、最辉煌、最壮丽的时期,大部分在工作中度过,人生的价值也主要靠工作来支撑。可以说,工作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人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工作,在工作中最看重的又是什么呢?
(一)工作是参与社会分工的必然要求
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职业、各种劳动的分类。它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交换,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而社会分工的最深刻含义和优势还在于可以让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以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据恩格斯考证,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人类有史以来,共经历了三次大的分工,这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于野蛮时代的中后期,经过这三次大分工,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这次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在满足本部落的共同消费之外,还出现剩余,使进入交换的劳动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了。一些氏族部落首领开始把剩余产品据为已有,私有制产生,氏族部落共同体开始瓦解,在此基础上,奴隶制社会随之产生。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手工业相分离。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专门从事生产工具制造的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而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这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专门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的出现。适应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需要,社会中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在手工业者和商人活动的集中地,逐渐产生了城市经济,又有了城乡的分工。
分工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剩余产品的增加,使得一部分人完全摆脱了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监督生产、管理国家及科学、艺术等活动,最终形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经过这三次大分工,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在存在社会分工的大背景下,每一个适龄劳动者——白痴或因残失去劳动能力的特殊人群除外,都必须也应该参与到社会分工中去,都必须也应该拥有适宜于自己的一份工作。
(二)工作是维持生活需要的必备手段
一个人不论高尚也好、世俗也好,工作的基础性目的都应该首先包括自养和养家两项内容。
对此,不少人都直言不讳地讲:一想到“为什么工作”的问题,大脑里首先浮现的自然是“要赚钱”,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通过工作来获得生存的条件,尽而追求更美好生活所必须的物质收入。
有工作才会有工资、有报酬,有基本的、必须的生存保障,才可以自养、可以养家糊口,赡养老人、抚养后代。否则,一切皆为空谈。
(三)工作是展现人生价值,实现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存在和活动对社会及本人的正向作用。而理想则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或希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每个人天生都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则是人类需求的最高层次,唯其如此,才会获得生存的荣誉和尊严。因此,有好多励志的格言: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
理想犹如天上的星星,我们犹如水手,虽不能到达天上,但我们的航程可凭它指引。
但是,不管价值也好,理想也好,它总是有一个评价标准的,那就是对社会和本人的正向作用。
正如歌德所说“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爱因斯坦也有同样的论述,他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美国教育家勃特勒说:“每个人的工作,不管是文学、音乐、美术、建筑还是其他工作,都是自已的一幅画像。”而创造价值就需要一个平台那就是工作,正如工人之于工厂,农民之于土地,司机之于汽车,教师之于讲台,有了这个平台,我们才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不断的丰富自我、挑战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将梦想变为现实。反之,如果没有这个平台,如何来证明你是一个好工人、好农民、好司机、好教师?那就只有“望洋兴叹”的无奈与悲哀了。
(四)工作是进入社会的唯一大门,可让生命“加长”“加宽”
生命是用年龄衡量的,若抛开尊老爱幼的伦理视角,一个人并不是活的年龄越大,社会光彩度越高,得到的尊重程度越高。因为年龄不仅是生理概念,同时也是社会概念。社会学家认为,人有四种年龄:一是出生年龄。从出生日算起,过一年,增一岁;二是生理年龄。看健康的状况,同是六十岁,有的身强体健,有的弱不禁风;三是心理年龄。看精神状态,有80岁的青年,也有18岁的老人,此即所谓“三岁之翁,百岁之童”;四是社会年龄。看一生奉献,看实际有效工作时间的长短。对社会奉献越大越多, 实际有效工作时间越长,社会年龄就越长。社会年龄才代表了生命、生活的质量和品位。
有的人,总觉生不逢时,与社会与机关单位格格不入,最终成为社会机关单位边缘人物。这种人靠“命运好”,进入了行政机关,在单位白领了几年工资,与吃空饷人员的区别是来机关了,但不能说来上班了。他们来到世间不是干一番事业,而是等待时光尽快的流逝。他们的社会年龄尽管不能算“零岁”,但肯定生命空间已经变短、变窄了,即便他可能活到百岁高龄,他的生命生活的质量也不会太高。
“每一位领导干部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想正确了,我们就能做到一身正气,堂堂正正。”这“三个什么”是我们党员干部必须正视和认真解决好的大问题,是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现实、最直接的检验。只有认真回答好这“三个什么”,才能真正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
参加革命为什么?这是在启发我们思考工作的意义。
现在当官做什么?这是在启示我们要着眼当前,莫唱明日之歌。要珍惜工作岗位,用好人生支点,如雷锋所说,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将来身后留什么?这是启示我们要立足长远,为身后留下一份功业,留下一个美名。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反思自己“身后留什么”的问题。因为社会给予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有限而短暂的,按现行体制,我们基本上是52(副科岗位)或54(正科岗位)“退休”。照此计算,每个人的实际工作时间不过三十二三年。(正常情况大学毕业都在二十二三周)想想多么可怕。真的有一天我们退休了,甚至象星云大师所说“永远休息了”的时候,想想我们为机关单位、为社会、为子孙留下什么了?古人讲立德,立功,立言。我们有所“立”吗?若确有所“立”,即有所“留”,那就是让生命“加长”、“加宽”了。
想想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时,可以说:我整个生命和精力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斗争。”
想想岳飞的豪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也许就是臧克家的名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成名”之所在吧。
(五)工作是肩上无需言说的责任
责任,词典解释为份内应做的事,是必须承担的职责和必须完成的任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的工作已不仅仅再是谋生的手段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是一种责任的担当。对父母的责任、对妻子(丈夫)的责任、对子女的责任,从大处讲,还有对国家的责任、对所处团体的责任等等。不投身于工作,如何能背负起这些责任?美国首富比尔盖茨,资产近500亿美元,可以说他家里有三辈子也花不完的钱,可是他没有去当寓公,而是仍然忘我地工作,工作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需求、一种快乐、一种境界。
对于责任,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西塞罗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是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的这句话更是言辞犀利:“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不认真工作的人什么也不是,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六)工作是幸福的基石
工作是辛苦的,是有压力的,充满了各种酸甜苦辣,需要操心,需要投入,需要耗费心力,会白头发,甚至会积劳成疾,但是人们还是那样投入的进行工作,因为人们同时也在享受着工作所带来的幸福感。
爱尔兰作家“感动过西方上亿读者和听众”的巴克莱说:“幸福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有人爱。”有事做不是造成不幸的因素,而是使我们幸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当一个人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之中时,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与满足,这就是一种幸福。
从这里也许就可以解释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大学生们为了找到一份工作,家长和学生们甚至无所不用其极。而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家财万贯的家长并不一定要求子女去卧薪尝胆,某一天来继承自己的事业,但也会坚持把孩子送到某部门,某企业去工作,所图的当然不是那点工资收入,而是有一份正经的差事,能够真正体味到人生的幸福。
与工作所能带来的辛苦和压力相比,不工作的空虚、恐惧与绝望,更是不能让人接受。工作意味着那份幸福感和希望还在:明天会更好。星云大师就曾说过这样的话“就拿‘忙’与‘闲’来说,宁可忙着死去,也不闲着生活。基本上,过分地休息就等于冬眠,就等于浪费生命。”因为“将来有永远休息的时候。”
第二、为什么要快乐工作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是现代人追逐的一种时尚,也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最高境界。只有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才无愧于自己宝贵的生命。高尔基说:“工作快乐,人生便是天堂;工作痛苦,人生便是地狱。”
(一)为自己工作为什么不快乐
在为谁工作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许多想法,许多说法,但惟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首先是为了自己在工作。只有工作我们才有资本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只有工作我们才会赢得领导的赏识和同志们的信任,只有工作我们才会赢得个人在社会上的荣誉和尊严等等,还有很多很多。为自己而工作还有什么可抱怨的?为什么不快乐呢?
国内知名培训师、策划专家、香港北大光华商学院执行院长申振武说:如果你认为每天是在为老板打工,那么你大错而特错!抱着这种心态工作,你永远不会成长和发展,亦将永无“出头之日”,更谈不上干一番事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工作,每一份付出和努力,都将得到或必将得到超值的回报!这是不变的真理!出色工作,你自己才是工作的最大受益者。
(二)快乐工作好处众多,必须快乐工作
1.快乐工作有利于提高幸福指数。从某种意义上讲: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如果你在工作中毫无热情,得过且过,那除去睡觉休息的时间,生活中的大半时间不都将变得索然无味了吗?因此说,快乐的工作不仅仅是关系到工作质量的问题,还与我们的生活幸福息息相关。
2.快乐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快乐地工作是爱岗敬业的一种具体体现,因为这种体现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状态,而不是强制性的“贯彻”,被动式的接受,所以能更显现出巨大的能量和张力。快乐是一种心境,源于真心诚意的喜欢,喜欢所从事的工作,就能全身心投入,就有使不完的劲头,就会把工作干的又好又快,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快乐工作有利于身心健康。古人云:“体壮曰健,心怡曰康”,也就是说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即身体强壮,心情舒畅。工作还使人有满足感,当一个人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工作的时候,如当外科医生成功地进行了一例手术时,当教师看到自己的学生成才时,当纪检监察干部查处一个大要案时,当文秘人员写出一篇好文章时……心里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欣慰,感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与价值,从而增强了自己的进取心和自信心,从中得到了乐趣,烦恼也就大大减少了,促进了身心健康。据有关资料讲,美国心理博士雷米曾作过一项研究,发现世界上最忙碌最紧张的名人们,通常要比普通人的寿命高出29%。雷米还发现,外出工作的妇女要比家庭妇女发病率低。这些都说明,工作是有益于健康的。
(三)喜也一天,忧也一天,何不快乐过一天
工作中有两种人:一种人牢骚满腹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一种人快乐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虽然都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但过程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工作态度,反映了两种人生境界:厌恶生活和快乐生活。那些工作时乐在其中的人总能把压力变成动力,轻而易举地化解工作中的疑惧和担忧,顺利地将成功囊括在自己手中。其实,快乐工作很简单,与其牢骚满腹也要做,开开心心也要做,何不选择快乐地去工作呢?况且在现实生活中,岗位竞争异常激烈,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已属不易,哪里还再允许你选择?况且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去做,不过永远都是一种理想,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改变心态来面对挑战。世界上没有不好的工作,让我们对工作产生不满的是不平衡的心态。
有这样一段打油诗说得非常好。“日出东海落西山,喜也一天,忧也一天,高兴天天均似年。人生不过一春秋,爱怨顺自然,乐也一天,愁也一天。柴米油盐酱醋茶,那管酸甜苦辣咸,长也一天,短也一天。早盼天光暮恋晚,不用乐长与苦短,好也一天,差也一天。事与愿违十八九,岂有万事都随愿,年令大一天,寿命少一天,期颐短中长,苦中品甘甜。人生如旅程,一站又一站,时刻精确,时间短暂,喜也一天,忧也一天,何不痛快过一天。”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要不快乐呢?生命是短暂的,人生是漫长的,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只要你打开了心结,对工作和生活就是另外一种感受了。
赵朴初《宽心谣》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第三,怎样才能快乐工作
每一个人都想拥有快乐,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天堂,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地狱。所以,都希望选择快乐工作。但是怎样才能实现快乐工作呢?
(一)做到快乐工作首先要对工作“感兴趣”
兴趣指兴致趣味,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从心理学角度讲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并且喜欢它,乃至热爱它,就有了快乐工作的基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培养兴趣乃是快乐工作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他认为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
确实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有种种因素限制或阻碍我们追求心目中理想的工作。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有的人一生下来就选择命运,有的人一生下来就被命运选择。而我们中的多数人恐怕是被命运选择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注定会身不由己,而在你的力量又根本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办呢?自暴自弃?抱恨终生?用社会的“不公”惩罚自己、煎熬自己?显然这是愚人之为。而智慧表现在哪里呢?就是改变自己,套用现在的一种流行说法就是要“被感兴趣”,要通过改变心态来面对挑战。因为我们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不好的工作,让我们对工作产生不满的是不平衡的心态。通过“被感兴趣”、“被热爱”去激发我们内心蕴藏着的活力、热情和巨大的创造力,达到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目的。
(二)只有把工作当“事业”来做才能感到工作的快乐
所谓事业是指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通俗一点讲就是事情和功业。《易经•系辞上》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简单地说,就是用所做的事情施惠于天下民众,就叫做事业。孔颖达疏:“所营谓之事,事成谓之业。”
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只有你把它当成一番事业来经营,当成自己的事去干,激情澎湃地去干,会有全身心的投入,当然,最终也一定会得到与付出相等甚至高于付出的回报。也就是说,只有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才能成为事业赢家。
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三个年轻工人正在砌墙。
有人问其中一个工人:“你在做什么?”这个工人没有好气地说:“你没有看见吗?我在砌墙!”
那个人转身问第二个工人:“你在做什么呢?”“我在建一幢漂亮的大楼。”第二个工人这样回答。
当问到第三个工人时,这个工人一边哼着欢快的小曲,一边乐呵呵的答道:“我在建设一座美丽的城市呀!”
十年过去了,第一个工人仍然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为一名建筑工程师,而第三个人则成为一个有名的房地产开发商。
当然,三个人命运的变化,会掺杂很多其它因素,但毋庸置疑的是,三个人的回答显示了他们对工作的不同态度。第一个工人显示出他是为了工作而工作,第二个显示他是为了生活而工作,第三个工作则是为理想、为事业而工作。
有位知名企业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员工中最可悲也是最可怜的一种人,就是那些只想获得薪水,而其他一无所知的人。如果把工作仅仅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就会感到艰辛、枯燥、乏味;如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你就会觉得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并且从中可以感觉到肩负的使命和获得的成就,从而彻底改变浑浑噩噩的工作态度,迸发出无尽的热情与活力,进而潜能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自己不懈的努力下,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每个小任务的完成,都会增进你对大任务的成功把握,增强工作的信心,提高取得更大突破的能力,职业幸福感也随之提升,这时的工作已经不再枯燥,而是一种快乐。最终,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了报酬和荣誉,成为真正的事业赢家。
(三)快乐工作必须要有“阳光思维”,坚持“利导思维”
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宽容、感恩、乐观和自信的心智模式。生命需要阳光,其实心态更需要阳光。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积极、正面的心态,好的心情会使你产生向上的力量,能帮助我们获得健康、快乐和富有,使我们喜悦、生气勃勃、沉着、冷静,缔造和谐;而消极、不良的心态,差的心情会使你沉沦,带给我们的只会是疾病、痛苦和贫穷,使我们忧愁、悲观、失望、委靡不振,甚至颓废。如果你的心情不好,就会跟别人发脾气,不愿意配合别人的工作,人际关系就会紧张。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我们只要拥有阳光乐观的心态,就能够宠辱不惊,笑对人生的一切风风雨雨和坎坷成败。
在现代社会,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面临的威胁和挑战越来越多,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不断产生,人们的心灵世界开始变得十分隔膜阴暗,狼烟四起,猜忌、攀比、防备、腹诽、谣诼、计较、暗斗,风生云动,甚至冷枪暗箭,防不胜防。有些人早已忘记了“闲谈莫论人是非,静坐常思已之过”的古训,忘记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信条,忘记了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格言。到头来自他两伤,身心俱疲。一定不能做这样的傻事,不能当这样的愚人。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如果你总是愁眉苦脸,生活就会黯淡无光;如果你总是心怀美好,生活就会阳光灿烂。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心中有绿意,满目皆是春。只要心怀美好,三步之内,皆为美景。
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扇子,小女儿卖雨伞,天晴的时候老太太担心小女儿没生意,下雨的时候又担心大女儿没生意,因此整天愁眉苦脸的。后来,有位聪明的人对她说:“老太太,您真有好福气!下雨天,您小女儿生意兴隆;大晴天,您小女儿家顾客盈门;哪天您都有好消息啊!”老太太一听,裂开嘴笑了。一件事情想通了就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有一位名人说过:“做每一件事情,都给它一个快乐的思想,就像把一盏盏灯点亮。”人在旅途,要以智慧乐观的心态对待一切,不要沉溺在悲观和失落中。从失败的教训中获得做人的勇气,从成功的经验中获得做事的信心。这种自我平衡的心态,足以支撑一个人乐观智慧地面对这个世界。只有以豁达的态度对待人生,才会保持良性心境,人生就会充满快乐和幸福。就像罗丹说的一样,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同样道理,生活不是没有快乐,而是缺乏对快乐的感悟和体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要拥有阳光的心态,希望大家要善于从辩证和长远的角度看待眼前的工作,尤其在看待功名利禄之时,不要患得患失,要站高点、想开点、看远点。条件成熟了,功到自然成;条件不成熟,有时候争也争不到;即便当达不到目标,也不必懊恼,你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没错儿, 你瞧!我这一路上的奇妙发现。看看我的努力带给生活的精彩,也是一种欣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其实,生活就是一个不断挖掘的过程,最重要的是乐在其中。因为人生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享受过程,才是真谛。在困难面前能否保持阳光心态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标志。
(四)做到快乐工作就要摆正“知足”、 “知不足” 与“不知足”的关系
“知足”、“知不足”与“不知足”,是人生必须时常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体现了一个人对待不同事物的不同态度,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持健康心态、促进快乐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哪些方面“要知足”、哪些方面“知不足”、哪些方面“不知足”,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
现在有些同志,对待名利摆不正心态,对待工作与学习,总是充满埋怨,“厌岗”、“厌学”情绪一片,业务上既看不到自身的不足,更看不到与别人的差距,缺乏感恩的情怀、求索的毅力和深钻细研的韧劲,久而久之让自己沦于一般化和平庸化,既耽误了工作、贻误了事业,也误了自己的“前程”。要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就要对所拥有的工作环境存“知足”之心,时刻保持一份敬业的热度;工作上与他人相比要有“知不足”的勇气,时刻保持一股“攀比”的力度;在钻研业务上要有“不知足”的朝气,时刻保持一种求知的深度。
对待生活,要增强“知足”的涵养——要保持平稳和谐的心态。“知足常乐。”是中国的一句老话,为大家所遵奉。《现代汉语词典》说:“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人不可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面对浮躁、功利、奢华、喧嚣,贵在“知足”二字,贵在保持清醒与理智、冷静与执著、平淡与坚守,贵在安详、平静、达观、洒脱、超然、平和的心态。在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本色做人,存平常心,做平常人,以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态,想事做事,则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太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对待自己,要提升“知不足”的勇气——要敢于直面相对、苛刻解剖。这里所谓“不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的地方”,当与“自知之明”同解。中国有句老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启示我们,有自知之明之不易。老子就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古希腊有个德尔菲神庙石柱上刻着一句铭文“认识你自己。”讲的同样是“自知”。“知不足”就是要求一个人要敢于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敢于把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要明白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道理。在比较中见不足、找差距,从而明确新的赶超目标和努力方向。
对待工作,要培养“不知足”的品格——要磨砺愈挫愈奋的意志。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不论干什么事,有阻力才能砥砺意志、铸就韧劲。越是在学习和工作遇到不顺或屡遭挫折的时候,越要保持坚韧的意志与旺盛的斗志,学会既要拿得起、又要放得下,拿得起是一种责任,放得下是一种智慧。要习惯在逆境中提升能力、在挫折中丰富阅历、在百折不挠中积累业绩,做到愈挫愈奋,愈挫愈勇,做到在任何困难面前不气馁、不退缩、不言败,不断在战胜困难和挑战中赢得新发展。
摆正三者关系,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达观生活,何愁不能快乐工作呢?
(五)快乐工作就要激情工作
激情是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一个没有激情的人不但注定干不好工作,而且注定找不到工作的快乐。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中列举出“四种危险”,其中把精神懈怠排在了第一位。张庆黎书记曾多次强调,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一个好的工作作风,一个好的工作业绩”。省委副书记赵勇同志也指出,“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这里他们都提到了精神状态,他们所说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最重要的还是一种激情工作状态,而这正是快乐工作的关键所在。
乔布斯的投资人,著名美籍华人创业投资家李宗南说:“我的投资原则非常简单,我不投技术,不投市场,只投资人。而我所投资的人,第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有激情。这是良好工作的开端,是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基础。”可见,激情的重要。一个人只要有工作激情,浑身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就会焕发一股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勇气,一股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锐气,一股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豪气。从而神清气爽,充满活力,在这样的情绪激励下工作,怎能不快乐?
(六)做到快乐工作就要心怀“感恩”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同时,更是优化人际关系、快乐自己身心的一剂良药。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只要你胸中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牢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得人花果千年香,受人恩惠万年记”的古训,以感恩的心态去对待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培养成积极的人生观,磨砺出健康的心态,营造出和谐的工作环境,从而在快乐中工作,在快乐中生活。
一要感恩组织。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组织和领导的关心、培养。要谨记一个道理,是岗位成就了我们,而不是我们成就了岗位。我们只是优秀者之一,但不是唯一。就像范建巡书记说的那样:“我们要认清岗位的基石属性,在感恩中体现珍惜和快乐”。组织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里,我们的人格得以锤炼、阅历得以丰富、才智得以发挥、人生价值得以实现,我们理应心存感恩,怀着感恩之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工作。千万不要浪费了岗位,浪费了岗位就等于浪费了机会、浪费了事业、浪费了人生,这种浪费是极大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讲是犯罪似的浪费。
二要感恩同事。我们个人的成长还离不开好的环境,同事们就是大家最好的环境。人生短短几十年,参加工作后,和同事们在一起交流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家人,所以应该珍惜这种缘分,要感谢同事的合作和帮助,把与同事们共同工作的场景由衷的铭记一生,成为我们宝贵的记忆和资源。
三要感恩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鸟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人必须有感恩之情。只有懂得感恩父母,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大孝显亲”,不少人对这个词的理解是当大官、成大业,使父母荣耀乡里,这才是孝,这才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这个理解有道理,但也有失偏颇。
买一件新衣服送给父母,只能快乐一时;而用儿女的行为和成就让父母感到欣慰、感到荣耀,可以让他们欢喜一辈子!《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用自己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厚积的德行和成就奉献社会,让社会上的人感受到因为你的父母教导有方,才让这个孩子这么有成就、能为社会作贡献。当我们能用自己的德行和成就让父母感受到光荣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大孝显亲的表现!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弟子规》的训诫“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意思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更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四要感恩夫妻。夫妻是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相互认定、选择,并成为彼此唯一能够牵手、相伴走完人生之路的人。在这段旅程中夫妻既是既是新路人,又是同路人,更是送路人,也许两人的人生目的地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既然两人既已牵手就要互相牵挂、互相托福,营造一处共同避风港,一旦风雨来临的时候,为两人提供庇护。将对他(她)的爱护,对他(她)的珍惜,成为一生的责任。在感恩的行动中,除了相互体贴恩爱之外,作为一个公职人员更要体现在工作上,通过自己勤奋的努力,赢得领导的信任,同事们的认可,进而获得职业的荣誉,自身的尊严,为夫妻共享,使这段温暖的旅程变得更加斑斓多彩。
如果能每天怀着这种感恩的心去工作,尽心尽力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情,而不再一味去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相信大家就会一定会在工作中找到快乐。
以上粗浅之见,是我个人的一些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不妥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祝愿大家工作快乐、快乐工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做严守纪律、改进作风、拒腐防变的表率,维护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幸福美好的人生!
谢谢!
张范津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