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口铄金导致的罪案疑云||评《食罪者1》

近期,看了几本侦破题材的故事,发现:“刑警+法医+心理医生(或鉴证科)”的组合通常是破案的关键三角,而在他们合作的过程中,案件一定会一环扣一环,显得波诡云谲,并且疑窦丛生,令人欲罢不能。

图片来自 沸腾的泡沫红茶

宇尘所著的这本《食罪者1》,正是一部由“刑警+法医+心理医生”唱主角,围绕案情开展侦破工作的一个悬疑惊悚的侦破故事。本书中更重要的人物其实是法医丁潜,故事更多地围绕他展开,并浓墨重彩地描述他用共情术展开破案推理,还原犯罪情节。

本书封面上印着一句话: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要试图猜测真相。

顺着案情推进的进度,逐步了解破案的进程,我发现:我跟着剧情所作的一系列推理几乎都在下一步被推翻了。

书中的案情反转极大,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然而当丁潜的推理和他的共情术出场之后,却发现一切竟然显得超乎逻辑的顺理成章,不得不赞叹作者逻辑构思之用心和情节安排之巧妙。

在《食罪者1》一书中,心理医生丁潜受省厅调查局宋局长之邀,协助一起“特殊”嫌疑人的案件的调查。本案中,被害人的脸都像是被“啃”过一样。他对唯一的幸存者进行催眠试图打开对方的心扉,却不想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外,事情不可预料地发展下去,当所有指控指向他自己,他决定铤而走险冒死一试,让真相大白。

然而,真正的案情勘察侦破过程,其实不是那么顺利,作为心理医生的丁潜遇到的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对手,恰好毁了容,又恰好有总是失忆,催眠术从她嘴里挖不出对破案起关键作用的细节,用测谎仪对付她也解决不了案件的疑难点,侦破受阻。

丁潜运用他擅长的共情术,模拟犯罪嫌疑人在作案现场的举动,探索罪犯的杀人动机。殊不知,他这一行为在刑警眼中,却更像是犯罪分子本人在回味自己的作案手段之高。

面对刑警和法医的不信任,丁潜破案压力山大,却未曾轻言放弃。

顶着来自刑警的压力,他决定抓住最后的机会,跟真正的罪犯进行面对面的对决。

当真相即将大白之时,罪犯却残忍地杀了帮她的狗,拒不承认她的犯罪行为。丁潜虽然推导出罪犯,却没有证据。恰好刑警们及时带着罪证赶到现场,做实了杀人犯的罪行。杀人犯已生无可恋,选择了自杀了结。

书中有两处很详细的描写了丁潜施展共情术的场景:

一个场景,发生在犯罪现场。他通过搜集到的信息片段,成功的模拟了杀人犯的行为举止,令他自己看起来像是杀人犯本犯。

另一个场景,是他被所在解剖室里时。他将受害人尸体还原成案发时的状态,再次模拟杀人犯的活动,被赶来给他开门的法医等人认为是发神经。

两次共情术的施展,都有旁观者,因为共情术,他反而更加染上了犯罪嫌疑。作者下笔巧妙,为他时候被怀疑埋下了合情合理的伏笔。

正如本书封面上的文字所述:任何匪夷所思的件的事件背后,必然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当我们跟随作者的叙述,试着拨开遮蔽案情的迷雾,就不难发现,这起案件起因原本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身为优秀教师的蔡老师,以为自己在教室丢了钱。因为,当时只有一位女孩进过教室,只有她有偷钱的嫌疑,于是,这个女孩被判定偷了钱。“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尽管女孩努力为自己辩解,却始终没有人相信她的清白,连她父亲都认为他做了小偷。

图片来自 网络

女孩被舆论排挤,被有色眼光看待。原本,她因老师帮她说话,对老师充满感激,却意外地发现老师撒谎了,不但没丢钱,却为了面子让她蒙受不白之冤。于是她心生愤懑,无法接受现实,选择自杀却没死成,瘫痪在床十余年。

受了十年的罪,女孩的心终被仇恨蒙蔽,开始变态了,于是她选择了手刃仇人,也让自己走上不归路。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假如,蔡老师当时能诚实一些,抛开面子,坦荡承认自己没丢钱,是不是一切就不会发生了?她的一念之差,引发了“蝴蝶效应”,导致后来发生一系列的杀人案,也导致几个家庭的破碎,结局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看完这本书,不难发现,宇尘还在书中还在埋了多处伏笔,有关丁潜之前配合老宋破案的故事也还没有交代清楚,令人不禁对后续的故事情节心生期待。

总之,这是个很精彩的故事,情节曲折,悬疑刺激,值得一看。

喜欢悬疑类小说的你,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众口铄金导致的罪案疑云||评《食罪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