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好戏?

非常想看的《我不是药神》一直没有看,而并不在计划的《一出好戏》却说看就看了。

所以,人生很多偶然。

有偶然才会有惊喜,或者惊吓。

儿子对这部电影是这么评价的:可以看出黄渤是有野心的。

于是,看着还在热映,就跑去凑了个热闹。因为是7点多的场次,看的人颇多,虽达不到爆满,但空座寥寥了。

黄渤称得上是优秀的演员,“五十亿影帝”,“中国最具号召力演员”,“情商最高的男演员之一”,各种头衔加身,演而优则导,似乎是行业的新风尚了,不想当导演的演员不是好编剧,这次,黄渤身兼数职,一次性把编剧、演员、导演的瘾都过了,而且票房、口碑都还不错,这把票玩儿的还算圆满。

要说我的观影感受么,可能潜意识最能说明问题:

今早我被噩梦吓醒,醒来梳理噩梦的内容,分析噩梦的来由,竟然最后指向的就是昨晚的电影。可以说,这部电影把我吓到了。

自认从小到大,我胆子还算颇大的,恐怖片、悬疑片也不是没看过,能让我看过后有噩梦的经历的似乎没有。

而这部片子,并非恐怖片,也不是悬疑片。若说是哪一种类型的呢?灾难片?人性片?喜剧片?带着这个疑问,我搜了下百度百科,里面对这部片子的定位是剧情喜剧片。

呵呵,这是我认为最名不副实的定位。

我就琢磨,为什么一部喜剧片能把我吓得做噩梦?细思恐极。

大概原因有三:其一,我期待值过高。抱着被惊喜、惊艳的期待走进影院,看的过程却时常出戏。种种不合常理却硬造的情节,虽可以披上荒诞喜剧的外衣,却仍不免让被吊高的口味失望,原想着享受一顿海鲜大餐,没想到食材却有砂砾,硌着牙了,品味的心情也就没了。

其二,观影感受让人不舒服。当然,开头的特效我还是蛮喜欢的,波澜壮阔的海面,滔天巨浪,但给我美感的画面大约就是在开头这一段以及小岛的远景了,其余的画面总体上给人感觉冰冷阴森,加之人性本恶的渲染和放大,阵阵寒意从脚底升起。即便是黄渤赢得美人心的浪漫情节,也特意放在一个幽暗的山洞边,还是个幽暗的水帘洞。这部剧,有很多笑点,但大多是并不舒服的笑点,笑完之后,你总觉得哪里是不对的。或许这是黄渤这部电影想追求的效果之一吧,希望大家在笑声中有思考,有领悟。然而,另外的效果就是,这道海鲜大餐只考虑了食材的丰富,却忽略了菜的色相。

其三,黄渤想得到的太多,想表达的太杂,这里面的确有他的野心和企图心,一部电影,他想不单单用来将一个小故事,而是想把人性的、社会的、经济的、情感的很多道理放在里边,最后告诉你人是高级动物,可以战胜性本恶。但另一方面,这就是搅和成一团的一道佐料乱七八糟的什锦海鲜大餐,热闹是热闹了,诚意是足够了,却失于精致,流于市井。

作为对于拍电影的流程、花费一无所知的一名普通观众,我大胆的假设,这部片子或许最费钱的(演员片酬除外),就是片头的特效和那座废弃的轮船了。其余种种,我看不出有多少特别需要烧钱的地方。

吐槽归吐槽,但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部“诚意之作”。这样的评价我在大多数对这部片子的影评里面看到过,就是你可以说这部片子有很多缺点,但你必须承认,黄渤非常用心的想打造一部好电影,奉献给观众。

现在看完电影,再来看这些影评,我就真的佩服黄渤在圈内的好人缘,那些影评对于黄渤这部电影的“很多缺点”基本一带而过,另一方面浓墨重笔的去肯定他有多么用心打造这部作品。

总体来讲,这部电影我给打个及格分吧。

第一、演员演的还是蛮用心的。黄渤还是一贯的敢于扮丑,一众演员也都接了地气,慢,唯一一个依旧仙气飘飘的是女主角舒淇。而最让我印象深刻、忍俊不禁的梗来自于和伟——那撩人的撩发。

其二、黄渤对作品还是要求很高的,后期大刀阔斧的删掉了很多镜头,也是为了作品完美忍痛割爱了。剧末出演员表的时候,大家看到徐峥二字的时候,集体啊了一声,因为,从头到尾,没有徐峥的一个镜头。我记得之前看“向往的生活”时,黄渤提到还有孙红雷的镜头也都被剪掉了。我看演员表时并没有注意孙红雷大名是否也在。或许因为徐峥排在那一页的第一个吧,大家只注意为徐峥“啊”了,就错过孙红雷是否大名也在了。这里面还要称赞黄渤的高情商,在“向往的生活”里,提到这个的时候,黄渤说:“徐峥孙红雷都剪了,就是他演的整个比主角都好,你留他干嘛?孙红雷和徐峥说你这过分了啊,我说那咱就得论论,你们来我给你们钱了吗?没给吧?没给我又没剪进去怎么了?”看看,这就是教科书般的情商啊!既称赞了朋友的演技,也回应了删除别人镜头的尴尬,更秀了一把兄弟情深。高,实在是高!

其三、八年筹备,半年拍摄,一年后期,冲着这个数据,冲着黄渤这个影帝,必须得有诚意加分项。

其四、故事虽然并不完美,题材也已经屡见不鲜,但还是有些新意。

一出戏而已,还算不上一出好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