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读书笔记1

2020年2月1日

《终身成长》day1

阅读内容:第一章《思维模式》(1~15页)

阅读主题:成长型思维对人的未来至关重要。

三个问题:

1、为什么人生而不同?

书上说有些人认为,物理上的特性造成了人们的这些无法避免也无法改变的差别。这些所谓的物理上的依据包括头骨上的突起(颅相学)、头骨的大小和形状(颅骨学)还有基因。相反,另一部分人则认为,造成人们身上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人们背景、经历、接受过的教育以及学习方法的不同。

我比较赞同后者的观点。在最开始的时候,人类会展现出不一样的气质和才能,但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培训等方法来努力设法提高自己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判断力,让自己变得比以前更聪明。人类在终生学习和大脑发展这一方面比我们自己想像中更有潜力。就像当代智力研究领域的权威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写道,人类的某项专长“并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决定的,而是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获得的”。或者像他的前辈比奈所认为的,一开始聪明的人不一定到最后还是最聪明的。

2、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身上有什么特质?

成长型思维模式建立在这样一种理念上: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相信,人类真正的潜能是未知的(也是不可知的);人类在经过多年的热情、辛苦奋斗以及训练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是无法预知的。书中案例:达尔文和托尔斯泰在小时候被看作很普通的孩子;本·霍根(Ben Hogan),著名的高尔夫球运动员,童年时完全肢体不协调;摄影家辛迪·谢尔曼(Cindy Sherman)几乎登上了评选20世纪最重要艺术家的全部榜单,却没有通过她接受的第一个摄影课程的考试;还有杰拉尔丁·佩奇(Geraldine Page),最著名的演员之一,曾经因为缺乏天赋而被建议放弃演员梦想。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不会给自己贴上标签,或对自己失去信心。即使他们感到沮丧,他们也准备好了去承担这个风险,直面挑战,继续为此奋斗。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自我评估的准确性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有着“一种能够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不足的独特才能”。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有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精神。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热爱挑战,相信努力,面对挫折可以重新站起,以及取得更大(更有创造力)的成功。

固定型思维模式让你更关心别人如何看待你;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让你更关心你能否提高自己。

3、反思,你是什么思维模式的人?

我觉的自己很多时候属于固定型思维的人。可能由于环境的关系从很小的时候就被训练成这种固定型思维模式。像书中说的案例一样,我在记忆中上小学的时候教室的坐位安排,一般都是成绩优秀的同学坐前面,成绩差、爱捣蛋的同学都是往后靠了。成绩好的同学才能当班长等。这无形中建立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我们都强烈的要让自己显得聪明而不是愚蠢。每次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时,我整个人都可以说是处在成败的紧要关头,感觉自己的能力受到了挑战,感到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感觉看到老师对自己进行评估的表情,感受到自己的自尊正在颤抖摇摆。哪还会在乎和享受学习的快乐呢?

我一直来也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小时候别人说我胆小,我就也觉得自己很胆小,每逢挑战新的事物前,那个“你很胆小,你不行”的声音总是会出来阻挡我。一直到现在,带小孩的过程中也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带孩子出去总是无意识地担心别人说我带的小孩怎么样怎么样的不好。我自己也意识到这点,也在努力地改进中,从固定型思维一点点地向成长思维模式靠近。

以后有时间就要学会提升自己,不要花费时间一遍一遍地证明自己;不要总是掩饰自己的不足而是去改变它;不要总是找那些只能保护自己的自尊心的人当朋友,而是找那些能促进自己成长的人当朋友;不要总找那些自己得心应手的事情来做,而是选择一些可以提高自己能力的事情来做。学会成长型思维模式,让自己在遇到人生重大挑战的时刻,依然可以茁壮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终身成长》读书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