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关注亲密关系冲突管理(下)

前一篇文章和大家聊了关于亲密关系什么值得分享的问题,今天,结合自己的离婚案件审理的工作经历,以及一直为亲朋好友提供婚姻情感咨询的经验来尝试回答一下分享是否必要以及分享是否有用两个问题。

二、分享真的有必要吗?——从明明相爱的人却走到对簿公堂的悲剧说起

我在法院从事离婚案件调解的时候,经常会有一种疑惑,刚开始夫妇俩气势汹汹恨不得当天就离,互相把对方贬的一无是处,让我觉得这样的婚姻真的是没救了。但是随着审判的深入,在问询导致双方感情破裂的真正原因时,发现很多原因其实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大错,而往往是一些局外人看起来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正是这些小事让双方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直到最后对簿公堂。而深入调查下来,你会发现其实双方还是有感情的,因为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冷漠。当双方互相恨得咬牙切齿时,其实恰恰是因为有感情有期待。这个时候,我就开始纳闷,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真的不可避免吗?

随着经验的累积与阅历的增长,我发现这些因为小事对簿公堂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  不切实际的期待

很多的小夫妻之所以一语不合就吵得不可开交说到底还是源于对婚姻过高的期待,让婚姻遭遇无法承受之重。

比如说我就遇到这样一对夫妻,其实也没什么根本矛盾,但就是女方觉得男方缺少情趣,又有些固执木讷,而男方则觉得女方一点都不体谅自己,总是对自己提出一些过高的要求,因此经常一语不合就开战,甚至闹到法院。而仔细一了解,会发现当时女方之所以选择男方恰恰是看重他的本分持家,觉得老实可靠。但是结婚之后又期待对方能够突然开窍,能够明白和配合她的百转千回的心思,这确实有点强人所难。我没有判离婚,而是建议他们找婚姻咨询师求助,至少六个月以后实在不行再来法院,后面也没有看到他们再来法院,并且听说有了小孩日子也过得平稳了。所以,有时太过顺利的人生经历会让我们对另一半赋予太多美好的想象,总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一个人,但当我们真正放下这份执着,和谐的关系才有可能生根发芽。

2. 过于自我与任性

据我的观察,一般闹到法院的离婚案件当事人,总体来说性格偏激的较多,说话时候完全不顾及对方感受,不停的唠叨自己事情的情况很常见,缺少克制与换位思考的能力。过于自我和任性的个性,可能在热恋期间因为荷尔蒙影响还能互相忍受。到了磨合期,激情退场,幻灭开始,这样的个性自然会引发激烈的冲突。而离婚的高发期往往也是有了小孩需要双方父母过来帮忙照料(尤其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很普遍),一大家子挤在一个小空间,过于自我的特点就会在更为逼仄的空间和复杂的家庭关系中进一步放大,直到最后无法调和。

我就处理过这样一段夫妻的案例,其实两个人感情基础不错,中学时候就互生情愫,到生孩子的时候都十几年感情了。男方性格比较偏激和过于自我,尽管也会有些小矛盾但不至于产生大问题,但后面女方父母过来帮忙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女方的父亲也是个强势角色(其实和女婿性格有点像,所以我们找另一半往往会原生家庭模式的重复),父亲和丈夫就开始水火不容的吵直到最后大打出手,看似完全过不下去了,但是一了解呢,发现其实夫妻双方还是有感情的,只是矛盾激化到这个程度觉得无法收场而已。因此我还是没有判离,不过建议他们不要住到一个屋檐下(其实两口子薪水挺高的,根本不用省那点租房钱),他们照办了,后面还真没有再闹到法院来了。所以,过于自我与任性的性格缺陷再加上比较复杂的家庭关系需要处理的时候,婚姻往往就容易触礁。

3. 缺乏沟通的技巧

美国著名婚姻心理学家John Gottman博士经过长期系统的观察与分析,曾大胆宣称自己可以根据短短五分钟的夫妻互动录影片段,预测出哪些夫妇未来会以离婚收场,并且预测的准确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其核心依据就是夫妻双方的互动模式,如果双方的沟通中消极互动模式(如批评、蔑视、争辩及冷战)比重很大,那么分手的几率很大。

尽管我觉得博士似乎有点太神,不过我在做婚姻法官的实践中确实深有体会。有些当事人的沟通方式实在让人无语,言语中充满了指责、抱怨、讽刺甚至谩骂,就连我这个做法官的听到有时都会来火,就更不用说和他每天朝夕相处的人了。并且这样的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哈,其实我是为你好……”但是如果连一点倾听的耐心都没有,全是挑剔和指责,我确实看不出这样的为对方好在哪里。不过话也说回来,有些人还真是好心办坏事,因为真的不知道怎么沟通,有时我对当事人单独做调解询问他们的意见时,他们其实还是能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需求的,但唯独一见面就控制不住,除了指责,似乎就找不到其他的沟通方式了。当然,我也很能理解,因为我自己的原生家庭也是这样,一沟通就争吵,并且口不择言怎么伤人怎么来,有时伤感情了半年不说话,所以我对这样因为缺乏沟通能力而导致冲突的情景比较熟悉,也更坚定了我学习心理学和去做沟通培训师的决心。

因此,对于亲密关系的维持与稳定,应对冲突的能力是决定木桶能装多少水的那块最短的木板。浪漫与激情确实能给一段关系锦上添花,但并不能雪中送炭。而亲密关系冲突处理能力的拥有则至少能保证一段稳定良好的关系,不至于造成明明相爱却无法相处的遗憾。记得中学时候听过毕淑敏(大学以前看了很多她的作品)谈婚姻的一个采访,当主持人问她怎么评价她的婚姻时,她说:“我不认为我的婚姻有多浓烈的爱情,但是比较优质吧,因为我们彼此懂得尊重与欣赏。”她的诚实的回答对我的婚姻观影响很大,婚姻不需要那么多浪漫与激情,但更需要务实与理性来应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与争吵,这才是优质婚姻的稳定器。

三、分享真的有用吗?——亲密关系冲突管理能力靠学习获得

我想这个问题可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我真正决定来从事这个职业的原因。我的回答是:“可以!并且主要是通过学习获得。”人们很喜欢总结有些人拥有好的婚姻是因为命好,遇到了对的人。不可否认,两个人的匹配度是婚姻幸福的重要基础,但我们一定要意识到——“人是会变的”。你不能保证今天的合适就是你们漫长婚姻的保鲜证明,因为从人性来说,不管多好多坏的情况,我们都有适应的天性。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目前找到的是布拉德皮特或安吉莉娜朱莉这样的帅哥美女,看久了我们也会习以为常的。相反,我们即使刚开始抓了一副烂牌(比如对容貌性格不满意),时间久了也会适应(如果能够熬过争吵期进入稳定期的话)。所以,关键是我们的选择,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亲密关系。

而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成长例子。从天性来说,我应该是不太适合传统的婚姻的,个性太强,喜欢自由,不喜欢规则与管束,好胜心和攻击性都比较强,对于自我成长与精神对话极其重视。用我妻子的话说:“就是野蛮生长,对于文明规范需要重新学习。”但就是我这样一个极度渴望自由的水瓶男,竟然走入了婚姻并且还成了亲密关系管理培训师,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这所有的改变恰恰来自于学习和成长。

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也是一个喜欢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践行者。因为内心的困惑与焦虑,十多年前我就开始疯狂的阅读心理学的书籍,国际国内的知名心理专家的书都翻过。尽管有些囫囵吞枣,但因为带着问题在读,内心的困惑倒也切实地得到了疏解。尤其武志红老师的关于原生家庭对我们内在模式的影响的分析让我理清了很多困扰我多年的问题,而后面在海外MBA的求学过程中,我系统的学习了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运用,尤其是学习了领导力沟通的一些方式与技巧,接受了国际纠纷调解师和领导力辅导师的系统培训。当然,也因为在各种文化环境下的项目合作以及换位思考经验的增加,我发现自己与妻子的沟通也越来越顺畅了。尽管还是会有争吵,但建设性冲突的比例显著上升,而破坏性争吵(伤感情)的情况明显减少。而我在整个冲突的过程中,对于情绪的控制力也明显增强了,更懂得观察自己的情绪了,也更懂得对方情绪背后的真正需要了。这些我不得不说真的要归功于学习与运用,我的认知边界在不断的扩展,而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力也在不断的加强。

而更神奇的事情是,我的变化也带动了妻子的变化,我明显感觉她也在不断的观察我的改变与成长,这种观察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她的成长。比如在我们吵完架后的“蜜月”期时(我美名其曰“小吵胜新婚”),我经常会把影响我的好书推荐给她,而她也真的会去读,我在不断的增加我们两个重叠的部分,这样我们的交流与理解也在不断的加深,从而形成积极的正循环。正如《小王子》里面小王子在遇到整片玫瑰园但对最初那朵朝夕相处的玫瑰念念不忘的经典独白:“你们很美,但你们是空虚的。……没有人能为你们去死。当然啰,我的那朵玫瑰花,一个普通的过路人以为她和你们一样。可是,她单独一朵就比你们全体更重要,因为她是我浇灌的。因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她身上的毛虫(除了留下两三只为了变蝴蝶而外)是我除灭的。因为我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甚至有时我聆听着她的沉默。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愿你也拥有那朵因为你的用心浇灌而变得独一无二的玫瑰!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要关注亲密关系冲突管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