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听上去跟我们的学前教育专业不靠边,但我觉得却有着很大的联系,我们每天都在生活、工作,一个好的心态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最初熟知这本书是在六年前,我的带班老师带领大家看书推荐的这本书,对书中印象比较深的有三点:
一、我们每天都在抱怨哪些无关紧要的事?
作者讲了一个他自己真实的故事。他家住在马路边的急弯处,弯道需减速,但离他家不远处又是高速公路,他家就成了驾驶员加速或减速的必经之道。某日,一声奇怪的尖叫打破作者思绪。才发现,自家的猎犬金吉尔被车撞了,躺在路边痛得大吼大叫。她伤得很重,无法站立。他家的女儿一直叫着狗的名字,眼泪止不住的流……
作者四处寻找肇事司机,最后看见一辆卡车牵引着拖车,正爬坡加速准备上高速。他把在路边大哭的女儿以及一脸惊恐的妻子丢下,跳上车子驶出车道,疯狂加速,只是想要马上抓住那人的领口质问:“你为什么要撞我家的狗!”
在路面颠簸着,看见车速已到八十三英里的时候,作者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突然想到自己如果在开车时丧命,对家人来说更是沉重的打击。放慢了速度,保持了一定距离,卡车司机却停了下来。
作者从车上气势汹汹地下来,对着司机尖叫到:“你撞到我的狗了!”司机说了一句,作者没听清。在他眼里,司机的微笑就是一种挑衅。“什么?你说什么!”作者大吼了回去。机还是微笑着,慢条斯理地说到:“我知道我撞到你的狗了,你现在究竟想怎样?”作者对司机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十分不满,扯着嗓子大吼:“把手举起来!混蛋!我要宰了你!”
那一刻,作者写到,自己是真的气得火冒三丈。虽然知道打架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但还是想要把眼前这个目中无人的司机暴打一顿。“先生,我不跟你打,如果你打我,那就是伤害罪。”作者在一旁紧握拳头,咬牙切齿,司机还是保持一贯的微笑,在他面前大摇大摆地开车远去。后来几天,作者都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那人满脸微笑的样子让他怒火中烧,那句“你想怎样?”在耳边回响,自己在脑子里不停地演绎,如果打起来,自己要怎么恶狠狠的去揍他,要打到他何种程度才能释放心中的愤怒……在无法派遣自己心中的愤怒,连续失眠之后,作者在日记里写满痛苦、不满和抱怨后,突然写出了一句: 伤害者自己也是受伤的人。作者觉得自己痛苦,但也逐渐释怀,也通过这句话觉得那人也许过得并不如意。
每天发生的事情都那么多,而抱怨就像我们的自然反应。话是从我们口中说出,耳朵听得见,却不一定听得懂。我们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一些话语像是在抱怨生活。但那些东西从别人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我们是能够真切感觉到抱怨真的无处不在。这就像空气,充斥在我们身边,不刻意去留心,你就不会觉得它存在。但,生活里那么多的抱怨,我们好像真的没有注意到。
二、别人的抱怨是否是自己的抱怨?
当你觉察到抱怨在自己身边炸开的时候;当你觉得别人的抱怨不可理喻的时候;当你无法忍受周围人无休止的抱怨并对他们产生憎恨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也许和她们是一样的。作者提到我们说闲话或者抱怨的主因之一,就是希望在相较之下,自己能显得更加优秀。
“我至少不会像***那么糟;那人真丑;那人很自私……”当我们指出他人缺点的一瞬间,也就是在暗示自己,很庆幸我没有这样的缺点,所以我比你优秀。抱怨就是变相的自夸或者来自内心深处一些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在心理学界有一个叫做吸引力法则的东西,含义就是表面之意。作者的观点就是:如果你注意到别人身上的某个缺点,是因为自己也有;自己对他人的厌恶之处,就是你和他们的共同点。如果你在别人身上发现了一个缺点,是宇宙指引你在自己身上找到它并加以修正。
同样,你看见别人那些优秀特质的时候,是因为自己也有。而且这些特质还蕴含着潜能,如果你能在自己身上发现并聚焦于此,好好培养,这些优点就会越来越明显。
我们一直都会与周围的人保持一致,我们曳引着他们,他们也反过来曳引着我们。就像女生宿舍里的生理周期,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在时间上同步;家里人的品行爱好,也总会在潜移默化中趋于一致;抱怨也是如此,当你与一位爱抱怨的朋友待久了之后,自己抱怨的次数只会是有增不减。
所以当我们觉察出自己身边有多少抱怨的时候,我们能看到,我们可能正藉由自身的参与而引来抱怨,然后发出抱怨。自然,如果你希望周围人不再抱怨,那就必须先以身作则。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改变,人们会改变只是因为他们自己想改变,而我们一旦露出希望改变他人想法和行为的时候,他们反而会更加守住现有的行为。但我们可以影响他们。
“与怪兽搏斗的人要谨防自己因此变成怪兽。如果阁下长时间的盯着深渊,那么,深渊也会同样回望着阁下。”这句话是一位著名哲学家说的,他叫尼采。
有注意到吗?当人们聚在一起,对话是怎样发生的吗?对话不断从一个主题跳跃联想到其他的事情,每个人都想要各抒己见,发表意见,占领话语主动权。酗酒者和吸毒者的勒戒文学写着:“我们的疾病是与日俱增的。”抱怨也是。下一次谈话时你可以注意一下,当有人开始抱怨的时候,这个局势就会急转直下。而一旦较劲的态势出现,抱怨就会变成一场竞技运动。
本来没有人想要发牢骚,但是每个人都想要赢过其他人,觉得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才是痛苦的、伤害性的、不公平的……而我们大可选择停止抱怨,但当时,周围人和自己都不会意识到我们已经有多么大的负面情绪了。
三、 杜绝抱怨,才是健康的沟通。
我直接引用了书里某一节的标题,也是我最需要努力去改变的一点。
作者说:人们抱怨自己不健康,好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并且回避让自己“反感的事件”——例如采取更健康的方式。心理之于身体,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虽然目前没有很好的研究结果能支持这一论点,就我目前的认知水平,我还是愿意选择相信作者这一说法。
在沟通里,还出现了一个和抱怨一样,不可忽视的一个词: 闲话。
作者没有反对我们说闲话,但是有两个原则:
1.我们说闲话是为了恭维那个不在场的人。
2.那个不在场的人如果现身了,我们也可以一字不漏的重复自己说过的话。
但我们闲话的内容往往都不够严肃与正经。有些话表面听起来说得很正面,但总能感觉到里面有不舒服的深层次含义。要是我们写文章都有这手法,那也是很不错了。
如果你是个平常喜欢说闲话的人,那你会发现,只说好听话赞美那些不在场的人,一点都不好玩。
最后跟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21天“不抱怨”活动?
作者威尔·鲍温是美国的心灵大师之一,他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 觉得很难吗?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而你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戴上紫手环,接受21天的挑战,为自己创造心想事成的无怨人生!少抱怨,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