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 |《共情与倾听》

  2022年12月26日,在萧山第一中文演讲俱乐部做了第二条路径MS的L1-2-1的演讲,担心自己之后会把文件遗忘或者漏删,就一并记录在此吧。

谢谢萧一中❤️

其实我说的不好,演讲部分落下好多。


正文:

  10月24日下午4点多,我的朋友楠姐给我发来一条微信,说想给我打个电话。看到消息的时候下意识的反应是:是不是楠姐和男朋友吵架了?是不是老板又叫她加班?我在心里想好了一切话术,等着楠姐一开口,就和她一起骂男人,或者一起骂上司,反正都是男人...

  这通电话我们到晚上9点才拨通。电话那头传来的是强忍着悲伤的情绪,却依旧止不住的抽泣声,我试图问清缘由,才知道是楠姐的堂弟意外猝死了,楠姐和我说着一直以来表弟出现的情况和反应,不喜欢和人交流和说话,整日喜欢拿个手机,吃完饭就回房间。但是很勤俭持家,住校后一周花了多少钱都会和父母汇报,例如:早餐在学校吃了3块钱…正是这样,家人们都觉得堂弟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又恰逢青春期,想玩手机就玩吧,就一直随表弟去。

  10月24日是周一,23日下午,爸爸刚把孩子送到学校,第二天就接到了学校的电话,告知说在排队做核酸的路上猝死了,没有救回来。

  给我打电话的那一刻,楠姐就在表弟的家里,因为要做法事,亲戚朋友也都来了。在电话这端的我,回想着高考毕业时,我去楠姐家做客,表弟也来了,在送我回家的路上,楠姐在路口给表弟买了一个他爱吃的烧饼,表弟就这样一直陪在我们身边。

  电话结束后,我很是难过,我难过是因为表弟的离开,但更是因为我没能在那一刻给到楠姐一些情绪上的抚慰。电话的最后还是楠姐说:三川,我先不和你说了,人越来越多了。

  我一直都给自己标榜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这样的细腻能够在我的朋友伤心难过时,我能迅速捕捉到他们难过的地方,并且给到他们恰如其分的安慰。

  难过的是,那一刻我没有,为了弥补我的过错,第二天我给楠姐发了一条消息,你好些了吗?自那之后,我们便再也没有联系,这件事一直藏在我的心里,它总是时不时的出现告诉我原来在那个时候我没有处理好这件事情,我是一个不会共情的人,学了这么多年的专业知识,在真正实践时还是没能给我身边的人提供帮助和价值。

  11月的时候,我报了一个班。在这个班上,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同情和共情的区别。视频里告诉我们:首先,我们要非批判的接受对方说的所有话,并且告诉他:嘿,我理解你的感受,你并不孤独。第二,共情和同理是一种选择,为了能和你站在一起,我必须将自己内心深处能感知你的那一部分翻出来重温。如果你真的无法重温,你宁愿说: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但是我很高兴你愿意告诉我。而不是在那一刻告诉对方,例如说:还好,楠姐,你的三妈年岁还不大,依然有生育的能力。

  到这里,有些伙伴可能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这句话真的有效吗?我都不知道我要回答什么?我真的能帮助他吗?事实上,仅仅一句回复几乎不可能让事情有任何好转,能让事情变好的,是我们之间的羁绊。

  我相信大家都看过余华的活着,作者总是能在合适的时间把人物的感受恰好的表现出来;相信大家也都看过《甄嬛传》,剧里的嬛嬛和眉姐姐的对话也总是让人觉得这才是沟通。她们的共情能力是极强的。

  今天的会议结束后,我想给楠姐打一个电话,想问问她当时那个电话里我的回应你的最真实感受是什么?既然共情是一种能力,那就能够后天习得,希望今天的演讲可以带给你一些启发。谢谢。

萧山第一中文#144会议

晚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演讲稿 |《共情与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