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十月(一)

认真逛超市的小伙子,喜欢坐购物车的小伙子

十月的十月,是以一场贯穿整个国庆假期的流感开始的。发烧、咳嗽、流鼻涕一样不落。吃药、打吊针、做雾化全上阵,折腾几天后,才打败病毒。

事后,天气突变,提早入秋。妈妈给你穿厚衣服时,会带上一句:“多穿点衣服,不然会感冒哦”“感冒打针”你会接。“感冒了,还要做什么”既然你提起了,我们接下去聊吧。“打针,吃药,还有吸雾”这里的吸雾是做雾化。感冒的打针和吃药,让我们手足无措。勺子根本送不进你的嘴里,因为你会用舌头把勺子抵出来,或者药喂到嘴里,全部吐出来,边吐边喊“好甜”。你的药基本都是甜的,但我想你因为发烧嘴巴是苦涩的,或者可能不会表达“好苦”,用蜂蜜的甜味来代替了你不喜欢的味道。因此,每一次的喂药,都是大家齐上阵,最终也还是你占上峰,药进嘴里一半,我们心痛又焦急。打吊针又爱动,手打肿了。药水全部打完,高烧(38-39度)持久不退,急得妈妈在医院像赶鸭子一样,赶着你在儿科来回跑,一身大汗,退烧回家。“打针,打哪里呢”“打手手”你伸出打针的手,给妈妈看。

“还有脚脚”你把小脚给抬起给妈妈看。因为手上扎不到了,医生给你扎了脚上。

“还有什么”

“还有扎手指,好痛”说“好痛”时还做出皱眉的样子,看你眉毛的程度,都能感受到确实是好痛。

“妈妈摸一下,不痛”伸手和脚给妈妈。你哪里痛,妈妈都会给你摸一下或者亲一下,然后告诉你,摸一下或者亲一下之后没有那么痛,因此,你觉得哪里痛了,也会让妈妈给你摸一下或者亲一下。回想起这次感冒,一是可能也是流感季了,每天去儿科,满满的都是打针、做雾化的孩子;二是,只是猜想也没啥理论依据,是否和9月底的戒奶有关呢。因为总是听说,孩子戒奶不适应,会发烧之类的,但是你这么大戒,应该影响不大吧。

自己拿着做雾化,进步很多,不怕了,也主动了

戒奶

9月27日,你1岁10个月23天。妈妈终于下定决心给你戒奶。也做好了一周艰苦奋斗的准备。第一天晚上,洗漱完你抱着兔子,揪着兔子耳朵,挨着妈妈,说着“喝奶、睡觉”。“十月,你这么大了,可以不喝妈妈奶了,妈妈抱你睡觉,好吗”“喝奶、睡觉”“那妈妈给你泡牛奶,好吗?”“喝奶、睡觉”还是只有这个回答。伴随着的是哭,拼命地哭。嘴巴里不停地喊着“喝奶、睡觉”“喝奶、睡觉”……喊着喊着,搓脚也安排上了。很可怜也很心疼你,但是不能退让,只是安慰你,和你讲道理,你虽小,但是有的道理,我发现你能听你去。哭了十几分钟,喊了十几分钟也搓了十几分钟的脚,最终累了,躺在妈妈怀里,脸上挂着眼泪,睡着了。一整晚也没闹。第二天中午,你又开始走你的睡觉流程:抱兔子,揪耳朵,挨着妈妈躺着嘴里喊着“喝奶、睡觉”。得不到妈妈正面的直接的回应,又是哭。妈妈做好你哭十几分钟或者更久的准备,也正想和昨晚那样,抱着你睡觉。半睁着眼睛看着你哭,看着你挣脱出去,躺在自己的位置,哼哼几句后,就发出了轻微的鼾声。整个过程,可能2分钟,意外之喜。第二天晚上,走完你的睡觉流程,没有得到回应,也不哭了,滚到床角落,侧着躺着,翘着屁股,慢慢睡着了。第三天、第四天…都没有发作。总算是断了。妈妈松了一口气。做好长期的艰苦奋斗,结果战斗提前结束,私下窃喜,悬着的一颗心也慢慢落了地。和外婆说起戒奶的事,外婆心疼你,“他没有2岁就戒奶…”

妈妈真棒,你真棒

周六下课后大家,已经很晚了,你还在家等妈妈。洗漱完,熄灯,借着窗外微弱的光线,我们或坐或躺在床上,给你酝酿着睡意。“十月,抱着你的兔子,躺在爸爸那块,妈妈给你讲故事,好吗?”“不要”“你不躺过去等下爸爸看完书,那块就没你的份了”“爸爸看完,没你的份”鹦鹉学舌着, 顺便滚了过去。“讲什么故事呢?”“丑小鸭故事”“好吧,丑小鸭的故事,‘从前,有只鸭子,出生的时候,很丑’”丑小鸭的故事,妈妈给你讲了不下10遍,只有第一次你是完完整整听完,或者说妈妈完完整整地尊重了作者。那次听到最后,妈妈讲一句,你跟一句。后面的几遍,可能妈妈改了故事的发展脉络,比如,最终都会改成,到了晚上,丑小鸭要睡觉了,丑小鸭妈妈说:丑小鸭,到睡觉的时间了哦,闭上眼睛,不讲话,睡着了后,你会变成一只美美的鸭子,要什么有什么。或者是,你对于丑小鸭的故事失去了兴趣,不想再听了。“小南故事”你打断妈妈“小猪给大伙写信:‘我做了好吃的蛋糕,大家快点来尝一尝’,小南换上漂亮的衣服,骑上自行车,出发啰,自行车转啊转,发出什么声音呢”“滴嘟滴嘟”你用你最喜欢的拟声词回答。“滴嘟滴嘟是小汽车的声音呢,自行车的是‘丁零丁零’”“丁零丁零…”“轰隆轰隆”“滴嘟滴嘟”…你的拟声词越来越多了。“十月,还有卡擦卡擦”“妈妈真棒,你真棒”借着窗外微弱的光线,妈妈看见你爬起身来,对着妈妈作出真棒的手势,微笑着夸奖妈妈。“十月真棒,夸奖妈妈了。”妈妈也朝你做出竖拇指的动作。平时,你做得比较好的地方,爸爸妈妈奶奶都会竖着大拇指夸奖你,“十月真棒”,这会,你不仅会了这个动作,这个话,也知道加上被夸奖的对象。陪伴的岁月就这样从指尖溜走,你也从这一瞬间逐渐长大。

孩子是一张白纸,给予什么、他就接收什么,然后再输出什么。这近两年来的陪伴,加深了这种认识。妈妈宣扬的是鼓励式教育而非打击式教育。妈妈给你穿新衣服、新鞋子、新裤子时会夸一句,“哎呀,十月穿这件衣服真帅气!”,妈妈穿一件你没见过的衣服,你也会眯眯笑地夸一句:“妈妈衣服好看”。也会说“奶奶裤子漂亮”“爸爸衣服好看”。你看,这是你的输入、也是你的输出。

物品所有权

越长大越小气,这是我们对于你物品所有权意识逐渐增强最直接的感受。你的所有权意识目前经历了三个阶段:1. 妈妈向你要东西,你会配合,不管这个东西你多么喜欢:比如最喜欢的饼干,妈妈想要尝一下,你会捏一点点塞到妈妈嘴里;2. 妈妈向你要东西,你不喜欢的就给,喜欢的一定不给,但是吃不完的东西会主动给出去,不管妈妈是否喜欢:经常是苹果吃一半不想吃了,强行塞到奶奶或者妈妈手里、嘴里,不要就以哭来抗议;3.讲道理和不讲道理参半: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有时我的也是你的。比如,妈妈手机放在桌上没拿,爸爸拿了。赶紧从爸爸手里要过来,送到可能在厕所、可能在阳台上的妈妈的手里,别人不能碰;爸爸和妈妈买了同款手机,刚开始你没反应过来,盯着爸爸的手里的手机,一直叫嚷“妈妈手机,妈妈手机,给妈妈,给妈妈”;爸爸说,妈妈手机在这里,你看,是不是。妈妈有手机了,爸爸的手机又不是这样的,你困惑了。“点点阿姨手机,点点阿姨手机”,点点阿姨来过几次,你也见过阿姨的手机,和妈妈的也是同款,不同色而已,所以你以为阿姨的手机落在了这里。爸爸耐心和你解释款式一样,颜色不一样,你听懂了。经过对比后,你再也没因为手机这事,来要求物归原主了。

喜欢车,各种类型,认真玩车的小伙子

快点走,快点走,十月粑粑好臭

这么大的你,吃喝拉撒明明能自主表达,但是一涉及到三急的内急问题,总是让人措手不及,比如明明要尿尿了,带你去厕所时,总是说:没有尿,没有尿。再想坚持一下让你尿尿,你总是用全身的细胞来排斥,大哭、挥手、蹬脚。只能作罢,等你自己想尿了再说。偶尔几次,都是到玩着玩着直到不能等的时候,急匆匆地跑过来说“拉粑粑”。有时正在洗碗的奶奶以最快的速度洗好手擦干,正准备给你脱裤子时,一泡尿将裤子、鞋子和袜子都尿湿。平添了一堆的换洗工作。在教导你“有尿尿了要告诉爸爸妈妈或者奶奶,然后往厕所跑”后, 你逐渐地接受了。一有尿尿或者粑粑,说完后就往厕所跑,等你拉完,放你下来,裤子还没完全提好,你就转个身,往外跑,边跑边念叨:“快点走,快点走,十月粑粑好臭”,如果从正面看你,还能捕捉到你皱着眉头嘟着小嘴呈现出来的一脸的不屑和嫌弃,有种逃离灾难现场的幸灾乐祸感,好像晚走一秒,就被自己排泄物的臭味熏晕了一般。解放天性也不过如此吧。

表达情绪

在家的日子,总是以你为中心,管你吃、管你睡、还管你玩。你现在很会表达你的喜怒哀乐等。喜:眯眯笑,捂嘴笑;怒:哭、大哭、坐地大哭、坐地大哭带搓脚;瞪眼、横眼;哀:皱眉,生妈妈气,叫也不应,或者说什么都回答:不要、不是;乐:当然是哈哈大笑,有时还带跑、跳、转圈、跳舞,一言以蔽之:手舞足蹈,形象生动。你喜欢吃枣,但是最近的你不乖,枣壳不知道吐。妈妈拿给你枣前,会把壳去掉。一次,你急着要,妈妈没及时给,还被你看见对枣动了手脚,不得了了,大哭,给你枣,也不要,并且丢得到处都是。

“十月,妈妈没有吃你的枣,你看,只是去枣壳而已”妈妈把洗干净的枣递给你。“不要”你开始不讲道理,无理取闹了。“妈妈说给你四颗,你看,这刚好四颗,没有少呢”

“不要”还在和妈妈赌气呢。“那你不吃的话,这个枣给谁吃呢”我看穿了你的把戏,直接给不行了,得采取迂回战术。说完并把枣盘放在你旁边的沙发上。“你不吃的话,怎么办呢,没人吃,那我放这里吧,看看谁要吃”“十月吃枣,十月吃”两只手很快将四颗枣拿完,迅速塞进嘴里,吃的津津有味。不喜欢喝水,妈妈总喜欢问你,“十月,喝水吗?”“不要”回答地非常坚决。“喝一口嘛”妈妈穷追不舍。你开始厌烦了,除了嘴里的“不要”更加急促之外,右手放在胸前左右摆动着,如同大人拒绝别人的要求那样,表达你的态度,态度坚决的明确。孩子大人样,是一种可爱,也是一种成长。

喜欢面包,早餐就吃面包+牛奶+鸡蛋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月的十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