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强大xmind8与简洁的xmindzen

xmind是我最主要使用的思维导图工具,从xmind8(后面简称X8)开始,到现在的xmindzen(后面简称zen),我见证了它的改变,这次软件风格的转变与其说是ui的升级,不如说是价值观的一次彻底转型。


xmindzen 与 xmind8

zen的优点

简洁美观

我想即便没有使用过xmind8的人,直接对比两款软件,一定也会得出xindzen比xmind8要简洁、美观的结论。

  • ui的设计需要贴合生活、明确不同主题风格以方便受众人群的不同口味,这已经是软件开发界的常识了,xmind自然也深谙此道。
  • 据官方所说,这次zen的ui升级,是从自然界植物生长的形态中获取的灵感,这听着挺高大上的,虽然我是看不出这些图形元素具体参考了哪些东西,但总体感觉还是比x8更加圆润舒服,也确确实实看得出开发团队是真的在用心打磨产品。
  • 同时,zen在操作功能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具体删了哪些地方不一一细讲,下面是一张二者“可设置快捷键”的对比动图,我相信差别一目了然:


    zen与x8的功能差别
  • x8中被砍掉的许多功能其实都是新用户在轻度使用的情况下用不到,xmind要打造一款真正友好的软件,把这些功能砍了是必走之路。

快速

  • 新一代的xmindzen,按开发方的说法,他们从底层重写了程序的代码和逻辑,使整个软件变得更加轻便和快速,没有重度使用过x8的人,我想是没办法理解这一点对使用者到底意味着什么。

  • 我是一个曾经试图依靠x8来打造自己全套知识体系的妄人,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深刻的了解到,当调整一个数据量非常庞大的系统时,零点秒的延迟时间,对于使用者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 先不说每个操作都延迟零点几秒后最终会叠加出多少的时间损耗(甚至让软件无法运行),单就每次停顿的那零点几秒而言,就可能影响你整理信息的思路与记忆,这样的卡顿干扰相比游戏中的卡顿干扰来说,也许并不那么地让人烦躁,但也正因为它的隐蔽,破坏性更大,对于一个知识整合者来说,潜移默化的干扰才是致命的。


    内部腐烂更难察觉
  • 毫无疑问,zen在操作大系统上拥有更快、更舒心的体验,而对于思维整理这件事来说,这一速度的提升带来的将是质的飞跃。

zen的缺点

功能弱化自然会带来许多缺点,这里我挑几点对我来说最不顺手的缺点来讲:

  1. x8的选中同级主题和选中子主题快捷键功能,这两个功能还是非常强大的,特别是两者配合起来使用,可以快速批量的更改一些主题的格式,非常方便,若这个功能被砍掉,整个软件的宏观调控能力直接下降了一个等级。


    选中同级主题和选中子主题

2.适应了主流语义的快捷键,也就抛弃了原先的快捷运作模式,对新用户友好了,对老用户自然不是不那么友好了,添加标签、添加便签以及主题下钻,这些原本是f346一路排下来的快捷键,被改到了星罗棋布的位置。
3.标签添加的提示功能直接砍掉了,这就基本相当于把整个标签系统的机制都给删了,设想如果已有标签无法被快速识别和添加,那么添加标签和添加便签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x8中已有标签可以被快速识别添加

总结思考

  • 我想xmind开发团队在选择这条简洁美观、快速的进化道路之前,一定也考虑过许多其他方向的前进道路,而他们最终选择这样的路,我想这不光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也是市场和时代的选择。
  • 选择做复杂的工具,等待人们来熟悉自己——就像word那样先把功能做大,然后再推出一系列课程;还是做简单的工具以方便更大的用户群,并以此为基础培育更好的用户生态体系,是两套思路,没有对错之分,只能说xmind选择了今天的路,也是环境使然。毕竟把工具做专业,然后让用户来适应自己的路,太多人在走了,并且在这个信息快速迭代的时代,又有多少人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一款新软件呢?
  • 对于能花大量时间在思维导图上学习的我来说,x8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如果有精细化加工的需求,我会用到它,但如果精细化加工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大,而需要处理的信息数量非常庞大时,我则会使用zen。
  • 回到我始终倡导的那一点,工具始终只是工具,对于工具使用方法的学习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要始终明白, 工具只是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好的一种辅助,优化我们的生活才应该是人生的本质,千万不要让工具绑架了自己,变成庄子口中那种“以有涯随无涯”的无知妄人。

后记

在实践对比了幕布和markdown的写作风格后,我最终还是决定使用幕布来写作,毕竟这样方便随意删减和调整顺序,同时幕布对于字数的拿捏控制也非常到位。虽然在幕布上一边写作一边调整结构会比较耗时,但这样产出的作文看上去更加精致一些,所以今后自己还是要沉下心来慢慢打磨作品,这样才不负今天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011强大xmind8与简洁的xmindz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