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放弃无用社交,别去追不定的风

很多朋友又开始上班了,开工才几天,2019年已经过去了12%;即使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独自一人比在人群中更加舒适

不过,不得不忽视人际交往也是我们生活的必须。如果生活是一场马拉松,生命中遇到的人也是一种能量补给或碰撞的同类因素。《请停止无效社交》是在微信读书偶然间看到的一本书。

最大特点:简单 明了 具体 案例接地气 柔和

推荐大家有空翻翻。

一、有种社交黑洞叫无论怎么努力都是徒劳

就像整理居室一样,人际关系也需要时常管理、维系、甚至是断舍离。

“无效社交”这个概念在最近几年很火,背负物质压力却又鲜有感受到世界温暖的我们,也许大多数只有在满是疲惫的夜晚,开始反省自身,试图给过度挥霍的精力和热情来一次梳理。


关于“无效社交”的概念,作者用一句简单明了的话一针见血指出:

“当你的能力、地位、资源配不上你的社交野心,你所做的不过是无效社交。”-书摘

当一个人渴望成功,或在接近成功的时候,也不断修行自我一步步调整的过程。如果只是一味接近而并未具备相应的潜质或是实力,那是一件迷茫且辛苦的事情。

就像作者后文所分析的那样:

“当你又额能力但尚未显山露水的时候,你的社交成本就会很高,你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很多努力才能让别人了解你。”-书摘

二、人脉的真相:能力是1,人脉是1后面的0

因为大学念的是市场相关专业,所以从入学第一天开始老师们就强调了资源的重要性,很多学长学姐更是借此号召大家加入学生会或是相关社团锻炼自己。在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小白眼里,“人脉”代表着是一个十分神秘却又想拥有的勋章或是标签。

这本书最开始就揭示了所谓“人脉的五大真相”

1.每个人的社交需求是不同的

2.每个人能维持的关系是有限的

3.能力是1,人脉是1后面的0

4.用得动的才是人脉

5.临时抱佛脚是没用的

-书摘


1.每个人的社交需求是不同的

影响因素:职业 性格

社交永远是基于一个人的社交属性开始的,在学生时代也许兴趣,工作后更多的话题是职场或者是当下的焦虑与困惑。

2.每个人能维持的关系是有限的

保持社交关系最大值:150人

书中引用了英国的人类学家邓肯的观点,邓肯认为:圈子的数量增加,意味着社交负担成倍地增加。在他的研究中,150这个数字代表我们可以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


3.能力是1,人脉是1后面的0

从不否认自身能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互惠互赢的交往中,不管是希望互相取暖,还是合作共赢,都是基于本身的能力。世界并非靠弱者推动。

4.用得动的才是人脉

不管是友谊触礁还是总结感慨,朋友们的聊天中,总是会总结一句“朋友在精不在多”。这句话看上去和老师教授的积累人脉有点背道而驰。其实还是殊途同归,因为很多时候,真正的人脉不仅仅是熟人,更需要靠谱的熟人。

5.临时抱佛脚是没用的

人际交往如人饮水,平时疏于管理,人脉的效力会大打折扣。


三、平等的社交,是基于平常心的对待

作者在书里提及自己采访各个行业大咖的往事,初入职场的时候,和大家有着一样的紧张不安,经过长期的试炼,她写下一段话,我觉得很适合给大家打气:

“平等的人机观指的是,平视我们遇到的每个人,不管他是身价不菲还是一穷二白,是位高权重还是卑微渺小,是养尊处优还是度日艰难,是名校加持还是压根没受过完整教育,我们都平等地对待他们。既不因为对方拥有的资源优越于你,而自卑怯懦、低声下气、刻意讨好,也不因为对方的处境不如你而骄傲自大、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书摘


多数时候,我们渴望双方沟通是建立在一个平等的沟通基础上,也许寄希望于外界,不如改善心境,做一个不卑不亢的有效沟通者。

观后感:在看完这本书之后,个人而言还是要多练习,以免落入“懂得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陷阱里。分享一个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分享过的方法,第一天,拿出录音笔记录自己一天所说的话,看看哪些说的是废话,不必要的话,然后慢慢改。嗯,大意是这样的。

《请停止无效社交》除了讲无效社交,还对症下药讲了许多人际交往的干活,比如高情商的共情、怎样结识超级交际枢纽式的人、如何成为沟通高手等有趣的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放弃无用社交,别去追不定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