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杯中天,茶圣陆羽

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我想很少有人会不喜欢喝茶的,尤其是年岁渐长,茶虽然不及咖啡的优雅,也不抵红酒的情调浪漫,但茶能自省,有一种慧心深植在里面;所以今天就聊聊关于茶圣陆羽的生平故事。

陆羽是湖北天门人,古时称作竟陵,他是一个孤儿,被弃于西郊的一座古桥边。公元733年的一个深秋,龙盖寺里的智积禅师路过时发现了这个未满三岁的弃婴,并将其抱回收养。

这个被抱回的男孩像一个谜,身世也无从寻起,但不管怎样,这个婴孩总算有了家。智积禅师以《易》占卦,为他取名陆羽。或许再也没有谁像陆羽这样人如其名了。羽者,像羽毛一般随风漂零,虽有淡淡的凄伤,却也不失一种轻盈飘逸的自在。何况“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年幼的陆羽就在这梵音唱晚的氛围里慢慢长大。


图片来自网络

虽说寺院清寂,但陆羽的成长并不逊于院墙之外的俗家小孩。在寺院里,有智积禅师教授经文;院墙西村,还有儒士李公之女李季兰相约玩耍。两个小伙伴如同宝黛初会那般一桌吃饭,两小无猜。龙盖寺不仅是陆羽的家之港湾,还给予他天真快乐的童真岁月。

但有趣的是,本该与佛门渊源深厚的陆羽却是圣僧未成,成茶圣。

不知一心希望陆羽能皈依佛门的智积禅师可否想到,正因他颇好饮茶的生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了陆羽,让他在看似寻常的挑水煮茶中,为日后的访茶生涯埋下了绵长的伏笔。

或许是人各有志无法强求,寺庙对陆羽来说是一个温暖的家。小时候在家中玩耍也好,温书也罢,待到慢慢长大便要离开,去外面的世界寻找自己。智积禅师纵有不舍,也深知留人难留心的道理。十二岁那年,当陆羽终于为禅师泡得一杯爽口悦心的清茶时,他终于能够下山了。


何山尝春茗,何处弄清泉;

离开了龙盖寺的陆羽像一个初离家门的少年,并不能即时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像现今离家求职的年轻人一样,刚开始为了生存什么工作都得尝试。陆羽的外貌生得并不英俊,但上天却给予他不俗的文采与头脑。他走过街串过巷,谱过曲也演过戏,凭的就是这股艺多不压身的劲头,使得他再遇贵人,即竟陵太守李齐物,迎来了人生路上非常重要的转折。


此时的陆羽已是一位沉稳的青年,也正是这时起,岁月为他正式开启了为茶而生的人生旅程,任它红尘纷扰,陆羽如清茶一般淡然清悠。如果说人生如茶,陆羽就像茶水之中一枚青翠的绿叶,轻盈又稳健地随缘流淌。

多年来,为了寻访甘泉野茶,他更像一位浪迹山河的游侠,从中原到蜀地,由关中到江南,精心搜罗着茶的知识与见识。在寻山访水的万里行程之后,便要掩上门扉静心筛拣一路的心得体会;待一切去陋存精之后,便有了那卷笑傲红尘的旷世《茶经》。


当初蒙受师恩却不愿归皈佛门的陆羽,我们从他的《六羡诗》里或许就能找到答案:“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一个只羡山光水色,不慕黄金白玉的人,对他来说大千世界就是他修行的道场,未必非得在寺庙中。

陆羽的一生虽没有如智积禅师所愿立身佛门,但他本身与佛门的缘分却从未间断过。从竟陵的龙盖寺到湖州的妙喜寺,一个是养育深情,一个是再造情深;如果说陆羽真似鸿羽一般孤独飘零,这些与他结缘的佛门深院就像一方温柔的手掌给予他生存的依托,使他能心无旁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潜心于自己的创造。

从来茶道不离禅机,如果不是寺里的钟鼓幽幽,青灯恬静;或许陆羽的性情也不至那么清雅淡泊,他的《茶经》韵味也不会那么亘久绵香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叶杯中天,茶圣陆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