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园,宝妈必备

尽管开学已经半个月了,可是每天早上送女儿入园时,仍能听到一些孩子的哭声。有些甚至哭得撕心裂肺的,让身为家长的我听得揪心不已。

今天早上送小女儿去幼儿园时,我们刚刚出单元门,后面就跟来了一个背着同一幼儿园书包的小男孩。开始,我以为从我身边匆匆经过的女士是他的妈妈。可是,那个女士没有管他,而是自己一个人头也不回地径直朝前走去。接着,我看到小男孩跟在一位男士身边,哦,原来是爸爸在送他。可是还没出小区,男子就从一个岔路口走了。我正纳闷呢?难道这么小就自己一个人去幼儿园了?紧接着就看到那个小男孩哼哼唧唧地一个人向前跑去。

出了小区门口,在十字路口处,那个小男孩追上了刚刚的那位女士,应该就是他的妈妈了。

女儿和我唠唠叨叨了一路,基本上是我在拽着她往前走。本该一起到幼儿园的,结果,等我们到了,就看到小男孩的妈妈望了他一眼后,转身就走了。而小男孩一边哭着,一边在排队进行常规体检。我将女儿送到了班级,看到那个小男孩孤单的身影,突然觉得他好可怜。或许妈妈只需要给他一个安慰的拥抱,情景就会不一样。

当然,我也能理解很多妈妈的想法:孩子不能惯着,否则他就会跟你讲各种条件。就像我们看到的:妈妈没有理他,他不也是很自觉地跟上来了吗?而且速度还挺快的,没有耽误彼此的时间。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带娃的方式,不能说谁是对的,谁就是错的。只要觉得适合自己就好。我想说的是该有的原则不能缺,但适当的情感互动也是不可或缺的。

为了让女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毕竟已经有半年没去了),每天放学后,我都会陪女儿在幼儿园里玩耍。她基本上会玩一个小时甚至更长,但不会超过一个半小时。玩够了,她就会主动提出该回家了。

园内很多家长在放学后也会陪孩子在幼儿园游乐区玩耍,但往往过不了十几分钟,各种催促回家的声音就开始此起彼伏。有商量的,有威胁的,有诱惑的,有的干脆直接领走,不顾孩子的抗议和哭喊,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我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是希望孩子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让孩子爱上幼儿园。那样他才会顺利地度过这三年的幼儿园时光。可此时此刻家长的某些做法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反而让孩子产生错觉:幼儿园虽然有好玩的,但是我玩不到。既然玩不到,那还不如待在家里玩自己的玩具呢。

当然,有的家长也会担心:每天都玩同样的玩具,很快孩子就会厌烦的呀。于是,他们可能就会采取相应的行动。既然很快就会厌烦的话,不如每天就让他玩一会儿,吊着他的胃口。

如果他是个大人,那么这招有可能奏效。可是,我们高估了孩子的兴趣保持度。如果一件他感兴趣的东西总是得不到满足的话,那么可能很快孩子就会放弃,将目标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

幼儿园的滑梯估计是每个小朋友都喜欢的玩具了。如果你总是让他玩不爽,那很快他就会失去兴趣。那么以后你再想用幼儿园的滑梯来勾起他对上幼儿园这件事的兴趣,似乎就不太可行了。尤其是对刚刚入学的小班小朋友来说,对幼儿园保持兴趣,或许是从幼儿园的滑梯或其他他感兴趣的玩具开始。

当然,家长还会有很多担忧:一个滑梯玩十天半个月也就差不多了,撑死超不过一个月。到时候咋办?其实,这完全不必要担心。根据二十一天习惯养成法则,如果初期,孩子能坚持上幼儿园,那么天天都能有感兴趣的东西,例如每天放学后能玩一小时的滑梯。那么,一个月后,他基本上就已经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而且,孩子的关注点一旦转移,如果细心的家长能及时发现,并培养的话,孩子会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对于新生妈妈来说,与其每天看着孩子眼泪汪汪地入园,揪心地度过一整天,不如每天放学花点时间陪伴孩子,让他发现并培养对幼儿园的兴趣点。

想要让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不是更快地放手,让他独自去面对就会得到更快、更好的结果,与其快,不如慢慢来。就像龙应台曾说的那样:“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而我们或许不需要等上一辈子,也许是需要十天、二十天、甚至再长一点,只需要用一点点你的耐心、你的温柔、你的安慰,慢慢地陪他走过人生的第一次分离。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生入园,宝妈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