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评价”太难了

2022年下半年开始,复盘什么的先不说,先搞个每日更新计划吧。

计划的第一步,当然是写了。

新思想/完整度/趣味度/新知 至少有其一

——

关于“评价”——这是一个大话题

评价、评判和批评是三个程度依次增加的近义词,意思都是表达对一件事或一个人比较强硬的观点。

近期遇到多次关于“评价”的场景。

其一是,读者对新书和作者本人的评价非常的苛刻,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疏忽(不同的作者的粉丝表现得如此不同);

其二是,b站一些本以为不需要动脑,只要傻笑、猎奇或欣赏的视频,竟然有很多人在进行道德评判;

其三是,西风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你是想赢,还是想赢了辩论。

我个人是个对人和事的想法挺多的人,心里想评价人,有偏见,并知道自己偏见在哪和本质,但优点就是,一不说出来;二是从五感感知到脑子做出评价,反应速度比较慢;三是同理心比较强——这样的好处是不会因为自己或他人的评价和人产生矛盾。

人们喜欢评价,有三个直接原因,面对不同的情况:

一是有代入感的时候,通常他人的言行举止或境遇,与评价者有相似之处,有情感共鸣(也可能是负面的),不免让人”血压升高“;

二是展示一种优越感,包括与众不同、品位高雅、自我贬低、炫耀……当然,表面是优越感,也可能来自于深层次的自卑。

三是还可能在处于自认为劣势的情况下,把评价作为对外攻击的武器,就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和孔乙己窃书不是偷书这样。

“甜豆腐脑YYDS,吃咸豆腐脑的脑子有病”

“你不喜欢这个?山竹吃不了细糠”

“纯路人,我觉得《梦华录》特别好,立意新颖、质感极佳,主角也绝了”

“你凭什么说二本学生进不了国企?”

……

我们寻常的语言中有三种信息,一是事实,二是观点(也是评价),三是情绪,其中情绪可能隐藏在事实和观点里。我第一次了解到这个说法时还觉得,事实和观点很好区分,实际上随着阅历增加,发现它们俩分不开。

每一个看似客观的事实性描述,背后都可能有极强的情绪和夹带私活的观点。

“公元221年,秦朝建立,秦始皇嬴政开启了两千年帝制。”——看起来多么客观的描述,其实私货还不少:

“公元?你竟然用西历?崇洋媚外!”

“秦朝?你把秦朝和周朝并列?秦朝是颠覆了周天子的乱臣贼子!”

“秦始皇?你竟然叫那个暴君秦始皇?”

当然,这样一句历史和学界已经有定论的描述,只要有点知识背景,都不会拿着它杠。

但其他更复杂的场景呢?

做性教育的时候我第一次知道,一个简单的名称包含着评价意味:

我们要叫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同时为XX的同学们”女人“”女孩“还是”女生“?如果对象是学生,后两者也没什么,但我们描述案例时候,有些年纪大的,叫人家女生不太好,在场女生都不答应,所以叫什么合适?

前辈说,叫“女性”,中性化的表达。

其实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女性”更得体,更中性化,但依然有学生说某位女性叫“那个女人”“那女的”“那个大妈”……

但是又有人会说,这样太敏感了,他们说的时候没这个意思,没有歧视。

我慢慢的想透了为什么我会对这样的说辞表示是不解:其一是,是否歧视,或者说是否有负面评价,不看说的人怎么想,而是看ta说出来的是什么,以及听到的人怎么想——很不公平是吧?其二是人们潜意识还是会愿意使用那些带有感情色彩和评判色彩的名词动词,人们就是爱评价、爱表达情绪——这是人类的本性,从人类有虚构的故事能力开始。

不评价真的太难了,而且大多数时候都不那么喜欢给人好评。

——

我这几年慢慢的修炼了尽量不评价,非要评价不说出来的的信条,也尽量实践。

这个本性收敛成了习惯,倒也挺好的。持久的幸福,不就是收敛成习惯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评价”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