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那些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我这里所谓“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不是贬义,而是我喜欢的一种写作风格。切听我细细道来。

1

《西游记》第三回,孙悟空到森罗殿,把“猴属之类”的名字从生死簿上勾掉之后,书中写到:“自此,山猴多有不老者,以阴司无名故也。”说的好像真事儿似的。这就是我所谓“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明明大家都知道孙悟空大闹森罗殿不是真的,是小说编出来的,作者却一本正经地说现在有些猴子不老,就是因为孙悟空把它们生死簿上的名字勾掉了,哈哈哈,这种写法可以说是一种高级的幽默

让我想起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里也有类似的手法,比如写倪三喝醉酒打更,“常常把一更敲成三更,把三更敲成二更”之后,写道“所以直到现在,延津人不论更,一论就是错的,源头就在这里”,当时就觉得这种写法很有意思,给人一种真事似的感觉。类似的表述书中还有不少,比如“延津人爱摇头,源头就在这里”“延津人瘦,源头就在这里”等。

这一招说不定就是刘震云从《西游记》等古典小说里学到的。《西游记》里也还有不少类似的例子。

2

第十二回,观音显像后,唐太宗让人绘制画像,然后书中写道“选出个图神写圣远见高明的吴道子——此人即后图功臣于凌烟阁者”。其实唐太宗死后几十年吴道子才出生,当然这是小说不可深究。不过“此人即后图功臣于凌烟阁者”这句说得跟真事儿似的,同样属于“一本正经胡说八道”范畴。

3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一篇佛教经典,历史上玄奘翻译过。在《西游记》里,是乌巢禅师传给唐僧的(第十九回),之后书中写道“此时唐朝法师本有根源,耳闻一遍《多心经》,即能记忆,至今传世。此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第三次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4

第五十二回,太上老君降服了青牛精后,书中写道——

老君将金钢琢吹口仙气,穿了那怪的鼻子,解下勒袍带,系于琢上,牵在手中。——至今留下个拴牛鼻的拘儿,又名“宾郎”,职此之谓。

“宾郎”就是拴牛鼻子的钩环,作者一本正经告诉我们宾郎是太上老君传下来的,哈哈哈。

5

第五十六回,猪八戒赶白龙马,白龙马不听他的,后来孙悟空一赶,白龙马就“如飞似箭”往前跑。之后作者写道——

你说马不怕八戒,只怕行者何也?行者五百年前曾受玉帝封在大罗天御马监养马,官名“弼马温”,故此传留至今,是马皆惧猴子。

现在马是不是真的惧怕猴子,咱也不知道,不过即使真的怕,也不是作者这里说的原因。

6

第六十三回,二郎神和孙悟空联合打败了九头虫,九头虫逃跑后,孙悟空说“穷寇勿追”。之后书中写道——

二郎与六圣道:“不赶他,倒也罢了;只是遗这种类在世,必为后人之害。”至今有个九头虫滴血,是遗种也。

7

第九十九回,,第八十一难里,取回来的经书掉水里后,师徒弄到岸上晾晒,之后书中写道——

少顷,太阳高照,却移经于高崖上,开包晒晾。至今彼处晒经之石尚存。

8

还是第九十九回,经书晾晒过程中,陈家庄的陈澄请师徒去家里,他们开始收拾经卷。作者写道——

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经》沾住了几卷,遂将经尾沾破了。所以至今《本行经》不全,晒经石上犹有字迹。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游记》中那些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