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大哲学系的《中国哲学史》,之前看的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写孔子的哲学,必定有仁礼,核心不可少。也都讲正名,正名,复礼,是为仁。
不是很喜欢北大哲学系的那本中哲史中书写的口吻,虽然十分的直白以及逻辑清晰明了。然而,直觉上让人觉得有些刻薄。
好像孔子其人,本质上也不过是个功利主义者罢了。他的仁礼,不是什么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是为了维护统治,维持社会阶级稳定的工具罢了。
君子是贵族,小人是庶民。
很不喜欢这样的理论。如果接受了孔子的思想是完全站在统治者阶级角度,那么中国文化里的各种道德核心就不太那么令人信服了。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站在国家社会,一个团体组织的角度,统治者的作用确实非常重要。这句话在我看来,更是一种客观事实的描述。
而对于孔子的思想体系,总的来说,就是围绕礼确立的。礼大部分在周礼,也有新的发展和内容。因礼,得仁。仁当然不是孔子的首创,而是孔子为礼而思考出来的一整套为人为己的道德体系。
还是先说说正名。春秋实在是一个大动乱的时代,诸侯征伐,百家争鸣。都说乱世出枭雄,随着士阶层地位的确立,知识分子成为这个时代最耀眼的一部分。
各诸侯王渴望称霸,臣下盼辅王有功,思想家致力于唤醒,百姓祈求平安,众望所归,只为一个统一。每个人都在思考,都在行动,为这天下的安定和发展。
孔子从古,被周礼折服。一生为恢复周礼,奋斗颠沛。正名便是他为恢复周礼所做的第一步。
春秋,“礼坏乐崩”。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出生是为天命,无可强求。地位,也有其必然性。遵天命,守本份,在其位尽其责。这个责怎样确定,就是正名。
正名是对社会阶层各阶级的最高理想要求。正名肯定了周礼为社会运行最理想的样子,正名使人可以判断哪些行为符合名符合礼,哪些行为不符合名符合礼。
然判断终究是一种及主观的事情。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理解不一,学识不一,认识能力不一,如何确定每个人都能按照要求尽己责呢?便是仁。
书中讲,仁的性质和内容,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礼是为人服务的,不是个人,而是人与人。这样,仁就有了社会发展及人际处理上的意义。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既然身份不同,那么他们行仁的具体内容也是不一样的。
君,要有五德:恭、宽、信、敏、惠。这是君王要求做到的仁,上行下效。
有若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古时有尧因舜之孝让天下,到周,血缘世袭制的建立,更加的看重血亲,其中三年服丧便是对它的最直观的内容。也所以孝弟本该是最根本最基本的仁的内容。
从中国古代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王朝常以孝为国之本。举孝廉,是对其百姓行孝的要求,以及孔子“举贤才”的发展。
仁做为个人的一种道德修养,所谓道德修养,其实我更想把它讲成为善。是个人对自己内在的一种要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对于仁,孔子对它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忠恕”。推己及人,是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恕。是从己出发,对己对人的态度。是为“爱人”。
“爱人”,在于孔子是有阶级性质的。也就是周礼。无论是推己及人,还是勿施于人,都要符合周礼。
这是仁在那个时代具体的政治意义。而超越时代的仁,也有其意义。
“仁者不忧”,“仁者安仁”,“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所谓仁者,仁的具体内容可能不一定一样,但那份气度却是它令人折服和魅力所在了。
孔子的先验论,表明有些人天生就能预见事物的发展,能捉摸到某些规则真理。这样要叨叨“道”了。
“礼之用,和为贵。”我想,之所以极力于恢复周礼,一定是孔子看见了周礼的美好之处,心向往之。当然孔子也看到了这个时代的滔滔趋势,然选择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其为作为孔子此人降生的使命。
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我读到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说,人是理性的,也是情感的。而在我看来,人之所以为人,情感要大于理性。这也就是仁礼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意义。
不管仁与礼是怎样变化,一定是人的需求。这个需求有实在的益处,或者说“利天下也”。这个需求更是人情感上的选择。
孔子言“大同”和“小康”,“小康”里才是礼仁的作用。是“大同”之不行,所以就“小康”。也期盼着“小康”能到达“大同”。
生而为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其作品思想也都有局限性。打破局限,那需要科学的探究和发现。孔子也不例外。
而做为“圣人”,孔子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