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声音》之我思2021-11-16

今天听了丽玲上《大自然的声音》试教课,有几点想法。

先说优点,通过多媒体呈现丰富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容易理解课文。整篇教学设计也都是围绕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进行讲解,分别从风、水和动物这三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三大部分中重点对风部分进行分析,用找出中心句——自由朗读——找出你认为美妙的句子进行赏析、品读——读出情感——背诵。在带着孩子品读的过程中传授学习的方法,在第三、四段的学习中,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习汇报。

但是,停下来整体的感觉,学生都是一直在被动学习,课堂被很多零散的句子切割开来,虽然是有一个主题:体会大自然的声音是如何美妙的。但是,学生的感受更多是被倾注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主动的思考。比较多都是朗读,说说你的看法,总是感觉没有触动到最深层的问题,没有带动学生进行更积极主动的思考。

比如第二自然段,课堂上直接让学生找出美妙的句子进行品读,大部分孩子会选择最后一句,“当微风拂过......大自然的威力”,这当然可以从两个风的特点入手,微风轻轻柔柔,狂风雄伟,充满力量。如果仅仅从句子的美妙出发,学生最后背诵时就会觉得很困难,因为句子很长,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被切断了,就只能从字面的形式上寻找记忆的方法,这样学生既 难以记忆,也容易忘记。我是这样理解第二段的:第一句时总起句,“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表现在哪一方面:他会演奏他的手风琴,手风琴就是用手直接在按键上就会发出声音,树叶就是他的按键,拂过哪里,哪里就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这里可以进行说话练习:风,翻动榕树叶,唱出——的歌曲;风,翻动松树,唱出——的歌曲;风,翻动竹子,唱出____的歌曲。原来,“也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请同学们听,这是哪个季节的风:听微风和狂风。原来“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接下来进行品读微风和狂风片段。

我觉得这样文段内在逻辑会更强,这也只是我的一个思考。整个引导的方法应该是:这个音乐家擅长演奏的乐器是什么呢?表现在什么地方,最让你觉得生动的语言有哪些,自己画出来品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自然的声音》之我思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