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125朱海琴线下连锁企业如何增长破局

Part 1  课程主题及框架

1.云海肴简介及课程主题

朱海琴(云海肴创始人兼CEO):大家早上好,我大学毕业之后就开始创业(2008年毕业,2009年开始创业)。

第一家店在后海,到现在为止,我们大概有170多家店,因为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所以人比较多,大概有4000多人,现在公司旗下有这三个品牌:

第一,云海肴云南菜(主力品牌)。

第二,两年前孵化了刀小蛮云南米线(休闲快餐品牌)。

第三,边境共和国

云海肴是一个餐饮品牌,包括线下很多的连锁品牌,都会经历一个生命周期,在这个生命周期中有高峰的时候,也有低谷的时候。

那么,中间每次的低谷如何破局、带来增长,我和大家简单做一些我的思考和分享。

2.课程框架

企业的增长其实来自于这两个方面:

方面一:外生性的增长。

方面二:内生性的增长。

外生性增长

其实外生性的增长主要来自于顾客、经营这一端,当然这一端会有很多策略,今天主要讲其中一点,就是爆品。爆品是当期餐饮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撑要素。

内生性增长

第二部分是内生性的增长,我觉得企业内生性的增长主要源于整个组织效率的提升,而且组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法来解决。

创始人成长

整个内生性的增长来源于组织的创始人,创始人本身能去引领这个组织的成长。

大概就是从这几个部分讲传统线下连锁店的增长的。

Part 2 为什么打造一款爆品

第一个就是,打造一款爆品。

一.制胜要素

为什么要去打造一款爆品?在我看来一个行业在发展周期过程中,不同的周期阶段有不同阶段的制胜要素,制胜要素就是最关键的那个要素,因为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关键的那个要素上,才能促进企业的快速增长。

这个制胜要素来自于什么地方呢?就是来自于消费者这个阶段的需求要素最集中的点是什么,我们只有在这个要素的点上投入才能事半功倍。

1.餐饮行业制胜要素周期

我自己简单列了一下餐饮行业的制胜要素和周期。

要素1:服务

第一个要素是服务。

在10年前的阶段,大家对服务这个要素是非常需求的,而那个要素在那个市场上,这个行业里又是非常稀缺的。

海底捞在那个时候就诞生了,它就是靠非常非常好的服务赢得了市场,当然海底捞在接下来每一个要素周期中都跟进的非常快,所以海底捞到现在都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品牌。

大家想如果今天再有一家餐厅说它的服务非常好,这个餐厅、品牌能不能突然出来?其实是很难,因为那个要素周期已经过了。

要素2:环境

第二个要素是环境。

大概八到十年前,出来一批品牌,你进去之后觉得这家餐厅的环境特别好,你感觉像进了人均起码有300的餐厅,但是最后人均消费可能就是五六十。

环境这个要素,一下子就拉动了这个品牌整体的发展。

要素3:价格

后来是价格。

要素4:产品+食材

最近两年起来的品牌是什么?基本上都是靠产品去突破的品牌。因为消费者越来越趋于理性,趋于理性最后回归的就是餐饮的本质就是吃,就是产品和食材。

在当下的周期内,我们只有在产品和食材这个点上去做资源的投入,可能带来的效用就是事半功倍,所以我觉得当下餐饮行业的制胜要素就是到了产品和食材的阶段。

总结:一定要去分析自己行业的制胜要素,你的制胜要素周期是什么,现在到了哪个点,那我们要集中企业的资源往这个点投放。

2.关于制胜要素的思考

关于制胜要素的几点思考

第一点的话就是,顾客对要素的需求是叠加的,不是替代的。

比如餐饮行业服务的要素,不是顾客说我不需要了,而是说你必须要在这个平均线以上,就是过往所有的要素你都必须做好,在当期的要素你要做到更好。

所以,确实是对越来越新兴的企业要求会越来越高。

第二个,任何一个制胜要素都是有窗口期的,一定要在这个窗口期去投入,投入之后才事半功倍,不然等到过了这个窗口期你再去做投入,其实那时候对顾客的吸引力已经没有那么大了,可能就事倍功半了。

第三点就是我们怎么去找到一个行业的制胜要素,这一点上可以借鉴很多成熟行业要素的变迁,比餐饮发展更早的就是零售行业、服装行业,它们都是有20年的周期,去画这些行业的周期的时候就会发现,你基本上可以预判下一个制胜要素的点在哪里,因为它们已经走过了这个周期。

最后,消费者的代际在缩短,代际在缩短之后,要素周期一直在缩短,以前可能一个要素能持续5-10年,现在一个要素可能3-5年就会去变化了。

所以,一定要抓住就是当前的要素,预判下一次的要素是什么,企业要在这个地方发力。

3.制胜要素思考题

所以我觉得大家也可以去思考一下,自己行业的制胜要素周期图是什么?其实去画一下,如果画不出来的时候,可以画一些临近的行业,或者说比你所在行业更发达国家那些企业要素的变化周期,基本上就可以大概判断一下接下来要素的方向在哪里。

然后画出来这个要素周期就要评估自己现阶段在哪里,现阶段我们是在哪个要素上,然后要在这个要素上做投入。

所以,这个也是我今天讲我们餐饮行业为什么今天拿出这个产品,如何打造一款爆品来去讲,原因在于餐饮行业现在的要素周期在产品和食材。

Part 3  内生性增长:爆品拉动消费

1.餐饮行业爆品的定义

接下来讲如何打造一款爆品,因为每个行业对爆品的定义是不一样的。爆品要有一些指标上的定义,有了这个指标的定义,你的资源才可以做配置,保障指标的实现。

我们自己大概定了两个指标:

顾客的指标,从顾客端对你这个产品的反馈,比如说像这种NPS的推荐数、复购率以及顾客的复购频次。

财务的指标,比如说单品占整个销售占比是多少,这个产品的点击率是多少(点击率的意思就是10桌的客人会有多少桌去点)。

营业额的增量,能不能拉动增长一定是要看增量,不是看存量,需要看存量结构性的变化,但更重要的是有没有拉动增量。

所以,这个是我关注会不会形成一个爆品的几个指标,可能各个行业不一样,但是可以把这个指标找到。

2.品类选择

2.1选择品类光谱的产品

怎么样去来做一个爆品?

第一个:品类的选择。

因为我觉得打造一个爆品一定还是要去看这个品类,就是基因,基因够不够广谱,什么叫广谱?广谱就是顾客的类别很广,第二就是消费的频次很高。

只有你的品类基础越广,这个产品成为爆品的潜力就会越大,其实说的很直白,基本上很多顾客都能去消费,而且他的消费频次很高,所以它才能成为一个爆品。

第一,顾客类别广,在餐饮业看来顾客的类别广,就是说男性、女性、儿童、老人,全客层他都可以去享用这个产品,如果是客层享用这个产品的范围越广,那它肯定成为爆品概率的机会越大。

第二,消费频次高,就是你在很多消费场景中,是不是可以去享用这个爆品,场景的应用上,就比如说是约会、聚会、庆生、甚至是生病、健康等等,场景越广的话,消费的频次越高。

2.2牛肝菌失败VS汽锅鸡的成功

我来举一下我们当时几个例子,选品类到底有多重要。根据我们做的消费者心智调查结果显示,提到云南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想到米线,第二反应就想到云南有很多野生菌,第三反应是汽锅鸡,想到这些云南非常有代表性的产品。

这些产品,不需要教育消费者,这是在消费者心里本来就有的,我们当时就想云海肴要是推一个招牌菜,推一个最爆品的爆品菜,我们要去推什么?

当时分析下来,我们最后决定要去推这个野生菌,因为我们认为野生菌的附加价值非常高,而且野生菌确实非常稀缺,它基本上在云南这样的环境它是有有天然的心智的。

所以在大概两年前我们就开始推这个产品,我们想把它推成我们最最招牌的产品我们一整年都在推,但是其实效果没有那么好。当时推牛肝菌的时候,可能推到高峰期的时候,10桌中也只有3-4桌会点,而汽锅鸡一推,我们整个产品的点击率可能能到70%,就是10桌里面有7桌会点。

为什么呢?还是因为牛肝菌的品类基础不够广,野生菌和鸡汤相比,鸡汤的品类基础是更广的,大多数时候,关注野山菌的人群是非常关注健康、养生,它的场景的焦点就相对会小一些。另外野生菌本身它的价格确实相对较高,这个也是消费者他会要去考虑的。

我们今天再来推汽锅鸡的时候,我们把它抽象到了鸡汤这个品类,鸡汤这个品类在全国其实它是没有地域限制的,所以品类的范围就很广,而且人群也很广,合家欢,基本上各个层次都可以吃、然后都可以去喝,它的场景应用也很广。

我们当时上线的时候没有像当时推牛肝菌那样去强推,然后就会发现它的整个增长一下子非常好,这个就是说它产品品类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2.3牛肝菌牛蛙的成功:把小众食材+热门品类大众化

牛肝菌牛蛙是我们推出的第二个产品。

纯的牛肝菌产品太小众了,需要反复地去教育市场,我们跟消费者讲的时候,消费者很多说这个真的是野生的吗?他会有一堆的问题问你。

但牛蛙其实是这两年非常起来的一个热门品类食材,然后呢这个食材的广谱度就非常广了,尤其是在华东那边。

我们把特色食材品类和一个热门品类去结合,这个产品就形成了我们非常非常招牌的,基本上是我们主力前二三的产品。

所以这个就是说当一些小众的食材,如果我们要去把它变成爆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怎么样让它大众化,但是大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去加一些热门品类进来。

2.4关于品类选择的思考

关于品类选择的几点思考:

我就觉得第一个是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对了之后确实事半功倍。

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看它的那两个指标:就是它的客层广不广、消费频次会不会高。

如果这两点都够,那它未来爆品的潜力就会非常大。

然后第二点就是说,小众产品大众化,大众产品品质化。

小众的产品,一定要配上大众化的热门的食材、热门品类,让它变得更加大众,但是又保留了它的特色。

然后是大众产品品质化,我们推的第二个品牌叫刀小蛮,我们就选的是做过桥米线,它是非常大众的产品,但最后发现其实营业额就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虽然也还不错,但是还是不够预期。

所以我们当时在这个大众产品上做了一个升级,我们在里面放了半只鸡,概念源于韩国的参鸡汤,参鸡汤在韩国也是非常广普的一个产品,把韩国参鸡汤的半只鸡放到过桥米线里面去,这样整个品质化一下强化了非常多,它的价值感也强化了非常多,所以这个叫大众产品品质化。

第三点,焦点越小、边界越大。

在去打一个产品时,要聚焦在一个单点上打,不要内容太过复杂,然后一定要有核心的元素。

最后一点是守正出奇,还是先要守正,要先守住这些热门品类,在热门品类的基础上你要出奇,去把那些特色的品类加进来。

这四点是我从餐饮上总结的经验,可能大家是不同的行业,对于爆品的点也不一样,但是我觉得一些原则性的思考其实是可以通用的,这个是说第一条品类的选择,这个特别特别重要。

3.产品设计

第二条是在产品的设计上,产品的设计一定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公司有什么样的资源,我去设计什么样的产品,还是要回到顾客的角度、顾客的价值,顾客的价值需要什么,然后去设计什么样的产品。“顾客价值”这四个字非常抽象,我们说顾客价值永远都是对的。

什么是“顾客价值”呢?顾客的价值还是要去满足顾客人性的需求。需求来自于哪里?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读很多心理学的书,我也对弗洛伊德的人格论比较认同。

所以,我用弗洛伊德人格论怼顾客价值进行一个拆解,人格说有本我、自我、超我三个方面,满足这三个方面人格的需求,就来自于这三部分:

1、本我,本我代表人最基础、动物性的欲望,这部分的需求是最基础的价值。

2、自我,自我是理性的,在理性状况下他的需求是什么,这部分主要代表功能性的价值。

3、超我,人有很多美好精神上的需求、向往,这部分代表它的精神价值。

所以,我觉得顾客价值拆解下来就是这三部分的价值,一个产品如果真正要成为一个爆品,三部分的价值都要实现,我分别讲一下三部分的价值。

3.1基础价值

第一部分就是基础的价值,其实这个价值是最最最最重要的,尤其是我们做餐饮来说,如果这个价值没有,这个产品是不会有复购的。

基础价值是什么?就是人最本我、最本质的欲望需求,它是感官性的需求,比如在餐饮行业最感官性的需求是什么?其实就是两个字——好吃,不好吃的话,你讲故事是可以第一次产生购买,但是不会产生复购的。

所以,基础价值是产生复购的基础指标。

好吃

我来分析一下餐饮行业的基础价值——好吃,但好吃这个事情也要拆解,不然“好吃”它也是很抽象的,好吃其实我觉得可以拆解为两个点:

1、口感,口感是什么?我举个例子。

你看比如像芝士、榴莲、牛油果很过女性很喜欢,这三个食材其实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它的口感都非常地纯厚和绵密,那类型口感的食材就会很喜欢。

比如说小龙虾、牛蛙,它就是很Q弹,吃出来那个东西,最后是Q弹但是又很有嚼劲,这样的食材也会很受喜欢。

然后鲜的口感、浓郁的口感等等,这一系列的口感,虽然人的性格和地域不一样,但是其实对口感很多人在底层上是一致的。

所以我们就会把这些口感抽象出来,这些口感去对应哪些类型的食材,可能这些是组合了之后就会非常好。

在口感之外,人要吃出一些意外之喜,意外之喜也会让人觉得特别好吃,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看着这个产品是这个样子,结果一吃发现不是这个样子。

我举个例子,我们当时上了一款破酥包,

我特别喜欢吃这个产品,但是这个产品在我们店上了卖得的不好,我就想为什么呢?其实也蛮好吃的,但是它就没有意外之喜,大家觉得就是正常的一个包子。

我后来就想榴莲酥这个产品卖的非常好,榴莲酥是很好的一个爆品,能不能把这个破酥包烤一下(因为它的原理是一样的),烤完了之后,我们正常想的这个包子是硬硬的、焦焦的,但是因为它是千层酥的包子,所以烤完了之后一口下去就是千层的酥,就觉得太好吃了。

我们这个产品一下卖的很好,这个就是意外之喜,就是你看起来是那个样子,结果吃下去是另外一个样子,这个会给人很大的惊喜。

所以,我觉得意外之喜也是好吃里很重要的一个点,基本上好吃我们就会抽简为这两个方面,就是口感+意外之喜。

超值

除了好吃之外还要不贵,这是基本诉求中的第二点,就是不贵,这个是非常直接的。

所以,在价格和份量上,我们做产品要去做设计,基本上后来感觉总结下来的原则就是:如果说超出预期的1.3倍的话,基本上这个顾客就是会满意的,如果超出预期的1.5倍,整个性价比上他会非常感动,这个也是产品设计中我们自己总结的一些know-how。

3.2功能价值

那第二点叫功能性的价值,功能性的价值就是人性自我(上一个是本我),自我就是理性。理性的时候你会想什么?理性的人都是恐惧的,都是害怕的。所以,要免于让自己恐惧和害怕,就是要去做一些不让自己恐惧和害怕的。那对餐饮来说,就是健康。本我的时候,希望怎么好吃怎么来。然后理性的自我需求,我要健康,我要吃得健康。

所以,你只有满足了功能性价值的时候,他的消费频次才会高。功能性价值满足上的话,也可以拆解为两个点。

1、食材。

2、工艺。

食材就是真材实料。工艺的话,我们自己讲的慢工细活。然后真材实料的话,就是这个产品好不好,但是我们有时候给顾客讲了半天,说这个价值特别高,特别好,并不一定有效。顾客如果感受不出来,这个成本就是一个浪费。成本是让渡给顾客的价值,如果顾客感知不到价值,这个成本就浪费了。所以,你一定要让顾客能够感知这个价值。

举个例子,汽锅鸡重新出来,其实是换了非常好的一种鸡,但是鸡的原材料真的很贵。但是我们当时在盲测的时候,盲测了上百种鸡。每一锅鸡汤,盲测,大家也不知道任何的情况下,喝出来那个鸡汤确实是显著好于其他的鸡汤,所以我们最后选了这款产品。这就是顾客的感知,你不需要教育他的时候,他知道显著好于。

然后第二点在工艺上,因为这个消费者对工艺,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大家是根深蒂固的。比如你煎的、炸的、炒的,哪个工艺是健康的,哪个工艺是不健康的。大家一般会觉得炸的,那肯定是不健康的。你要告诉他炸的是健康的,这个事也不太现实。

在工艺上,我们自己要去想工艺的组合。如果工艺没有这么健康,但是工艺很好吃,那我们就会匹配一些健康的食材。这样做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感知中、感受上,就会觉得这个好像还可以接受。比如说你炸一个猪肉和炸一个三文鱼,可能消费者觉得炸三文鱼是健康的,炸猪肉是不健康的。

所以在第二点上,功能性的需求上,我觉得一定要满足顾客对健康的预期。

3.3精神价值

第三点精神价值,人的超我这部分的需求。人是需要情感链接的,需要对很多美好的东西是有向往的。所以要满足一个产品当中情感的链接,对美好的向往,和实现这些精神的价值。

精神价值可以来源于两个部分。

第一就是经典。

前两年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火?里面挖掘了非常多的经典和故事。你一看那些东西,你都没有吃,你都觉得那个情感连接,你就特别想去吃。我们当时挖掘汽锅鸡这个菜的时候,它是有300年的历史在建水。而且它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它的紫陶等等很多的技术。你一看之后,心生很多很美好的向往,唤起了人性超我那部分的需求。

            第二是信任背书

比如最近大火的瑞幸咖啡。它去选汤唯这样的代言人,很多女性就觉得好喜欢,感觉她很匹配。它换一个其他的代言人,都不一定那么合适,情感连接还是非常强的。比如很多男士喜欢喝茅台,最顶层的人都在喝茅台,会有人群的信任背书在里面。

我们去寻找一个菜品的时候,需要挖掘精神价值,会寻找历史的产品、经典的产品。然后把这些历史和经典,还有这些故事挖掘出来。

3.4关于产品真实价值的思考

第一,精神价值的作用是用来打开市场,一个故事是非常容易传播的,它是很容易打开市场,诱发出人们想去尝试的感觉。

第二个是基础价值,当产品打开这个市场的时候,能够诱发顾客过来。顾客吃完了,如果基础价值够好,他觉得好吃,这个能够产生持续的复购,他总会来。

第三是功能价值,比如虽然产品好吃,但是让这个顾客很明显觉得不健康,他复购的频次就低。如果觉得好吃,又觉得很健康,那他复购的频次就会高。所以,功能价值也满足了,频次就会很高。所以,其实它是三个点。

一些不成功的产品,或者没有那么大成的产品,总是缺失了其中某一部分的价值。

这是第二部分关于产品的设计,设计阶段基本上决定了这个产品走向市场是怎么样的。

4.产品测试

第三点,产品的测试。

第一点一定要选对benchmark(标准),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发现一些产品,会发现越推越好,还是越推越不好,其实就看你选的benchmark是什么。后来我们自己定了一条原则,我们再去每新推一个产品的时候,那个benchmark就是我们现在最爆款的产品,和我们竞争对手最爆款的产品,拿着这个产品一起跟消费者做对比。

我们以前没有这个概念,以前觉得这批产品让消费者去测,那批产品让消费者去测,但是你发现上市场没有好效果了,就是因为你没有标准在这儿。如果立了这个标准,消费者吃了这个,你就知道只有好于这个分数的产品,那将来推向市场,它才会成为爆品。我们一定要推出不断可以超越过去的产品。

第二点,产品的测试还是要有很多科学的方法论,公司自己的市场部有很多好的方法论,总结方法论会让工作事半功倍。

第三点,过往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测试的阶段,很多时候主要在关注顾客为什么不满意,他为什么不购买。后来我认为另外一点是说你更要去关注顾客为什么愿意购买,他给出那个好评点是什么。然后挖着这个好评点,往下做聚焦的提升。

现在是供求市场,是供大于求的,市面上什么供给都有。因此我们不可能出一款所有东西都满足顾客的产品,大而全的产品。一定要看到顾客需求的点,我觉得总结好那一个点去提升。

4.1关于产品测试的思考

关于产品测试的几点思考。第一避免内部思维。

我们做产品经常容易内部思维,经常自己一想,特别嗨,大家觉得特别好。但是一给顾客测的话,就会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而且我们想要表述的点,也并不是顾客真正能够感知到的点。

第二,不要陷入这个牛角尖。还是满足80%的人80%的需求就好了。

无数的顾客会给你提很多的问题,我们还是要去满足大部分顾客的大部分需求就好了,不然你这个产品永远上不了市。一定会有很多顾客有非常个性化的需求,个性化的需求,我们在门店当中来满足顾客。

产品测试阶段,我觉得一定要选好benchmark(标准),让你的产品一定要不断超越。要有科学的方法论,去沉淀成自己组织里面的know-how,然后它就会能让整个产品的测试更加事半功倍。

5.产品量产

第四,产品测试阶段通过了,就进入产品量产。一个菜上线了,以汽锅鸡为例。首先难度在供应链上,这么多门店,接近200家门店都上这个产品的时候,对供应链压力很大。像我们这次用的鸡是云南的铁脚麻鸡,它是一种走地鸡。那个鸡的养殖周期是150-200天,我们一年可能要几百吨的产量。所以,我们要在这个菜上线一年之前,就要开始在那边养鸡,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上市的时候,整个门店供应的持续性。

为了输出给消费者稳定的产品。我们要解决第一个供应链的问题,原材料上,物流上,大规模稳定的供应上,都要解决。

在养鸡的过程中,像我们的品控,必须要到上游的品控端实现这样的品控。你要看它的鸡苗,看它的鸡种,看它的养殖环境,而且每个环节都要监控到。

有一些店,尤其是当店比较小的时候,店家很有情怀。讲我要做什么什么样的产品,无添加什么的,就很有情怀。但是其实情怀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力。因为你真的要做到,品控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小的店家打出来这个情怀,他根本没有到上游的厂家去看,根本没有做一系列的检测。但是老板觉得我有情怀,所以我要这样说。最后真的要实现一个产品的能力,能力比情怀还要重要。

在设备技术的实现上也是这样,比如说是我们最近上的这个汽锅鸡这个设备为例,我们因为要去实现不加一滴水,去用最传统的工艺蒸那个鸡。

市面上是没有这样的设备的,而且像汽锅鸡这样的做法,不要说在大城市,回到云南也只有建水那个地方还保留这样最传统的工艺。

最后是终端训练的体系,因为像在门店其实我们还是有大量基层厨师同事,你怎么样让所有的厨师做出来的产品都是一样的,把上端的几个环节尽量切割细化,在终端只能是大量重复的训练,没有捷径可走。

所以,要做一个产品,在这四个环节上都要做到位,才能保证这个产品上市之后稳定和持续的供应。

产品量产的时候,因为前面几个环节是小的作战,靠的是创意,但在这个部分靠的是整个团队的协作。

所以,我觉得在爆品上一定要建立核心壁垒,什么是核心壁垒?就是供应链、技术、规模、量产,不然的话你要用很多OEM的产品,现在非常多,我们用了,其它家分分钟可以用,你在市场上是很同质化的,没有任何的亮点出来,而且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选择这么多,一定要真的做出那款令人感动的产品,消费者才会真的买单,所以我觉得爆品一定要建立这些核心壁垒,尤其在这几个上面。

第二,像我们作为餐饮店,产品要标准化的话,其实就两端:

一个是前端,像刚刚讲供应链的那个端,要不断的切割、细化,切割的颗粒越细,标准化的程度就会越高。

但是在门店的终端也还是要大量重复的训练,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第三点,每一次的成功都是下一次的最低标准,团队会越来越能打硬仗,而且成功的硬仗才是最好的团建,大家在过程中真的非常非常艰辛。最后这个产品出来了,销量非常好,顾客非常满意,所有人都觉得过往都是无所谓的,而且这个时候在里面沉淀了非常好的能力。

所以,我觉得在量产的过程中,不要低估团队决心的力量,这个决心的力量非常重要,一定要出来极致的产品,才可以让消费者认可,这个是产品量产。

6.产品传播

第五,产品传播,量产了之后就是产品上线了嘛,上线了之后我觉得产品的传播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产品一半的价值是来源于这个产品真实的价值,就是你盲测的时候,给你摆10锅汤,你能选出来最好的那一锅。

另外一半价值来源于顾客信心的价值,这个部分是同样重要的,就像10杯可乐放在一起,可能盲测出来和在上面贴上可口可乐和非常可乐,你马上就会觉得可口可乐好喝,这个就是顾客信心的价值。

那顾客的信心来自两个部分:

1、信任的背书。

虽然这个时代的消费者已经非常个性化了,但是消费者信任权威,信任权威并不是我们过往意义中那种官方的权威,但是权威之余消费者的属性一直都会在,只不过他认可的那个权威不是我们过去意义上的权威,所以我们要找到新的时代下消费者认可的权威,因为大家是有服从权威的心理的。

2、就像眼见为实,大家需要安全感。

安全感就是别人在做什么,我同样在做这个事情,我就会觉得很安全,所以就是眼见为实,大家都在用。我们自己上产品的时候,在我们店内整个氛围的营造上,整个UI视觉上会花很多精力,这样客人会觉得很信任。

传播有重点

第一个是说焦点一定要明确。

以前我们经常想要表达的点太多,之前海报就有这个情况,我们想表达的点特别多。

因为市场部的同事觉得每个点都很好,每个点都对顾客有价值、有吸引力,所以都要给到顾客,这就是内部思维。最后我们说肯定只留一个点。所以,在传播中一定要突出重点。

第二,渠道,像刚刚讲大家还是认可权威,包括像媒体渠道的兴起,以前餐饮也是上新品,大家都是去砸硬广,现在发现尤其是今年,我们包一个地铁站的广告根本就一点效果都没有,两年前包一个地铁站的广告,给这个店面的营业增长还是非常非常高的。

所以,传播渠道平台的兴起和衰落周期性越来越快。

我们当时在上海做了一个测试,我们在上海投了100万包了一个地铁,投了不到10万在小红书上做推广,结果小红书上带来的产品增量比那个100万的地铁高了多少倍不知道。

这种传播平台的兴起和衰落也是非常快的,在传播的重点上:

1、内部要明确焦点。

2、外部投放资源时也要明确焦点,就是要选择和你匹配的那个渠道。

关于产品传播上,第一个就是做一个好的产品和把这个好的产品说出来是同等重要的,但是这个点上我们做的不是太好,包括我自己创业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出来讲课,一个事情做出来的时候,说和做是同等重要的,当然前提是一定要做出来。

第二个点还是少即多,一定是焦点越小,边界越大,你传播的点越窄、越清晰,顾客的记忆度就越深,当这个钉子钉在他心里的时候,能带动整个品牌。

第三个就是说产品的属性和传播的渠道一定要吻合,这样才能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7.爆品会面临的问题

我们基本上讲完了整个的历程,从它的品类选择、产品设计、产品测试、量产、传播,爆品还是会面临很多问题的。

那怎么样去规避这个问题呢?因为当一个产品上线时,我们一定预见到到衰落时我们怎么办,这才是全周期性的管理。

问题一:产品生命周期短

第一,爆品非常容易生命周期比较短,因为你就是一个产品,它的生命周期很短。

所以,我觉得从它出生时,比如这个产品上线了,我可能要规划5年的周期,在这5年或者在这10年里,每个阶段要做什么样的升级,然后让这个产品有持续的热度和新鲜度在里面。

比如说以星巴克焦糖玛奇朵,它会做限时款,比如说最近可能很多女性都会喝它的太妃榛果,每年12月份就是太妃榛果的焦糖玛奇朵,焦糖玛奇朵是一个底,会搭配不同的东西在上面,每年的圣诞节就是太妃榛果回归,在焦糖玛奇朵上面加了太妃榛果,女性很喜欢这个,但是它只卖两个月,两个月之后就下市,每年都做这个。

比如到春天的时候,栗子出来了,就会推什么山桃板栗的焦糖玛奇朵,也是在焦糖玛奇朵上面加栗子,推很多这样的限时款,或者是一些联名款、升级款。

这个都是有规划的,以现在为例,推这个汽锅鸡,我们就想好到明年的时候,这个汽锅鸡要去做一次什么样的升级,后面要做什么样的升级,比如我们可能会推一个时令的松茸款,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筹备松茸这样的原材料了,是一样的。

就是要不断地让产品保持新鲜度和热度,你不能等到这个产品大家已经喝腻、吃腻了,你突然说我做一点什么吧,那个时候已经晚了。

所以,我觉得一个产品出来的时候,就要规划到整个周期。

问题二:产品同质化

第二,产品同质化。

因为你卖火了,别人也会去卖,就会去学你。

同质化就是:

人无我有,就是别人没有的时候你要有,这个是原创。

当别人都有的时候,你要比他更好,就是你要重新定义这个行业的标准。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巴奴,它当时推毛肚的时候,用的是生物的技术,可以不用跑火碱,这个就做到了人无我有,到后来它推出之后,市场反响特别好,大家都开始用这种毛肚之后,这个就被同质化了。那么,大家为什么还选择你呢?它现在推出一个更好的毛肚,就是新西兰更高技术的毛肚,又把行业标准再次拉高了。

一个产品通过这样定义标准,规避它的同质化。

问题三:产品单一

第三,产品单一。

因为爆品本身是很单一的,所以一定要做好产品矩阵的搭配,就比如说口感、价格、类型,哪些产品和这些产品相匹配,可能我们叫君臣佐使,你有这个君在了,和他匹配的产品你要放上去,和他有一些相冲的产品你就要拿下来。

我们吃完火锅会很口重,这时候就要搭配一款甜品,你就不能搭配那个很腻的甜品,他们大多数会选择茶冻(茶的冰粉),像乌龙茶、普洱茶做的冰冻,吃下去就会非常的解腻,又很清甜、回甘,这样的产品搭配能够让你的产品“辅佐”这个主角,这个主角更有价值。

爆品替代

第四,爆品终归还是有生命周期的,只有我们不断的沉淀和总结出公司的方法论、Know-how,不断的总结,再去实验,持续迭代,推出新的产品,然后一代一代的做更替。

8.小结:爆品清单

最后我们再重新梳理一下刚才讲的这部分内容。

第一,为什么我们选这个爆品,因为爆品是我们这个行业现在的制胜要素,所以它是最关键的,需要全力投入,如果各位行业的制胜要素不是产品,是其它,你就要在那个点上发力。

所以,第一是先找到当期的制胜要素,以及预判下一期的制胜要素,找到要素之后开始投入。

我们的要素就是产品和食材,就是爆品。

第一个我们要明确我们这个行业产品指标,就是什么样是爆品,你的财务指标、顾客指标是什么。

2、做出一个好的爆品,一定是选择大于努力,先把品类选择好,品类的广普度够不够,就是顾客类别和消费场景上够不够广。

3、选择好品类之后去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满足顾客三部分的价值(基础价值、功能价值、精神价值),三部分价值都满足了,这个产品才会成为一个可以一炮而红,又可以引发顾客持续复购的产品。

4、进入产品测试阶段,一定要让你的产品越推越好,要选好那个Benchmark,总结团队科学的方法论,避免进入内部内嗨的思维。

5、进入产品量产阶段,这个时候是打团队战,前面都是创意,在这个阶段不能低估决心的力量,在供应链、品控、设备技术、终端一致性上都要做好,克服了不能克服的困难后,之于竞争对手建立起了最强的壁垒。

6、产品的传播,有信任背书、眼见为实、传播的焦点、渠道的匹配,说和做是同样重要的,说也是最重要的。

7、规划一个爆品整个生命的全周期,避免可能会出现的短周期、同质化、产品单一等等问题。

8、形成自己的爆品方法论,在自己的企业形成自己产品的方法论,不断的去尝试、迭代,可能就能慢慢找到更好的产品。

Part 4  外生性增长:组织提升效能

1.组织发展不同阶段面对的问题不同

组织发展的阶段不同,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不一样的时候,也是要投入资源解决问题的重点也不一样。

2.初创期

2.1初创期面临的问题

初创期,可能会面临到的问题。

第一,就是你盈利发展不清晰。

第二就是合伙人分工。

第三个就是资金的来源。初创期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生存下来,活下来,要有资金足够的来源。

2.2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个,就肯定是要明确你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一定要去确定。

第二个,一定要在早期的时候,把顶层结构建立起来,而且那个时候也是最容易去建立顶层结构的阶段。

第三,资金融资没有写,因为现在这一套已经非常成熟了,我们当时还是要跟亲朋好友借钱,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2.2.1明确商业模式

我先来讲一下第一点商业模式,只有单店盈利模型打造好了,才谈得上后面的复制。而且在早期的时候,一定是经营优先于管理,先要把这个商业模型做好。

定位

在商业模型做的过程当中,第一还是定位,虽然很多人在诟病它的问题,但是定位在早期,你去打开一个市场的时候,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论。它是非常容易早期打开一个市场。

我们第一家店其实是失败的,们第一家店2009年10月份开在了后海。刚开业那一周生意特别好,因为后海是黄金周。结果黄金周过了之后,开始进入了漫漫的冬季,然后我们的生意就巨差。夏天选址的时候,就觉得人流特别大,都没有考虑到冬天那儿都没有人。

当时的云南菜都是开在一个四合院,开在小桥流水的地方,人均也非常的高,品类也非常的多。我们当时就按照过往的云南菜,开在了后海水边上,结果开失败了。

后来第二家店开成功那时候早期选了云南菜这个品类,它在当时的竞争环境其实没有那么激烈,它非常小众的菜系,当时还属于蓝海。

第二云南菜这个品类,本身是有很大的附加价值在里面,有很大的文化属性在里面。而且它确实符合消费升级的趋势。符合消费升级,我指的是食材。因为云南是惟一一个在中国在七个气候带的省份,所以在这七个气候带下生长出来的食材真的是丰富多彩。

所以我觉得当时我们选这个品类是选得非常好。比如说我当时早年要选择川菜,或者是选择湘菜,也不一定能发展这么好,因为前面已经有大的品牌出来了。所以,定位去切一个细分的品类。

到现在再去创业的时候,不能选云南菜了,品类要更加细化。像以前大家选烤鱼,现在出来都是直接烤深海鱼,切更细分的品类去做了。所以,这是定位的策略,尤其是做线下品牌店,做品牌定位还是很重要的方法论之一。

颠覆式创新

我们当时第二家店为什么成功了?是因为我们把这个店搬进了购物中心。现在购物中心已经非常好了,那我们当时8年前连北京的购物中心都是刚刚兴起,当时很少有人去购物中心里面购物。当时大家的就餐环境大多数还是在街边就餐,我们当时选的是中关村的购物中心。

当时购物中心里面的招商率非常低,大概30%。我们当时第二家店在五层,五层大概有20家店,开业就4、5家。其实当时也是非常荒凉的一个地方,但是这次因为我们选到购物中心,我觉得这是比较大的价值网的转化。

像我们在后来开的接近200家店,99%都在购物中心里面。后来购物中心发展得很快,每年每个城市有大量的购物中心起来。

所以,这是价值网的转移,我们转到购物中心这个渠道。低端颠覆我自己总结教授讲的那几点,在最后的应用上,其实更趋向于更小、更便宜,更简单,体验感更强,就是你最后的模型。

其实第二家店的模型比起第一家店,面积也更小了,菜品也更简单了,价格也更低了,体验感其实也更强了。不像以前那种人均很高,然后在四合院小桥流水的氛围,而是变成更加快速的模型。

财务模型

以线下店为例,核心的财务指标就是原材料、房租、人工,这三个指标。无非是在三个指标上比例上做调节。

比如说海底捞为什么服务那么好?因为它的人力成本足够高。它的人力成本,看它的财报就知道30%,说明把资源投入到了这边。但是房租成本非常低,因为它非常吸引客流,就把房租成本拿出来比行业低很多,低出那一部分给到人力上。

背后的财务,这几个指标,资源和权重的分配,其实就决定了你前端的业务模型是什么样的,最后大家的净利润水平是差不多的,所以你要在上面做调节。这个调节的设计,就直接决定你面向消费者端,是服务投入更多,还是原材料、成本、产品投入更多,还是装修环境投入更多等等的。

所以,一定要找到商业模式,跑模型需要时间很久,我们前三年才开了3家店。相当于我们是近6年,开了接近200家店。所以前面的时候,都是在试验那个模型。

2.2.2建立顶层结构

第二点就是说,建立顶层的结构,我一直觉得结构效率一定优于运营效率的。你一定先在顶层结构上,而顶层的结构呢,基本上是合伙人的关系。9年的时间我们经历了各种时期和很多的考验之后,大家才调整好到位。

合伙人关系之间的问题,一定是越早调整到位越好,而且我们当时定的动态原则,利益要动态的调整,而且大家之前情感上是深度信任,最关键的是彼此要有对未来愿景的共识,你要有更大的蓝图才不会被眼前很小的蝇头小利所吸引。

如果想我先放着,先不做调整,或者先等发展起来了,但是后来发现发展起来之后,基本上很难调了,调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很多对公司伤筋动骨的伤害。

合伙人之间的分工、匹配都做好了,你会发现组织的效率一下子被迅速释放,为什么呢?因为早期的时候就是老板说了算,老板之间的效率高了之后,公司的效率一下就高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181125朱海琴线下连锁企业如何增长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