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陪客户吃饭,老板叫了几瓶啤酒,要给大家满上。我赶紧拦住,说:我肠胃不好,不敢喝酒,最近因为急性肠胃炎,已经去了两趟医院了。
大家以略显同情的眼光看着我,在表示理解的同时,脸上不自觉得浮现出“幸好自己肠胃好,还能喝一些”的表情。
一方面,很幸运碰到的都是行为得体的客户和同事,没有在酒桌上强行劝酒的嗜好。另一方面,我想也跟我主动认怂有关。我认怂的潜台词是:不是我不给大家面子,实在是我身体不行,享不了酒福,真羡慕大家身体健康,能够开开心心喝几口。
如果我因为好面子,而遮遮掩掩地推三阻四,恐怕不是这么好下台阶。
02
—
老板让我从供应商处紧急接手一个项目,这是一个新领域的项目,我对这个领域的知识一知半解。但马上要去客户现场做实施......
我评估了一下:让我独自在现场做实施,风险太大,虽然不致于砸了锅,但客户肯定会不满意。
我赶紧跟老板认怂,要求供应商派一个人过来主导,我从旁协助,并学习接手。
经过一个星期的奋战,这个项目的实施顺利完成。我也从中得到提升,掌握了此领域的相关知识。
如果一开始我不认怂,估计两个星期我也回不了家,到时客户不满意、老板不满意、我的家人不满意,我自己也更不会满意。
03
—
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和老婆不一致,和她拌嘴。
老婆越来越生气,这个时候,不管谁占上风,即使不认错也要先闭嘴。要知道观点没有对错,只有认不认同。在夫妻关系中,对不同的观点,你尽可在内心持保留意见,但在态度上要及时认怂。退一步海阔天空、风平浪静,孩子可以继续安静地写作业,冷静十分钟之后,你也仍有机会和爱人说说笑笑。
04
—
这是示弱的能力,说得不好听,就是认怂的能力。好像很简单,认怂谁不会啊,但做起来不容易,因为认怂的能力是怂而不包。
所有的事情一旦扯上“能力”这个词,非经过修炼不成。这个能力的修炼,我觉得有如下三项:
1. 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状态,比如:我的身体的某个部件就是比较脆弱、目前我的某项能力就是不够、我知道我正陷入情绪的漩涡中.....
2.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比如:想要身体健康、希望项目顺利完成、拥有和谐的家庭关系......
3. 懂得分析因果,比如:知道喝酒会诱发肠胃炎,能力达不到硬上会把事情搞砸,与爱人吵架会破坏家庭关系......
05
—
要论“示弱”,老子绝对是专家,道德经八十一章,处处可见他推崇柔弱、力戒刚强。其中第七十六章说得直接了当: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柔弱、处下,不是怂包,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哲学。为什么呢,再看老子的解释: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 不争功,是你的,终归还会是你的。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第五章)——有空间,才有所作为。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圣人正是因为没有处上的私心,所以才受人敬仰,反而处上。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第二十二章)——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夸,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恃,反能长久。
......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既是自然之道,也是处世哲学,道德经里有很多,不一一摘录。
而在佛法里,则根本没有高下强弱之分,世间相,都是因缘。所谓的示弱,就是接纳,接纳以后,我们所采取的行动都是转境的行为,至于结果如何,还是接纳。即所谓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END-